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399987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8.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胆固醇代谢(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脂代谢,Chapter 6 LIPID METABOLISM,-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 磷脂和胆固醇代谢,第六章 脂代谢,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磷脂代谢 第五节 鞘脂类代谢 第六节 胆固醇代谢 第七节 脂类代谢的调节 第八节 脂肪代谢紊乱,一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二 脂肪(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第三节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生物合成,饱和脂酸:,一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合成部位: 肝、肾、脑、肺、乳腺及脂肪等多种组织 肝脏是人体合成脂酸的主要部位。 从头合成:细胞溶胶。 碳链的延长:线粒体和内质网,合成原料:, 碳源:乙酰

2、CoA。,ATP, HCO3-(CO2) , NADPH及Mn2+等。,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三羧酸转运体系) 线粒体基质细胞溶胶,NADPH:戊糖磷酸途径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光反应,一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1 脂肪酸合成的碳源 乙酰CoA的转运 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 CoA)的形成(乙酰CoA和碳酸氢盐) 脂肪酸合酶 由脂肪酸合酶催化的各步反应软脂酸的合成 软脂酸合成与分解的区别 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及去饱和,一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胞浆中饱和脂酸的生物合成-丙二酸单酰CoA途径,一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棕榈酸中碳原子的来源:,三羧酸转运体系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丙酮酸 羧化酶,1 脂肪

3、酸合成的碳源 乙酰CoA的转运 三羧酸转运体系(tricarboxylate transport system)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柠檬酸是乙酰基的载体,三羧酸转运体系:,每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一次,可使1分子乙酰CoA由线粒体进入胞液,同时消耗2分子ATP,消耗1分子NADH, 产生1分子NADPH。,2 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 CoA)的形成 (乙酰CoA和碳酸氢盐),乙酰CoA是引物,丙二酸单酰CoA(丙二酰CoA)是合成用的底物。 奇数碳脂肪酸合成的引物: 丙二酸单酰CoA,乙酰CoA羧化酶 (acetyl- CoA carboxylase): 以生物素为辅基,是脂肪酸合

4、成的限速酶。,大肠杆菌(E. coli): 乙酰CoA羧化酶多酶复合物,含有三个蛋白: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 carboxyl-carrier protein , BCCP) :结合生物素辅基 生物素羧化酶(biotin carboxylase, BC):催化生物素羧化 羧基转移酶(carboxyl transferase, CT):催化生物素上的 活性羧基转移,合成丙二酸单酰CoA 哺乳类和鱼类的三种酶活性都在一条肽链上。,乙酰CoA羧化酶是别构酶:,底物结合位:结合HCO3- , 结合在生物素上, 结合乙酰CoA 效应物结合位:结合 柠檬酸(+) 无活性乙酰CoA羧化酶 活性酶

5、 (平行单体形式) (纤维状聚合体长丝) 乙酰CoA羧化酶是共价调节酶:磷酸化后失活,植物和细菌乙酰CoA羧化酶不受柠檬酸和磷酸化调节,乙酰CoA羧化酶活性的调节,软脂酰CoA(-),3 脂肪酸合酶,软脂酸(palmitic acid)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终产物, 是其它脂肪酸合成的前体。 E. coli和植物中,脂肪酸合酶为多酶复合体. 包括: 6个酶 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 ACP) ACP辅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摆臂 结合并转运脂酰基,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辅基结构,辅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羟,羟,3 脂肪酸合酶,动物体内: 脂肪酸合酶是单一肽

6、链,由一个基因编码, 同时具有ACP和7种酶活力。 第七种酶为:软脂酰-ACP硫酯酶,催化软脂酰-ACP脱去ACP成为软脂酸。 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反平行配置。P261,软脂酰-ACP硫酯酶,脂肪酸合酶系结构模式,ACP,乙酰CoA:ACP转酰酶,AT 丙二酸单酰CoA:ACP转酰酶,MT -酮(脂)酰-ACP合酶,KS -酮(脂)酰-ACP还原酶,KR -羟(脂)酰-ACP脱水酶,HD 烯(脂)酰-ACP还原酶,ER,脂酸的合成:,启动、装载(丙二酸单酰基的转移)、 缩合、还原、脱水、还原,4 由脂肪酸合酶催化的各步反应 软脂酸的合成( E. coli ),软脂酸的合成步骤( E. coli

7、 ):,(1)启动(priming) 乙酰CoA与ACP作用: E1:乙酰CoA:ACP转酰酶(AT) 乙酰CoA + ACP-SH 乙酰- S- ACP + CoASH 乙酰- S- ACP + E2-SH ACP -SH +乙酰- S- E2 (2)装载(loading)丙二酸单酰基转移反应: E2:丙二酸单酰CoA:ACP转酰酶(MT) 丙二酸单酰CoA + ACP-SH E2 丙二酸单酰-S-ACP + CoASH,脂肪酸合酶,(1)启动(priming),(2)装载(loading),乙酰CoA:ACP转酰酶,D-,羟,- 酮酰-ACP合酶 (KS),- 酮酰-ACP还原酶 (KR)

8、,(3)缩合反应(condensation):E3: - 酮酰-ACP合酶(KS),O E2 S C - CH3 + -OOC - CH2 C S - ACP O CO2 E2-SH CH3 C - CH2 C S - ACP O O (4)第一次还原(reduction): E4: - 酮酰-ACP还原酶(KR) CH3C-CH2CS-ACP E4 CH3CH-CH2CS-ACP O O NADPH+H+ NADP+ OH O 乙酰乙酰ACP D- - 羟丁酰-S-ACP,(5)脱水反应(dehydration):,E5:羟酰-ACP脱水酶(HD) OH O H2O H O CH3CH-CH

9、2CS-ACP E5 CH3C=CCS-ACP H 巴豆酰-S-ACP (6)第二次还原反应: E6:烯酰-ACP还原酶(ER) H O NADPH+H+ NADP+ O CH3C=CCS-ACP E6 CH3CH2- CH2CS-ACP H 丁酰-S-ACP,D-,羟酰-ACP脱水酶 (HD),烯酰-ACP还原酶 (ER),1 启动,2 装载,3 缩合,4 还原,5 脱水,6 还原,每延长2碳单位消耗1个ATP和 2个NADPH,(7)软脂酸合成的延伸和释放,软脂酸合成的延伸和释放:,延伸:ACP手臂将丁酰基转移到 -酮酰ACP合酶的-SH上,并重复(2)-(6)的反应过程。直至合成16个C

10、原子为止。 释放:,经7轮cycle合成了棕榈酰-S-ACP,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式:,5 软脂酸合成与分解的区别 I,软脂酸合成和分解的区别 II,I 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1)线粒体: 乙酰CoA是二碳片段的供体,供氢体为NADPH,沿着脂肪酸-氧化作用的逆反应延长。以硬脂酸为最多,可延长至24或26碳FA. (2)光滑型内质网:延长饱和或不饱和长链脂肪酸 以CoA代替ACP为脂酰基载体,沿着脂肪酸合成方式延长;丙二酸单酰CoA是二碳片段的供体,供氢体为NADPH。除脑组织外一般合成C18(硬脂酸),脑可延长至24碳FA.,6 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及去饱和,动物FA碳链的延长: 脂酰基载体是Co

11、A 供氢体是NADPH,动物FA碳链的延长: 脂酰基载体是CoA 供氢体是NADPH,II 脂肪酸的去饱和:,氧化脱氢途径;光滑型内质网 (1 )单烯脂酸(monoenoic acid)的合成: 人体内有 4, 5, 8, 9去饱和酶,属混合功能氧化酶;该酶不能在C10与末端甲基之间形成双键 软脂酸 脂酰CoA去饱和酶系 棕榈油酸 (16, 9 ) 硬脂酸 油酸(18, 9 ),去饱和酶系:在哺乳动物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光滑型内质网,(2 )多烯脂酸的形成:植物 (不直接作用于游离脂肪酸) 至今在动物体内尚未发现有 9 以上的去饱和酶 亚油酸(18, 9,12) (linoleic acid)

12、 -亚麻酸(18, 9,12,15) (linolenic acid) 花生四烯酸(20, 5,8,11,13) 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烯脂酸,(半必需),二 脂肪(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肝脏、脂肪组织最活跃, 小肠粘膜,内质网(SER) 1 甘油三酯合成的前体: 脂酰CoA:来自脂肪酸的活化 甘油-3-P:来自磷酸二羟丙酮 (脂肪组织) 或甘油磷酸化(肝脏) 2 三脂酰甘油的生物合成途径: 脂酰CoA 酰基转移酶 酰基转移酶 甘油-3-P 溶血磷脂酸 磷脂酸 磷酸酶 甘油二酯 酰基转移酶 甘油三酯 H2O Pi,三脂酰甘油,二脂酰甘油,溶血磷脂酸,甘油磷脂经磷脂酶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各种氨基醇(

13、胆碱、乙醇胺和Ser等),第四节 甘油磷脂代谢,一 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s)的分解代谢,磷脂酶 A1,磷脂酶 A2,磷脂酶 C,广泛分布于动物细胞细胞器、微粒体内,产物为溶血磷脂2。,存在于细胞膜及线粒体膜。大量存在在蛇、蜂、蝎毒中 。产物为溶血磷脂1。也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动物胰脏中, 急性胰腺炎时,磷脂酶A2原被激活。,存在于动物脑和微生物中,也水解鞘磷脂为神经酰胺 + 磷酸胆碱。,磷脂酶 D,磷脂酶 B1 水解溶血磷脂1,磷脂酶 B2 水解溶血磷脂2,磷脂酶催化磷脂水解的作用: (1)促使细胞膜不断更新 (2)清除自身氧化形成的毒性磷脂 (3)细胞膜中溶血磷脂的高集区,

14、细胞膜松弛,使生物大分子可以跨膜,甘油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载体:CDP (一)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的合成 (二)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的合成 (三)磷脂酰Ser的合成 (四)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的合成 (五)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的合成,二 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s)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的合成,1. 合成部位,2. 合成原料,* 甘油、脂肪酸、磷酸盐、胆碱、乙醇胺,丝氨酸、食物,糖代谢,食物,* CTP、ATP、丝氨酸、肌醇等,全身各组织,肝、肾、肠最活跃。 细胞溶胶,内质网细胞溶胶面和高尔基体膜(加工)上,3. 合成过程,策略1 CDP-二脂酰甘油,策略2 CDP-头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甘油-3-磷酸,磷脂酰肌醇激酶,乙醇胺激酶,胆碱激酶,CTP:磷酸乙醇胺胞苷转移酶,CTP: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磷酸胆碱转移酶,磷脂酰乙醇胺甲基转移酶,关键酶, 内质网膜上,S-腺苷甲硫氨酸,途径二:从头合成, CTP: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CT): 存在在细胞溶胶和内质网中,与内质网膜结合时被激活。决定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速度。 CT的活性调节因素: 磷脂酰胆碱 (促进与内质网膜结合) PK与磷酸酶(去Pi,与内质网膜结合) FA 二脂酰甘油 卵磷脂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磷脂,在蛋黄、大豆中含量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