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1958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 号:200915120134HEBEI UNITED UNIVERSITY实习报告PRACTICE THESIS报告题目:荆各庄矿实习报告学生姓名:韩强专业班级:09采矿一班学 院:轻工学院指导教师:欧阳东 陈永超 2012年10月20日目录目 录一、 实习性质二、 实习目的三、 日程安排四、 实习内容1. 矿井概况2. 井田开拓3. 水平划分44. 大巷位置及数目55. 井底车场及硐室66. 矿井通风87. 供电系统98. 井下排水及防水99. 提升运输系统1010. 地面生产系统1111. 采煤方法及采区状况1312. 支护形式14五、 心得体会16一、 实习性质 我们的这次荆各庄煤

2、矿实习是让我们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检验并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我们将来工作中将面临的问题进行一次探索。二、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我们在采矿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三、 日程安排实习时间: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第7-8周具体安排:10月11日抵达实习地点荆各庄煤矿,上午听取关于矿井概况、煤炭开采、安全现状的报告。下午接受下井注意事项及自救等方面的培训。 10月12日上午

3、参观地面地面中央变电所、提升设备、地面车场、风井、空压机房等。下午下井进入采掘面实习。 10月16日下午听取生产工作面工作情况及通风系统和注意事项的报告。10月17日上午下井进行生产工作面的实习。四、 实习内容1. 矿井概况交通位置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南距马家沟矿6Km,北距陡河电厂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交通十分方便,铁路:北与陡河电厂南与原京山铁路开平站相联。公路:北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7Km经开平与205国道、唐津高速公路相联。水文地质概况荆各庄矿属于受水威胁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型。 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2、K

4、2K6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3、K6煤12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4、煤9煤7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5、煤5以上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6、风化带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层() 7、第四系底部卵石孔隙承压含水层() 8、第四系中上部砂卵砾孔隙承压和孔隙潜水含水层()其中与矿井生产较密切的为、 。开发概况1、井田开采范围: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煤12-2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3断层为界,深部以煤12-2盆状向斜底- 530标高为最终深度,矿井面积约为9km2。2、勘探建井:1956年开始勘探,1958年开始建矿,采用冻结凿井法通过冲积层,凿至188m时(煤5顶板中粗粒砂岩)涌水达到每小

5、时258m3。1962年停建,1963年进行补充勘探,于1970年恢复建井至1976年建成投产,但遭到地震破坏,经回复到1979年正式生产。3、设计生产能力:建井初期为年产120万吨,经技术改造,矿井能力大幅提高,1984年最高达到年产217万吨,2006年核定为206万吨,由于储量枯竭,能力逐年减少,今年预计产量175万吨。2. 井田开拓2.1影响井田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荆各庄矿井田内地势平坦,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冲积层最薄处177m,含水层较多,且有流沙,井筒穿过该区域很困难,因此无斜井或平峒开拓的可能。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以断层为主,煤层赋存较稳定,井田的东部、中部、南部皆为近水平煤层,

6、西部、北部为缓倾斜、倾斜煤层,因此井筒不宜放在井田中央,而应放在北部边界地带,以减少工业广场煤柱的损失,并有利于开拓布局。2.2井田开拓方式根据本矿条件,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该种方式不受表土、煤层、地质构造等条件限制,适应性较强,同时井筒断面大,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尤其对深井更有利。其缺点是施工技术和井筒装备复杂,不能躲开煤层顶板的含水层及流沙层,施工困难,掘进速度慢。2.3井筒数目和位置 井筒数目荆各庄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生产能力大,服务年限长,因而在投产初期确定一个主井,担负矿井的主提升;一个副井,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及升降人员。1984年经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核定20

7、04年为195万吨/年,为了满足通风及辅助运输 的需要,又凿一新风井,同时兼作副提。井筒位置本井田地表范围的标高为+23.85+38.9m,均高于最高洪水位(+19.5m),因此,井筒位置不受洪水的威胁。2.4井筒断面和提升能力 主井井筒净断面积19.62m2 主井提升能力447.3t/h 副井井筒净断面积28.27m2 副井提升能力3400kg/次 风井断面面积、提升能力与副井相同3. 水平划分矿井共有四个水平,其中一个为回风水平,共十个采区。3.1回风水平面荆各庄矿井田内冲积层厚度变化较大,东翼与南翼较厚, 西翼较薄,因此回风水平的标高也随冲积层掩盖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总回风石门与东翼回风道

8、标高为-246m,西翼回风道标高为-246m至180m(理由:a、决定于冲积层的掩盖厚度一般100 至380m和粘土隔水层厚度。b、冲积层防水煤柱线垂高50-80m)。3.2第一、二、三生产水平第一生产水平:本井田东北部有一椭圆形的向斜构造,煤层埋藏较浅,最深在-370m左右,占全矿井可采储量7268万吨的67.9,为4869万吨;整个水平主要巷道75%布置在坚硬的12-2煤层底板;井田西部虽然地质构造较多,但含水较少,煤层产状上倾下缓。为了能合理划分采区,并增加主要开采水平上山采区部分的储量及服务年限, 同时照顾已使用的圆柱式4m直径绞车的使用范围,确定第一水平为-375m,这样,不仅保证了

9、东翼小煤盆全部用上山开采,同时又增大了西翼采区上山部分的储量。第二生产水平:-475m水平的可采储量为1583万吨,占-375m以下可采储量的66%;主要巷道布置在12-2煤层底板占55%。因此,将二水平确定为-475m,采用暗斜井延伸,阶段垂高为100m。第三生产水平:-515水平的煤层可采储量为816万吨,煤层最低深度-530m。4.大巷位置及数目4.1运输大巷位置设计规范规定:主要运输大巷一般布置在最下一个可采煤层底板下不受开采影响的较坚硬的岩石中,以保证开采水平和采区有一定的储量。荆各庄矿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因此采用了集中运输大巷 采区石门的布置方式,将运输大巷均布置在最下一个可采煤层

10、 (12-2)底岩石中,这种布置方式有以下特点:(1)大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可以避免支承压力对大巷在影 响,大大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降低了生产期间的维护费用。(2)集中开拓4个可采煤层,生产能力大。(3)大巷布置在岩石中,不受煤层起伏及走向变化的影响, 可按开采技术要求直线掘进,易于掌握工程质量,便于采用大 型运输设备,特别是皮带运输。(4)各煤层可同时进行回采准备,开采顺序灵活,开采强度 大。 (5)煤层内可不留煤柱,煤柱损失少,提高了回收率。 (6)便于布置采区煤仓,有利于均衡生产。缺点:(1)掘进工程量大,速度慢,费用高。(2)荆各庄矿12-2煤层底板岩石为砂岩,岩性坚硬,厚度大, 有利

11、于大巷维护。为了使大巷避开或减少支承压力的不利影响, 大巷与12-2煤层底板法线距离保持在30m左右比较合理。4.2运输大巷数目荆各庄矿井田单翼走向长度短,井田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煤炭运输量大,因此,特别适宜采用皮带运输,由于井筒布置在井田北侧,故将运输大巷分为三组,由井底车场主石门分别向东翼、西翼、南翼各开凿一组大巷,每组大巷布置一条皮带大巷,一条轨道大巷,两条大巷之间相距20m,由联络巷道联接。 大巷坡度为千分之三。5.井底车场及硐室5.1一水平井底车场1车场形式一水平井底车场位于-375m水平12煤层底板岩石内(50m) ,由于矿井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设有两套大巷运输系统,因此采用了刀

12、把式环形车场,皮带大巷与井底煤仓、主井装载系统连接;轨道大巷与副井提升系统连接。由于不在井底车场内设置煤车装载、存车、调车线路,车场型式比较简单。矿井东、南、西三翼皮带大巷在进入井底车场前,沿12度倾角抬高,直达煤仓上口位置。于是,井底车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皮带卸载车场,原煤经皮带大巷卸入井底煤仓,再经装载皮带向立井箕斗装煤。整个上部车场有以下峒室:皮带机头峒室、配电室、配煤巷、联络巷、箕斗装载峒室、主井散煤收集上山、105煤仓、(容量1000吨,上口标高-330.36m,下 口标高-353.37m),104煤仓、(容量1000吨,上口标高-330.36m, 下口标高-353.37m),1

13、03煤仓(容量300吨,上口标高-334.24m, 下口标高-353.31m)。下部相当于一般的井底车场,为辅助运输、提升服务。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各按一列车长度计算,并在空车停车线并列一条设备材料线,在重车线石门口(西翼水仓入口处)并列一条临时存放升井设备及水仓清理的矿车停车线。井底车场内设有下列峒室: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调度站、信号房、副井井底清理斜巷及绞车房、电机车修理间、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保健站、水仓等。这种形式的井底车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主井开凿深度,初期工程量少,投资少,同时缩短了主井提升高度,清理主井散煤用一条巷道即可,比较方便。缺点是:峒室多,总工程量比较大。2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主井系统东翼皮带大巷 500吨/小时西翼皮带大巷 500吨/小时南翼皮带大巷 750吨/小时煤仓容量 2300吨箕斗 10吨提升能力 500吨/小时副井系统采用1.7吨固定矿车运输材料及设备矸石等。副井装备一对3吨双层罐笼,提升能力:每钩提升矸石3400公斤。5.2二水平井底车场1车场形式 (1)主提斜井上部车场皮带运输机将煤炭运至-365m水平后,与1062小井相接,在 -365m水平皮带检修道的一侧,做碹岔作为检修入口与总回风道 相连,在皮带巷上平台设皮带硫化峒室、机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