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73676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世界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3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内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发明以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2)纸同其他书写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3)造纸术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4)传播的意义:_二、张仲景和

2、华佗1、张仲景:生活年代_ 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_”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_”。2、华佗:生活朝代_ 贡献:发明了“_”,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三、历史巨著史记西汉伟大的史学家_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到_时约3000年的史事。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四、道教和佛教道教:东汉末年,_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

3、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_。创始人是_,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_传入中国。东汉_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合作探究】我国秦汉时期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巩固练习】( )1、纸的出现时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或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郦道元( )2

4、、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 )3、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4、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都创立于东汉末年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A B C D( )5、下面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写的笔记内容,其中“”后面空白处应写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作品: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郦道元水经注 王羲之兰亭

5、序 史记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 贾思勰( )6、 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文景之治蔡伦改进造纸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 B C D( )7、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资治通鉴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史记( )8、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教学反思】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