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黄土高原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374673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黄土高原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课黄土高原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课黄土高原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课黄土高原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课黄土高原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课黄土高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黄土高原(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黄土高原你知道些什么?,窑洞 陕西安塞腰鼓 延安宝塔 陕北民歌,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第一课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学习目标,1、通过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塬、墚、峁(mo)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3、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4、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能举出反映黄土风情的例子。,一、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完成书本32页的读图题。 通过图7.1总结黄土高原的地势特征。,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太行山脉以西,乌鞘(shao)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2、。,黄土高原的地势是怎样的?,跨越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地形来看:从 向 过渡。 从气候的干湿区类型来看:从 向 过渡。 从农业生产来看:从 向 过渡。,平原,高原,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种植业,畜牧业,地理位置的过渡性:,二、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地表特征: 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典型的地貌: 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高原因黄土而得名,黄土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强烈地切割。,黄土墚顶部狭窄,两侧被沟谷分割成的长条状高地,黄土峁黄土墚进一步被冲刷、分

3、割,形成彼此独立的黄土丘。,塬、墚、峁几种黄土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联系?,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1、源地(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地表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 2、风卷沙尘 3、粗大的石砾留在原地,形成戈壁;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降落,形成沙漠; 较细的尘土随风南下,降落后经过长时间堆积,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思考并讨论:,A、黄土就像冬天地面积雪一样,较均匀地覆盖在起伏的地形上。 说明了黄土是沉积物。 B、黄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而且离沙漠越远,黄土颗粒越细。 说明了黄土与沙漠有关系。 C、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其下面的岩石成分不一样。 说明了黄土物

4、质不是来自本地。 D、黄土中有多层古土壤。 说明了黄土是经过较长时间不同阶段才形成的。,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五色土”的中央,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黄土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华夏先祖黄帝,传说就生活在今陕北的黄陵县。,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耕地成片,开发历史悠久,三、文明的摇篮,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黄土高原是我国农耕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黄河流域与尼罗河、印度河和两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黄土高原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形成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讨论:哪些事例能反应出黄土风情?,练一练:,1、黄土高原分布广泛的黄土地貌是 。 2、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 3、在我国得到人们广泛认同,被成为“风吹来的高原”,指的是 。 4、下列位于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是( ) A、丽江古城 B、布达拉宫 C、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D、敦煌莫高窟,塬、墚、峁等,黄土高原,黄土高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