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398165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第一节 概述,目的意义 道路交通规划要适应未来交通的发展,必须对交通系统现状以及影响交通发展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需对交通的源和流及其与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即OD调查。,一、面向交通规划的调查内容,1、基础资料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2、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能力 道路网、公共交通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其它运输网 3、交通现状 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其它运输方式运输状况 4、交通源流 起讫点调查,交通调查的工作过程: (1)数据的调查和收集 (2)数据整理和简单的统计分析 交通调查主要的方法: (1)观测法 (2)询问法,一、面向交通规

2、划的调查内容,二、交通区划分,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个小区,这些小区成为交通区。交通去划分得是否适当,会直接影响到交通调查,分析、预测的工作量及精度。 目的:将交通需求的产生、吸引与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指标联系起来;将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模拟道路网上的交通流。,二、交通区划分,城市交通规划中划分小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 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 3、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政府现成的统计资料 4、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重心可取为路网

3、中的结点 5、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 6、分区人口适当,约1000020000人。,第二节 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服务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城市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和城市自然情况调查等内容。,1 社会经济调查 城市人口资料:人口总量及各交通分区人口分布,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构成、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等; 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投资状况、各产业产值等; 产业:结构、布局; 客货运输: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比重等; 交通工具:拥有量、构成等 以上

4、资料应包括历史及现状的资料数据,可从统计部门、交通部门获得。,2 土地利用调查 通常只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整个城市和各分区现状用地状况、规划用地开发计划,如: 特殊用途(包括交通、绿化等)的用地量; 基础产业(工业、大型贸易公司、中央政府机关、大学等)用地量; 非基础产业(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中小学、医院等)用地量; 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 就业岗位数、就学岗位数 一般可从有关政府部门获得此资料,3 自然情况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气候、地形、地质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 城市地形、地质等对交通系统布局有很大影响,地形、气候等对交通方式也有一定影响。如山区城市的道路

5、网布局结构多是自由式的,自行车交通方式也较少;气候条件较差的城市一般自行车交通方式也较少。 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对该地区的交通出行量有很大的影响。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运输量就多,旅游资源丰富将会刺激该地区的客运量。,第三节 交通源流(起讫点)调查,一、概念 起讫点调查,又称OD( Origin Destination)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起讫点调查是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最基础的调查,其结果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分析诊断、交通需求预测有重要的影响,在道路交通

6、规划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般分为人的出行 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和货流出行OD调查三大类内容。,二、常用术语,1、出行指交通元(人、货、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2、出行端点出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又分别叫做起点和终点,或O、D点 3、调查区整个被调查的区域,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调查区域边界:包围整个调查区的一条假想的边界线,又叫境界线,4、分区及其重心规划时将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分区,分区是调查的基本单元,在每一分区内,选其几何中心或出行量最大的地点作为它的重心,近似地将重心看作是分区内所有出行的端点。 5、境内出行起讫点都在调查区范围之内的出行 6、过镜出行起讫点都在调查区

7、范围之外的出行 7、境内外出行起讫点一个在调查区范围之内,另一个在调查区之外的出行 8、区内出行起讫点都在同一个分区内的出行 9、区间出行起讫点分别在两个不同分区的出行,起讫点(OD)调查分析,起讫点调查项目: 1、城市交通规划的OD调查有: 1)境界线内OD调查 客流OD(居民出行OD、流动人口OD、客运枢纽客流OD) 货流OD(区内货流OD、货运枢纽OD) 机动车出行OD(公交车OD、其它车流) 2)境界线OD调查 2、区域公路网规划OD调查包括:机动车出行OD调查、交通枢纽货流OD调查、交通枢纽客流OD调查,OD调查的抽样率及抽样方法,抽样率的大小 母体数量、调查对象的复杂程度、统计分析

8、的目标 OD调查抽样率的确定 1、利用试调查或其它城市或区域已经拥有的OD调查资料,考虑调查对象的母体数量、调查统计分析的目标以及抽样的方法,用数理统计的原理,通过分析抽样的误差确定; 2、参照国内外的经验确定 3、OD调查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统计学原理的抽样率计算公式:,*标准值为美国联邦公路局提案值,1)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简单,误差分析较容易,但样本容量大,适宜于个体之间差异较小时采用。 2)分层抽样 将母体分成若干类型,然后在各层次作随机抽样。如将交通区分为若干层次,对用地性质相通的交通区作随机抽样。 优点:通过分类,使各类个体之间的差异缩小,有利于抽出

9、有代表性的样本。 缺点:抽样过程复杂,误差分析也较复杂。 适宜于母体复杂、个体差异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3)等距抽样 间隔或等距离抽取样本。 优点:有利于提高代表性,使母体各部分能均匀地包括到样本中。 4)整群抽样 从母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样本。成群成组可以按以上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在群内所有个体都要调查。 优点:组织简单。 缺点:样本代表性差。,组织调查机构 调查准备 确定抽样率 人员培训 制订计划 典型试验 实地调查,OD调查的步骤,OD调查的内容与方法,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 主要包括:居民的职业、年龄、性别、收入等基础情况,以及各次出行的起点、讫点、时间、距离、出行目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

10、等出行情况。 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方法 1、家访调查法 2、电话询问法 3、明信片调查法 4、工作出行调查法 5、职工询问法 6、月票调查法,城市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流动人口是城市总人口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流动人口的出行规律如出行次数、出行方式等与城市居民出行规律一般有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的组成十分复杂,按其在城市中停留的时间可分常住、暂住、当日进出等,按其来城市的目的又可分为出差、旅游、探亲、看病、经商、转车等。 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法 常住、暂住流动人口可采用家访调查、电话询问等方法 当日进出的流动人口则可采用在城市的出入口,如车站、码头等直接询问,城市境内货流OD调查,货运交通是城市交通

11、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货流的特点:品种多而杂、货流点和吸引点多且分布广,运载车辆所有者多。 调查内容:货物所属单位的属性、经济指标、职工人数、占地面积以及货流的起讫点、时间、货物种类、吨位等。,机动车出行OD调查,包括公交车和非公交车两大类。 城市公交车出行OD调查的内容包括行车线路、行车次数、行车时间可从公交公司的行车记录查得。 非公交车境内出行OD调查的内容,包括车辆的种类、起讫地点、行车时间、距离、载客载货情况等。 可采用:发收表调查、路边调查法、登记车辆牌照法、标签调查法、明信片调查法。,自行车出行OD调查,调查内容: 起讫地点、行车时间、距离等 调查方法: 路边询问、或结合居民出行

12、调查进行,交通枢纽客(货)流OD调查,交通枢纽客流调查内容: 客运交通枢纽发送、接收的每一辆客车的旅客数、时间、起讫点、距离等 交通枢纽货流调查内容: 货运枢纽发送、接收每一辆货车的货物品种、数量、时间、起讫点、距离等,对外交通调查,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为了解城市对外的客货运流量、流向特性和需求,进行对外交通规划,需要进行对外交通调查。,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OD调查资料的整理 1、人工初步整理 工作过程包括:验收、编码、放大,放大系数: Z分区内总体容量,S样本容量,d回收样本中无效的样本数,n未收到的样本数 2、设计计算及数据库建立 确定数据统计的工具并建立数据库 3、数据处理,OD调查资料统

13、计分析的基本内容,1、出行产生(出行总次数、出行产生率) 2、出行分布(出行流量、流向统计分析) 3、出行方式(出行的方式结构) 4、出行时间、距离(各种出行所耗的时间、距离) 5、其它有关参数(车速、平均载客(货)量等参数),要求分析的结果,对各项起讫点调查内容都要分别提出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包括:居民出行、流动人口、境内货物出行、公交车出行、机动车出行、交通枢纽的客流和货流、自行车出行。对每项出行,都要分析出下列结果:,1、各分区的出行发生量,以及出行发生量与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如居民出行量与职业、年龄、收入、分区的用地模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出行分布,即各分区之间的出行量。对某些项目

14、还要得出分方式、分目的的出行分布情况,如居民出行采用各种交通方式的分布情况。 3、出行时间和距离,由此也可得出出行速度。,统计结果的表达方式,1、OD表,2、期望线图:用两分区之间的连线粗细大致代表出行量的大小。,3、统计图,4、相关曲线,OD调查的评判,如果误差5%,表明OD调查符合要求 如果误差在5%15%之间,基本可接受,但须调整; 当误差15%,则说明原来的OD调查有误,或所进行的调查分析的工作过程有误,应该检讨返工。 评判的方法有:核查线法、抽查法、相互核对法。,1、核查线法 在核查线上仅有几处必经之路(桥、隧等)实测交通量,将之与原OD调查所得的机动车在该路段上的分配量进行比较。,

15、2、抽查法 对某些调查项目在个别分区另选样本再次进行调查,此时样本率应该定得高些如25%,然后放大至总体,看与原先调查数据放大后的结果的误差是多少? 3、相互核对法 如果不同调查项目包含同一个指标,则可以对这个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调查的质量。,1、道路网总体状况统计数据,(总长度、总面积、密度、面积率、道路比重等); 2、路段状况统计,(长度、面积、线形、等级,车道划分、分隔设施、路面质量等); 3、交叉口设施状况统计,(几何形状、控制方式、分隔渠化措施等); 4、公交线网设施状况统计,(路线长度、经过区域、设站情况、车辆情况、服务人员等); 5、交通管制设施状况,交通标志、信号、标线、公安交

16、警等。,第四节 交通量与交通设施调查,(二)、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能力调查,道路网总体状况统计表,编号 年份 调查员 s,(二)、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能力调查,路段设施状况调查表,地点 日期 调查员 3,横断面布置图 3 注明:1.用地宽度;2.路面宽度;3.车行道宽度;4.车道宽度;5.人行道宽度;6.隔离形式及宽度 平面布置图 3 注明:1.道口区间长度;2.交叉口性质、宽度;3.交叉控制形式;4.交通管制;5. 场堆作业情况,(二)、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能力调查,交叉口设施状况调查表,地点 日期 调查员 3,交叉口布置图 3 注明:1.各进口道宽度;2.各进口道车行道宽度;3.车道划分;4.车道宽度;5.人行道宽度;6.隔离形式及宽度,1、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2、路段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