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2315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都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4.2透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2透 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二、过程与方法 1、以探究活动和阅读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凸、凹透镜、焦点、焦距的定义。【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教学用具】激光源 透镜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二、进行新课

2、: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活动4.3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2、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5、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6、探究透镜的奥秘三、课堂小结(板书)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中央薄

3、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的作用。 (三)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三)透镜的相关术语 1、光心 2、光轴 3、焦点 4、焦距四、课堂练习1.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 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 像 2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 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3透镜一般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 ,它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它对光线有 作用。我们用的放大镜是 镜,近视眼镜片是 镜,

4、远视眼镜片是 镜。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上5.一束正对透镜的平行光通过 透镜后,将 ,这一点称为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 ,用符号 来表示。一个透镜有 个焦点。6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

5、发散作用7、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8、一束光在空气中经过凸透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发散光束C、一定是会聚光束 D、一定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9、放在小圆瓶内的热带鱼看起来比实际的鱼要大,这是因为( )A、眼睛的错觉,看到的与实际的鱼是一样大的B.透明的水增大了清晰感C.水的圆形凸起部分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D水的圆形凸起部分起到了凸面镜的作用10.明朗的夏日正午,给树或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伤,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