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论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79689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裂力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断裂力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断裂力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断裂力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断裂力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断裂力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裂力学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断裂力学课程报告课程总结及创新应用XXX2014/5/7 班级:工程力学XX班 学号:0211XXXX断裂力学结课论文一、学科简介1、 学科综述结构的破坏控制一直是工程设计的关键所在。工程构件中难免有裂纹,从而会产生应力集中、结构失效等问题。裂纹既可能是结构零件使用前就存在的,也可能是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但裂纹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构件的报废,而是要求我们能准确地预测含裂纹构件的使用寿命或剩余强度。针对脆性材料的研究已有完善的弹性理论方法,并获得了广发的应用。但对于工程中许多由韧性较好的中、低强度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往往在裂纹处先经历大量的塑性变形,然后才发生断裂破坏或失稳等。这说明

2、,韧性好的金属材料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裂纹的危险,并可以增大结构零件的承载能力或延长器使用寿命,这也是韧性材料的优点所在。但与此同时,这给预测强度的力学工作者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即不可逆的非塑性变形,这也是开展工程构架弹塑性变形的原因之一。因而,裂纹的弹塑性变形研究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研究裂纹规律的一门学科,即断裂力学,它是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固体力学新分支,是为解决机械结构断裂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力学分支,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航空、兵器、机械、化工和地质等诸多领域,它将力学、物理学、材料学以及数学、工程科学紧密结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力学专业课程。断裂力学有微观断

3、裂力学与宏观断裂力学之分。一方面,需要深入到微观领域弄清微观的断裂机理,才能深入了解宏观断裂的现象。另一方面,宏观断裂力学仍然没有发展完善,尤其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还远未成熟,即使平面弹塑性断裂力学也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断裂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多少裂纹和缺陷是允许存在的?2、用什么判据来判断断裂发生的时机?3、研究对象的寿命图和估算?如何进行裂纹扩展率的测试及研究影响裂纹扩展率的因素。4、如何在既安全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停产损失的情况下安排探伤检测周期。5、若检测出裂纹又应如何处理?3、生活中常见的断裂破坏及破坏的主要特征断裂在生活及工程中引发的问题和事故:1、海洋平台发生崩溃;2、压

4、力容器发生破裂;3、吊桥的钢索断;4、天然气管道破裂;5、房屋开裂倒塌;6、气轮机叶片断裂。断裂破坏的主要特征:1、尽管材料可能是由延性材料制成,但是灾难性破坏大多有脆性特征。2、大多数是低应力破坏,破坏时应力远小于屈服极限或设计的极限应力。3、大多数破坏始于缺陷、孔口、缺口根部等不连续部位。4、断裂破坏传播速度很高,难以防范和补救。5、高速撞击、高强度材料、低温情况下更容易发生。4、断裂力学的发展历史断裂力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首先19201949年间主要以能量的方法求解,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科学家Griffith提出的能量断裂理论以及据此建立的断裂判据。而后从1957年开

5、始时线弹性断裂理论阶段,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概念及相应的判断依据。到19611968年间是弹塑性理论阶段,其中以1961年的裂纹尖端位移判据和1968年Rice提出的J几分最为著名。而1978年又出现了损伤力学。二、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1、Griffith断裂判据Griffith裂纹:图中的Griffith裂纹问题(即无限大平板带有穿透板厚的中心裂纹,且受到无穷远处的单向均匀拉伸的裂纹问题),以及图矩形平板带有单边裂纹的问题。设两平板的厚度均为B,Griffith裂纹长度为2a,单边裂纹的长度为a。 Griffith断裂判据:若只考虑脆性断裂,而裂端区的塑性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则在准静态的情形下,裂

6、纹扩展时,裂端区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用来形成新的裂纹面积。换句话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裂纹发生扩展的必要条件是裂端区要释放的能量等于形成裂纹面积所需的能量。设每个裂端裂纹扩展量为a,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Griffith假定s为一材料常数,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计算带裂纹物体裂端的能量释放率G。若此G值大于或等于2s ,就会发生断裂;若小于2s ,则不发生断裂,此时G值仅代表裂纹是否会发生扩展的一种倾向能力,裂端并没有真的释放出能量。 能量释放率:能量释放率是指裂纹由某一端点向前扩展一个单位长度时,平板每单位厚度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表面自由能:材料每形成单位裂纹面积所需的能量,其量纲与能量释放率相同

7、。2、能量平衡理论在Griffith弹性能释放理论的基础上,Irwin 和Orowan从热力学的观点重新考虑了断裂问题,提出了能量平衡理论。按照热力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在单位时间内,外界对于系统所做功的改变量,应等于系统储存应变能的改变量,加上动能的改变量,再加上不可恢复消耗能的改变量。 假设W为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U为系统储存的应变能,T为动能,D为不可恢复的消耗能,则IrwinOrowan能量平衡理论可用公式表达如下 假定裂纹处于准静态,例如裂纹是静止的或是以稳定速度扩展,则动能不变化,即dT/dt=0。若所有不可恢复的消耗能都是用来制造裂纹新面积,则 : 其中,At为裂纹总面积, p为表面

8、能。3、应力强度因子裂纹的基本类型:一般将裂纹问题分为三种基本型,如图所示第一种称为张开型(opening mode)或拉伸型(tension mode),简称I型。其裂纹面的位移方向是在使裂纹张开的裂纹面法线方向(y方向)。它通常发生在载荷和几何形状对称于裂纹平面的情形,例如Griffith裂纹是I型裂纹,其裂纹的扩展方向是正前方(x方向)。若物体是均匀厚度的平板,裂纹贯穿板厚,则问题是二维的(平面问题);若物体不是平板或者裂纹没有贯穿板厚,则是三维问题。许多工程上常见的断裂都是I型裂纹的断裂,这也是最危险的裂纹类型。第二种裂纹型称为同平面剪切型(inplane shear mode)或者滑

9、移型(sliding mode),简称II型。裂纹上下表面的位移方向刚好相反,一个向正x方向,另一个向负x方向。在板厚均匀和裂纹贯穿板厚的情况下,此裂纹问题也是二维的,属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第三种裂纹型称为反平面剪切型(antiplane shear mode),简称III型。裂纹面上下表面的位移方向也是刚好相反,但一个向正z方向,另一个向负z方向。这里的z方向是板厚方向,属弹性力学空间问题。裂端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由弹性力学(椭圆孔口问题)的解析解,得I型裂纹裂端的应力场恒为 :位移场:II型裂纹的应力场和位移场:II型和III型裂纹裂纹裂端区坐标描述III型裂纹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三种基本裂纹型裂

10、端区某点的应力应变值、位移值和应变能密度值都由应力强度因子及其位置来决定。因此,只要知道应力强度因子,裂端区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应变能密度就都能求得。由于有这一特点,应力强度因子可以作为表征裂端应力应变场强度的参量。近代断裂力学,就是Irwin在五十年代中期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认识到它的意义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4、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应力强度因子概念和能量释放观点的统一:假设不考虑塑性变形能、热能和动能等其它能量的损耗,则能量转换表现为所有能量在裂端释放以形成新的裂纹面积。下面以带有穿透板厚的I型裂纹的平板为例,来建立应力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间的关系。能量释放与应力强度因子:按照Gr

11、iffith能量释放的观点,裂纹长度延长s时,此裂纹端所释放的能量将等于裂纹上下表面所做的功。因此,按照I型裂纹能量释放率GI的定义:当s0时,有KIa+s KI,经过积分得:5、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裂端塑性区:对非常脆性的材料,塑性区很小,与裂纹长度和零构件尺寸相比可忽略不计。此时,线弹性断裂力学的理论和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完全适用。当塑性区尺寸不合忽略时,则必须给一定的修正,才能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结果。若是塑性区已大到超过裂纹长度或构件的尺寸,则此时线弹性力学的理论已不再适用,亦即用应力强度因子来衡量裂端应力场的强度这个观念已不可靠,必须用弹塑性力学的计算和寻找表征裂端应力应变场强度的新

12、力学参量。Dugdale模型:Dugdale发现薄壁容器或管道有穿透壁厚的裂纹时,其裂端的塑性区是狭长块状,如图。由此他仿照Irwin有效裂纹长度的概念,认为裂纹的有效半长度是a+。这里是塑性区尺寸。由于在a到a+间的有效裂纹表面受到屈服应力引起的压缩,所以这一段没有开裂。因此他假设:塑性区尺寸的大小,刚好使有效裂纹端点消失了应力奇异性。6、J积分启裂判据严格地说,J积分的线路无关性是建立在裂纹尾迹不发生卸载的情形下。然而,延性断裂通常有启裂、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三个阶段,而裂纹扩展时裂纹尾迹免不了要发生局部卸载,因此, J积分判据用作启裂判据是完全正确的对I型裂纹,J积分的启裂判据为:这里JI

13、C是I型裂纹在启裂时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三、断裂力学的实例应用大型地下洞室断层破碎带变形特征1、问题的提出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所处的工程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断层交汇、岩体强度相对较低, 工程岩体内应力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变异较大,开 挖卸荷引起断层及其影响带的地应力剧烈变化,并 导致出现若干地应力松弛和集中区域1。水电站地 下厂房及其附属洞群围岩以 III 类为主,同时地应力 偏高,围岩强度应力比为 1.53.0,并随开挖支护 发生波动和变化,表现出较强的时空效应。受原生 断层、局部煌斑岩脉、卸荷裂隙等的影响,主厂房 和主变室上游顶拱和边墙在 f14 断层带及其附近出 现大范围开裂破坏,

14、其直观表现为初期锚喷薄层混 凝土开裂、剥落,挂网钢筋鼓出,监测结果表明锚 杆和锚索应力超限,甚至拉断。基于上述工程安全 隐患,设计和施工进行了多次论证和优化,先后采 用了系统的喷锚支护、钢筋拱肋强柔性支护、钢筋 混凝土置换煌斑岩脉等多种复合支护技术和措施。 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在高应力复杂多变地 质体内开挖巨型洞室,采用具有强柔性特征的钢筋 拱肋快速支护技术,能有效抑制工程岩体内断层及 其影响带部位围岩的大变形,且支护刚度在其与围 岩共同变形的后期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保证了整体洞室群的安全与稳定。2、建立模型工程地质构造:厂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涉及岩性为互层大理 岩夹绿片岩,围岩类别以

15、III1 类为主,饱和单轴抗 压强度 Rb = 6075 MPa。地下厂区主要发育有 NE 向的 f13,f14 断层,以及 NEEEW 向和 NW NWW 向的小断层(见图 1);主要节理裂隙有4组:图 1 高程 1 666 m 地质平面图 N40600E,NW25350; N50700E, SE50800; N50700W,NE(SW)80900; N25400W,NE(SW)80900。地下水的分布主要受裂隙的发育及分布情况控制,在裂隙不发 育的洞室部位,一般仅表现为弱微透水,在裂隙较发育,特别是第,组裂隙集中发育的洞段,地下水较活跃,多表现为渗、滴水,甚至涌水。实测厂区 = 2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