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2)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397558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的演替-(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群落的演替-(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群落的演替-(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群落的演替-(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群落的演替-(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落的演替-(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的演替-(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83.8.27 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问题探讨,蜘蛛,202种动物,621种动物,880种动物,小草,小树林,几年,1909年,1919年,1934年,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但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群落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的过程,就叫做演替。,2.主要标志 (1)群落在_ _ 上发生了变化。 (2)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物种组成,逐步替代,代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乔木阶段),群落

2、演替的类型,裸岩上的演替,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思考与讨论 P78,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

3、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林,乔木(树林),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一、群落的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概念:在从未有过_或虽有过生物生长却被_消灭了的_上发生的生物演替,又称为原生演替。,主要阶段 地衣、苔藓阶段(称为先驱物种) _阶段灌木阶段_阶段。,生物生长,彻底,原生裸地,草本植物,森林,2.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概念: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遭受_所形成的裸

4、地称为次生裸地。在_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影响因素:主要是_ _。例如:_、放牧、垦荒、开矿等。 实例:弃耕农田或火灾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严重破坏,次生裸地,人类活动,过度砍伐,思考感悟 1群落的演替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吗?为什么? 不能,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是最终达到一个成 熟阶段,最后终止在一种稳定状态。,思考感悟 2是否所有的群落最终都可以演替为森林阶段?试举例说明。 不是。如:内蒙古草原,由于受降雨量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演替到草原阶段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和特点,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思考与讨论,P81:,思考与讨论,

5、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P81:,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思考与讨论,P81:,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思考与讨论,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P81:,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

6、响着 群落的演替,(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内因,外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其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温的大幅度变化、洪水、干旱等,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水库等,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7、?,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 进展情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 2003 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第8次作业: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1. 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后,可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 ) A. 沼泽 B. 湿地 C. 草原 D. 森林,A,练 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