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01423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学期末计算与实验练习试题1. 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kg/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g2.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16kg/m3。(1)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

2、克?(2)它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例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0.9103kg/m3,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立方厘米的原油?3.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明测得家里的电动自行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说明书上相关参数如下。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通过测试获得如图甲、乙所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和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求:(1)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2)该测试过程中712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4.如图所示是一体重672N的

3、初三学生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鞋底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6.0cm2,则该同学双脚站立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值是多少?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800cm3水,将一个重5N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未溢出且物体A没有接触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则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g=10N/kg,水=1.0103kg/m3)6.重为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

4、计的示数为6N(g=10N/kg)求:来(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密度;7.如图15所示,小彬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选填“拉环”或“刻度盘”)。(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第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N。通过分析发现,浸没在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选填“有关”、“无关”)。进一步分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N。(3)小彬同学又进行了“盐水浮鸡蛋”的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悬浮在盐水中如图1

5、6所示位置的鸡蛋,如果用外力将鸡蛋轻轻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撤销外力后它马上又会回到原来位置悬浮。此现象初步表明:深度增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为了精确检验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小彬同学找到一个分度值为0.1g的电子秤,将图15中的纯水换成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图15中的同一物体,依次进行了图17所示的实验。分析电子秤的示数可知:盐水的随深度而变化。小彬同学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万分高兴,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究的脚步,再一次分析,他计算出图17到图17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变化量为N。8.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

6、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1)在下左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 (选填字母)A漂浮状态B悬浮状态C沉底状态9. 同学们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g取10N/kg,水=1103kg/m3)(1)为了测出塑料瓶的体积,进行如下操作,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増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

7、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右图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未溢出),通过増减祛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167g,塑料瓶的体积是cm3(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可以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为了验证以上

8、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选择了装入细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步骤d和(填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根据实验步骤c和d可以验证猜想三是(选填“正确”或“错误”);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后再进行探究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e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g/cm3(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