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1378377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河北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O年七月151 项目建设背景1.1 项目名称廊沧高速沧州市西绕城连接线工程1.2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起点位置拟定于京台高速公路与拟建京沪高速铁路之间,石黄高速北侧与原有G307相接,经西纪家洼西,老沧河路、戴起营东、上跨保沧公路,经郭庄子南向东延伸,经韩正庄、程庄子,在建廊沧高速公路沧州市西花园互通连接线(浮阳大道)与渤海路交汇处。建设总里程15.97km,其中改建路段长1.90km,新建路段长14.07km。1.3 建设单位沧州市交通运输局1.4 项

2、目建设意义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沧州市区公路网的合理构成,有利于过境交通车辆快速通过、干线交通流快速转换,有利于城镇及区域交通快速集散,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全线位于沧州市境内,全长15.970km,改建路段1.9km,新建路段14.07km。沿线不设置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以及监控中心等交通设施。公路等级为一级,全程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其中现有渤海路段K14.07K15+970采用旧路双侧加宽的建设方案(两侧分别加宽4.25m),新建路段起点至渤海路交叉口段K0+000K14+070全线采用路基宽度为24.5m的建设方案。全线设分离式立交桥1座,

3、小桥5座,涵洞23道,与县乡等级公路平面交叉9处。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12路基宽度m24.52路线总长km15.9713路面宽度m27.53设计时速km/h8014中间带宽度m3.04估算总金额万元4330015中央分隔带宽度m2.05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711.9016土路肩宽度m0.256路线增长系数-1.27817硬路肩宽度 m3.07设计洪水频率-1/10018桥面宽度m24.58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512.96619平均每公里土方m322504.69639直线最大长度m160020汽车载荷等级

4、-公路级10 停车最大视距m11021交通量(2025年)Pcu/d2055811道路红线宽度m413 环境影响评价概况表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 价 内 容1区域环境概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现状、城镇及道路交通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2工程分析工程概况、工程内容、征地拆迁、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交通量预测、施工方案及投资估算、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等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施工作业、物料运输对声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营运期对农业生态系统、植被破坏影响分析、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及对水土流失的预测与防治5环境空气影

5、响分析施工期总悬浮颗粒物、沥青烟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二次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营运期汽车尾气、二次扬尘等对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桥梁施工和道路路基施工生产废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对沿线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分析;营运期路面径流对附近水域的影响分析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沿线交通和居民出行、生活质量、资源开发、征地拆迁、区域防洪、基础设施等影响分析9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化学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及事故概率估算、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10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建议施工期、营运期环保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1公众

6、参与采用公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征集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意见,并进行统计分析12道路选线可行性分析通过区域规划符合性分析、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对沿线环境影响结果分析等方面分析选线的可行性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对本项目总体效益进行分析14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计划提出工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建议,并给出工程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4 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本工程西纪家洼监测点昼间监测值为45.847.0dB(A),夜间监测值为38.239.2dB(A),昼间及夜间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标准;戴起营和程庄子监测点昼

7、间监测值为46.749.7dB(A),夜间监测值为38.041.4dB(A),昼间及夜间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环境空气:本工程监测期间二氧化氮1小时平均浓为0.0070.051mg/m3、日平均浓度为0.0180.037mg/m3、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浓度为0.0790.126mg/m3,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地表水环境:小流津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中标准指数为0.150.98,均小于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的要求。5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一、声

8、环境为避免施工机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本评价要求项目施工期间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布局,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放置;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带有消声、隔音的附属设备;桥梁施工时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西纪家洼、戴起营、韩正庄、程庄子等敏感点除工程需要外,严禁在12:0014:00期间施工;运输车辆在穿过村庄时控制车速、禁鸣,加强车辆维护等措施。二、生态环境(1)施工开始前,先与沧州市相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协调有关施工场地、施工临时便道等问题,减少对作业区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的破坏。(2)施工时注意保护各路段的自然植被,施工后在通道附近补种一定数量的本地乔木并减少人为活动的

9、痕迹,使杂草、灌木尽早恢复其自然景观。(3)路基路堑边坡以种植固着性好的灌木为主,公路绿化树种选择国槐、松柏,使得林草覆盖率达到18.23%以上。(4)施工便道占地为园地,施工完毕后进行土地整治,恢复为原地貌。(5)保沧路分离式立交桥施工,需设置泥浆收集池、临时堆土防护、排水等防护措施。(6)用优化工程设计、先进的施工工艺、完善的施工管理及后期的绿化措施等,可以减缓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水环境公路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桥梁建设时施工泥浆水和施工机械产生的油污染。此外,堆放在水体附近的施工材料由于管理不慎被径流冲刷进入水体,也将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为最

10、大限度减轻项目施工过程对地表水造成影响,本评价要求项目施工期间采取以下措施:(1)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合理组织施工程序,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施工。桥梁基础施工时产生的弃渣和建筑垃圾按要求运到岸上规定的地方合理堆放,并设置围挡防止流失,禁止将弃渣和施工垃圾直接弃入河道中。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泥浆,设置沉淀池收集,不得将泥浆直接排入水体。(2)桥梁基础施工期要避开雨季,选择在春、秋、初冬季节施工。(3)在跨河流的施工路段,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沥青、水泥以及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和其它固体废物不得倾倒或抛入水体,也不得堆放在水体旁,施工建材需设篷盖,必要时设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11、,各种固体废物及时清运至当地允许设置的地点或依有关规定处理。(4)施工期在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理用作附近农田用肥。生活杂用水排入防渗水池集中收集,用于场地洒水抑尘。收集池沉淀的污泥集中堆置,进行厌氧堆肥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施工结束后将旱厕及废水收集池覆土掩埋。(5)施工生产污水主要包括含悬浮物较高的运输车辆冲洗泥浆水、混凝土养护用水,以上废水经防渗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6)当项目结束时,清理施工现场、取土场等临时工程用地,以防止清理的表覆盖物、施工废料、垃圾等雨水冲刷入水体(重点是桥梁施工现场)。四、 环境空气本工程施工过程采用站拌工艺进行灰土拌合;本工程施工过程,使用当地

12、购入的成品沥青,排放废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本工程灰土拌合站距离最近敏感点均大于200m,拌合作业不会对居民区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施工作业过程控制物料运输的方式,运输车辆采用封闭运输,配备抑尘措施、定期洒水,不利气象条件下,限制装卸作业。类比道路施工采取以上措施实际效果,本工程施工期不会对沿线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五、固体废物(1)路基填筑前先剥离表层有机土,路基填筑后该部分表层土作为沿线绿化填筑用土。(2)工程废弃建筑材料及拆迁建筑废料送沧州市指定位置处置,对于路面刨除沥青废料,经破碎后全部用作路基填方综合利用。(3)对于桥梁桥

13、墩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钻渣,运至堆放场干化后,作为地基填充材料使用。(4)路基、路面、桥梁及其余交叉工程施工,利用沿线村庄居民房屋,不专门设置施工营地。六、 社会环境(1)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国土资源部有关保护耕地的制度要求,认真落实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和河北省有关征地补偿政策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涉及征地的村民进行合理的补偿。(2)在居民区附近施工,过村段应设置围挡并预留便道供居民行走。(3)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4)与其他道路交叉施工段,合理安排工期,保证道路畅通。6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一、 声环

14、境本工程是开放式公路,在过村路段等考虑到影响居民出行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等因素,不宜设置声屏障;设置绿化带需增加用地,在过村路段公路两侧的绿化带由于宽度限制一般起不到较好的隔声作用。本评价根据沿线敏感点具体分布情况,在考虑现有围墙等隔声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显示:拟建工程运营后在考虑敏感点与路之间现有围墙、建筑物及方位隔声措施情况下,近期(2011年)距道路红线30m内的敏感点昼间噪声预测值为53.859.6dB(A),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标准;夜间噪声预测值48.154.2dB(A),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距道路红线30m外的敏感点昼间噪声预测值为49.655.6dB( (A),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夜间预测值为43.250.0dB(A),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中期(2017年)距道路红线30m内敏感点昼间噪声预测值为55.161.3dB(A),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标准;夜间噪声预测值48.155.9dB(A),其中韩正庄和养殖场满足4a类标准,西纪家洼夜间出现超标,超标值为0.9dB(A);距道路红线30m外敏感点昼间噪声预测值为50.157.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