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71059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姓名:_班级:_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 1(2018石家庄模拟)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评价适宜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2(2018唐山模拟)1861年,曾国藩兴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写道:“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根据日记内容分析可知,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

2、强B发展民族资本,以富民众C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 D兴办近代工业,以谋国富3(2019易错题)1898年英国人贝斯福参观李鸿章的金陵制造局后写道:“中国总办和官吏们似乎不了解他们在造什么、为什么制造。机器是现代的、头等的,却用来制造过时的军需品。”从贝斯福的描述中我们最能推断出洋务运动(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4(2018邢台模拟)19世纪末的日本政局动荡,当时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承认:“国内政局越来越紧张,用通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材料反映了日本发动战争的背景,该“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

3、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全面侵华战争5(2018北京中考)下面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6(2018唐山模拟)中国近代外交史略中提到: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材料描述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2018石家庄模拟)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

4、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由此可见,“这笔赔款”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 B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促进了思想解放 D改善了民众生活8(2018广东中考)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9(2018陕西中考)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

5、,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竟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矛盾的尖锐C顽固势力的反扑 D民众的盲目排外10(2018沧州模拟)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11(2018承德模拟)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

6、,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12(2018山西中考)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二、非选择题13(2018承德模拟)阅读材

7、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体制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灭。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廷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材料二戊戌变法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的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材料三“百日维

8、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戍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戊戌变法运动促使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3)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主题是什么? 民族危机的加剧、早期近代化探索1(2018石家庄模拟)作为“中国之巨祸”的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把 37 年之后的炮声看作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

9、过。这是在强调( )A甲午战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2(2018石家庄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材料中的赔款源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2018南京中考)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4

10、(2018衡水模拟)某次战斗之后,一位枪炮官怀着沉重的心情指出:中国的失败“缘为我朝制所限”,痛定思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现行政治体制的检讨。材料中的“战斗”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2019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5周年 22019年是义和团运动兴起120周年5(2018潍坊中考)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 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6(2018河南中考)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

11、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2.A3.D4.B5.C6.C7.A8.B9.C10.C11.D12.D13(1)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革命方式由内部改革转为激烈革命;阶级矛盾加剧,农民运动爆发;促使近代文化、教育发展、社会风俗改变;促使民族觉醒,思想解放;对旧制度的触动为后世的革命提供了经验,加快了近代中国政治向现代化转变。(答出三点即可)(3)戊戌变法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其他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也可)【加练预测】1D2.D3.A4.C5.C6.C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