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73584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3.2-3.3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第二课/第三课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2.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

2、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3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4.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材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5.“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

3、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6.鲁迅在看镜有感中说:“汉唐魄力究竟雄大.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这表明鲁迅主张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C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7.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

4、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8.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9.郭沫若的小说马克思进文庙中写到,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

5、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材料表明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10.有学者认为,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材料理解表明A辛亥革命胜利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积极的社会变化C要用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才能胜利 D革命导致在华列强势力进一步壮大11

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材料反映了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2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明他A彻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反对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倡导施行西方民主共和政体 D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13.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

7、与排除”,这些人的代表是A魏源、林则徐 B康有为、孙中山 C陈独秀、胡适 D毛泽东、邓小平14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尊孔复古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16.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

8、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此后,欧阳予倩的泼妇、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以上历史现象典型地说明了A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深入人心 B五四新剧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C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D五四新人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17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 B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1819

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 )A民主和科学思想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马克思主义19.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20.李大钊曾在史学要论中写道:“历史总是记述以何种理由惹人注意的事,至于如何的事才惹人注意,则古今不同。”他在这里主要强调的

10、是A历史是存在过,且不为后人意图所左右的过去 B每一种历史叙述都有它的特定意图C历史是某种外在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D人们能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历史21.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i% E5 T7 7 Y, S4 Z% N+ a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j B6 9 A; A1 O# j9 J1 & c( e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1 e I, a : i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

11、 Z4 O# c! N2 e% h5 d& Z7 22.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 A B C D 23.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材料中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

12、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24.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眼里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25.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

13、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2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是“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 D27.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8.近代某位学者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的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