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2715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4.1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目标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了解世界的物质性教学重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教学难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教学方法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自主探究【导学】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 理解:物质的独立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的可知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思考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体现的道理有哪些?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区别:A、物质是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

2、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B、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联系: 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思考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 体现的道理是【总结】: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 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 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谚发展而来的。

3、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 。注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他们都是客观的。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注意: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这两

4、个概念中的用词不要混淆。【课堂巩固】一、判断题1、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4、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方式是主观的5、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二、选择题1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 B C D2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工化的自然物

5、不再具有客观性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自然物是有生有灭的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启示我们 (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4“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对“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就是看得见的客观实在,其形态千变万化 B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总和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物质是对万事万物所有属性的概括和总结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人脑 基本

6、路线 生产关系 思想观念 国家 辩证唯物主义A B C D6促成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的是 ( )A语言 B意识 C物质 D社会劳动7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性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8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是由人随意规定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说明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C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的 D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

7、 B意识 C客观事物 D客观存在10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 B劳动 C世界的物质性 D意识1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1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 “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8、一理解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理解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重点 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难点 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教学方法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自主探究【导学】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事物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2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的变化和过程。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课本P31(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

9、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 是社会运动的载体, 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通俗地说,脱离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注意: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课本P31A、 禅宗慧能的“仁者心动”: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刻舟求剑 (3)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只承认运动,不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只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不承认物质是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

10、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相对稳定)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位置的相对稳定)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联系含义特点或性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主体动中有静固有属性静中有动物质 运动 静止存在方式(3)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P32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

11、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 的 、 的联系理解:A、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B、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规律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现象C、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不是偶然D、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判断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红灯停,绿灯行; C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D春夏秋冬四季交换; E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实行等价交换; F苹果落地 G种瓜得瓜

12、,种豆得豆 ; H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I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规律的特点(1)规律是 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规律是 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 ,也不能被 。3规律的客观性(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哲理(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 ,按 办事,而不能 规律,否则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目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形式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哲理概括: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澄清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第一、认为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第二、把某些现象,如“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等,当作规律。【课堂巩固】一判断题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