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377802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制措施制度》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证 据,引例: 张某与李某长期有仇,终于一日张到李处用匕首将李某刺伤,此时,张某发现其行为被窗外王某看到,便丢下匕首落荒而逃。但其在行凶前与李某的对话均被正开着的录音机录下,且张某遗留在现场的笔记本上有行凶的计划。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提取了现场的所有证据。抓到张某。张某供认了自己全部犯罪事实后称自己有间歇性精神病,到指定的精神病医院对张某作司法鉴定,得出书面结论:张某一切正常。王某和李某分别到公安机关对案件作了陈述。 问题 :本案中的刑事证据有哪几类?,一、证据的概念 法定的主体依照法定的程序所收集的具备法定形式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证据的特征 (一)

2、客观性 (二)相关性(关联性) 与案件事实相关联 (三)法律性(合法性) 1.收集证据的主体合法,2. 收集证据的方式和手段合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265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3.收集来的证据的形式合法 法定种类 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

3、辩解 5、鉴定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资料 三、证据的意义 (一)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二)证据是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和当事人如实陈述的有力武器 (三)证据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工具,四、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 物证是指以其所处的位置、物质属性和物理特征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质痕迹。 物证的特征是: 1.物证是以物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 2.物证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具有间接性 3.物证的客观性比较强,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所记载或者表述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质载体。,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

4、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信件是物证,字条是物证 B信件是物证,字条是书证 c信件是书证,字条是物证 D信件是书证,字条是书证,(二)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的特点 1.一般具有客观真实性 2.也有虚假的可能性(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其它因素的影响) 证人证言的重要性及证人拒证的现状具有矛盾性。,(三)被害人陈述 1.证明力较强 2.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愤恨、恐惧、羞怯心理的影响)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真实的口供证明价值较高 2

5、.虚假的可能性较大 3.具有反复多变性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测谎证据,五、证据的理论分类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被害人在临死前向抢救他的医生魏某讲述了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医生魏某就该情况向司法机关作证。根据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理论,医生魏某的证言属于什么类型的证据? A.言词证据、原始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 B.言词证据、传来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 C.言词证据、原始证据、间接证据、无罪证据 D.实物证据、传来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甲、乙、丙三人于2000年1

6、月5日晚共同盗窃塑料薄膜,价值5000元。案发后乙、丙两犯逃跑,甲犯归案并如实供述了三人共同盗窃的犯罪事实。乙的妻子和丙的姐姐分别向公安机关陈述了各自所知悉的有关甲、乙、丙三人的盗窃事实,以及1月5日晚三人到乙、丙两家窝藏赃物的经过和赃物的外部特征。根据乙妻、丙姐的陈述,公安机关查获了赃物,所获赃物同失主的陈述和犯罪嫌疑人甲的供述相互印证。请指明本案所收集到的证据属何种类?其中哪些是言词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六、诉讼证明 (一)证明对象 (二)证明责任(区别于举证责任) (三)证明标准 神示证据制度神示真实 法定证据制度形式真实 自由心证制度排除合理怀疑(英美) 内心确信(大陆) 中 国客观

7、真实(确实、充分),1下列证据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杀人灭口 B 赃物 C 指纹 D 被害人陈述,2被告人的供述一般是( ) A 直接证据 B 间接证据 C 传来证据 D 实物证据 3从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角度,证据可分为( ) A 直接证据 B 间接证据 C 人证 D 物证 E 原始证据,4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 )承担。 A、 被害人 B、 被告人 C、 证人 D、 司法机关,2、案例分析 ; 某小学一年级女学生阮某( 7岁),在放学途中,看到自己家门前的树林里,同村的男青年余某与一女青年一起,女高声大喊、挣扎,阮因为害怕,赶紧回家关上门。后公安机关查明

8、,余某涉嫌抢劫女青年,同时,查到阮路过。阮提供证言“我的确在某日某时,在家门前的树林看见余某和一女青年一起。” 问题:阮能否作为证人,如何判断其言的真实可靠? 答案 :阮可作为证人,其提供的证言有法律效力。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虽然阮年幼,但是就让其判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等内容时,她应能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所以不适用上述法律的规定。,3、案例 2001年11月17日凌晨,在甲市郊区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接到报案后,甲市公安局迅速组织侦查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自行车,自行车已

9、被摔坏,在尸体旁边留有被害人的大滩血迹。在离尸体不远处有汽车紧急刹车留下的磨擦痕迹。在被害人手腕上,带着一块上海牌手表,手表已经被摔坏,时针指在6点05分。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经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作出的结论是:被害人系男性,40岁左右,身高177cm,根据其伤势可判断,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公安局遂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有位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曾告诉过她,交通事故发生时,他刚好路过离事故现场1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司机打开车门看了看,然后飞速逃离现场,

10、他看到司机是市化工厂驾驶员杨某。甲市交通管理局来往车辆登记记录查明,6点05分左右曾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为甲市化工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杨某17日6点10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杨某与同车的陈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事故。,问题 : 1、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分别属于证据种类中的哪一种? 2、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哪些?属于传来证据的有哪些? 3、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无罪证据的有哪些?属于言词证据的有哪些? 提示 刑

11、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种类,明确各种证据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区别。,1、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 物证 的有:解放牌大卡车漆皮脱落痕迹;被害人血迹;被害人尸体;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被害人骑的被摔坏的自行车。 属于 书证 的有:时针指在 6点05分的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的里程碑;甲市交通管理局来往车辆登记记录;证明司机杨某7日6点10分回厂的出车登记表。 属于 证人证言 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 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的证言;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 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是 犯

12、罪嫌疑人辩解。 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属于 鉴定结论 。 侦查人员拍摄的现场全景照片是 勘验、检察笔录。,2、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 直接证据 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属于 传来证据 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 3、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 无罪证据 的有: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时针指在6点05分的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的里程碑和证明司机杨某7日6点10分回厂的出车登记表共同组成无罪证据。 属于 言辞证据 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 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的证言;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