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3467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5张PPT)教程(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题设计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1 修辞技巧 2 表达方式 3 表现手法 4 结构技巧,赏析表达技巧 1 修辞技巧: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通感 双关 反复等 2 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3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等 4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等 5 写作技巧:衬托 对比 渲染 联想想象 欲扬先抑 6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 层层深入 开门见山 铺垫 倒装 以小见大 以景结情 无理而妙 卒章显志等,考点阐释,(一)修辞技巧: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反问

2、设问 对比 对偶 双关,不经常出现的修辞:通感 反复 顶真 排比,各种修辞的作用,(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6)对比: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

3、)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1)双关:语言幽默,饶有生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的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12)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比喻,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比拟,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上),通过拟人、拟物把春雪描绘

4、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很有情趣.,借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夸张,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 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 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坚贞

5、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对比,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通过强烈对比,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劳动成果,不劳动者反而占有劳动果实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对偶,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谐“情”的音,实指情思。 朱淑真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设问,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6、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 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地.这第一联,开门见山,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排比,汉乐府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最后四句以排比的形式铺排渲染,描绘出鱼儿倏忽往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反复,戴叔伦转应曲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边草的反复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原的意境,写出老兵的空虚彷徨。明月的反复

7、,写出了老兵的辗转反侧的思乡之情。,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三、表现手法,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渲染 烘托 白描 正侧描写 视角变化 感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写作技巧: 对比 联想想象 象征,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渲染 烘托 白描 正侧描写 视角变化 细节描写 感官,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

8、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 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 特别是在一些山 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 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 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 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 静景来衬托。,例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众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以动衬静,有静有动,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分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

9、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蛙声十里出山泉,踏花归去马蹄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在此基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所举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像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渲染,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

10、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孟浩然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色彩渲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

11、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正面侧面,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烘托,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

12、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白 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田家 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细节描写,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13、。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视角变化,1、感官变化 :视觉、听觉、触觉 2、描写的层次性:远近、上下、俯仰 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

14、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借景抒情,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之情。,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15、,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借景抒情,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以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托物言志,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借事抒情,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

16、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古讽今,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用典抒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 寄奴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