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373662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湛江市第二中学 2009.12,思考: 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 有鱼类、海螺、海藻的化石。,这是为什么呢?,地质作用定义: 地球上由于自然力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练习: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BD,一、地壳变动,1、地质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表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2、内外力相互关系

2、:,相互作用,缓、激不同。,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1)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 (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 (3)根据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我们的经 验,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样的影响?,(火山湖、火山岛、火山锥地形),1、岩浆活动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 一种在上升过程中冷凝结晶; 另一种冲破上覆岩层,形成火山。岩浆活动过程中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石墨,花岗岩,玄武岩,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3、,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2.1地壳运动(构造运动)与地貌,问题 人们如何判断地壳曾经运动过? 依据何在?,地壳运动的类型 1、水平运动 思考:当地壳物质作相向运动,会使地表发生什么变化? 作相反运动呢? 2、垂直运动 思考:垂直运动会造成什么结果?,褶皱,断层,褶皱与地貌,什么是背斜?,什么是向斜?,褶皱由褶曲组成;褶曲分为背斜、向斜,分别形成什么地形?,怎么形成褶皱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变形而形成,褶皱的基本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中间老,两翼新,中间新,两翼老,一般成山岭,有时成为谷地,一般成谷地或盆地,有时成为山岭,地形倒置,褶皱地貌,褶皱山脉,图中展示的是什么构造运

4、动?,什么是断层?,2.2 断层,断层受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或拉张力,岩层错位而形成,断层组合与地貌,此图有几条断层线?,什么是地堑?,什么是地垒?,各反映出的地貌是什么?,断层地貌:东非大裂谷,断层地貌:块状山地,华山断层构造,东岳泰山,庐山龙首崖,1、找矿,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2、找水,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3、工程建设,修建隧道一般应选择背斜部位,通过断层 时必须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褶皱,应用,断层组合,找石油、天然气,找水,工程建设等,下降岩块,上升岩块,断块山,谷地或低地,背斜,向斜,山岭,

5、谷地,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小结:,岩层受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或拉张力,发生岩层变形或错位,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指先已存在的岩石受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变质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变质岩,如我们家庭装修用的大理岩即为一种典型的变质岩。,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地震,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 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震级(M) 地震烈度 地震的分类: (1)按成因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诱发地震 (2)按震级分: 弱震: 震级3级。 有

6、感地震: 3级震级4.5级 中强震: 4.5级震级6级 强震: 震级6级;其中震级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世界地震带、火山带,中国地震带,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多吗? 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7、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板块构造学说,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海沟 岛弧和海岸山脉,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习题1: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有的背斜成为谷地的原因是,(1)在图上标出两个背斜,一个向斜,并画出断层线。,背 斜,背 斜,向 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裂,容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习题2: 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3)找

8、油气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四、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外营力:流水、地下水、冰川、海水、 风力、生物,风化后残留在地表上的称为风化壳。 土壤是其一部分。,1、风化作用: 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生物的作用上,发生的破坏崩解的现象。,2、侵蚀作用,2、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2、侵蚀作用,雅丹地貌,2、侵蚀作用,U型谷,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的搬运作用。搬运过程中逐渐沉积,4、沉积作用,流水、风、冰川的沉积具有天然的分选作用。 (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冲积扇、三角洲属

9、于流水的沉积地貌。,新月沙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地表地貌就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五、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类岩石的形成、转化和地壳的物质循环,侵入型,喷出型,岩浆,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作用,冷凝作用,外力作用,习题3: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几个小题,(1)在图中方框中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_ _ _ _,岩 浆,岩 浆 岩,沉 积 岩,变 质 岩,岩 浆 活 动,外 力 作 用,变 质 作 用,重熔再生作用,其它外部力的作用,流水对地貌的作用,流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风蚀蘑菇,风力_,地震震级,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

10、,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 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地震烈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

11、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

12、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