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70875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最美人民调解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18号-姓名:孙丕军 单位及职务: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下崖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人民调解员孙丕军事迹 孙丕军,男,35岁,汉族,棘洪滩街道下崖社区人,担任下崖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干部,孙丕军每天早晨一睁眼,满脑子想的是社区里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哪些纠纷没调解,大家称他是老百姓的“调解员”,纠纷双方的“出气筒”。近年来,孙丕军参与调解的大小矛盾纠纷120余起,调解成功率、协议履约率达98%以上,他正用自己的执着和努力,逐渐成长群众拥护百姓信赖的“最美人民调解员”。 一、组建社区“小法庭”,矛盾纠纷自消弭 xx年,年轻的

2、孙丕军被村民们选为社区“两委”,成了一名村干部。为了尽快融入社区,他首先从“熟”字上下功夫,每天穿街走巷,到群众家中拉家常,深入社区了解情况。为了第一时间掌握社区信息,他组织成立了“社区舆情联络员”,“社区调解委员会”,借助百姓之间关系近、情况熟的优势,提升社区对群众的工作能力。xx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闷热异常,外来务工人员张某和房东孙某因为洗澡用水问题发生了口角,就在双方已经聚齐人员剑拔弩张之时,接到社区“情报信息员”信息的孙丕军率领“调解委员会”成员立即赶来。孙丕军首先遣散了双方的帮手,然后将二人请到了社区居委会,让二人各说各的理,然后再让调解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起评理。一番“小法庭”式的程

3、序走下来,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二、愿为百姓跑断腿心中有爱天地宽 孙丕军常说:“要当好一名好村官,关键是要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但更需要一颗平等对待群众的心以及把群众当成亲人一般纯洁的情。”十年来,他坚持做好群众调解工作,每一起邻里纠纷,每一起群众矛盾,他都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调解。 社区孙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病故,二儿子身患残疾,孝顺的大儿媳一直承担着赡养老人的重担,多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直到xx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大儿媳也当了奶奶,同时要照顾这一老一小,她感觉已经无力承担,提议比自己小10岁的二儿媳承担起赡养老人的重任。结

4、果这一提议,平日里关系融洽的两家竟然发生了“激战”。孙丕军为了调解赡养老人这件事,几乎每隔两天就要往双方家中跑一趟,一个月下来就跑了十几趟,不知讲了多少掏心窝子的话,经过孙丕军的不懈努力,两家终于让了步,并签订了赡养协议,照顾老人的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十年里,孙丕军究竟为群众跑了多少腿,办了多少好事,解了多少难题,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说,社区工作没有止境,也没有永远的专家,只有虚心学习,以群众为师,用心的做好每一件小事,群众才能满意,村干部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19号-姓名:苗进铭 单位及职务:即墨市司法局鳌山卫司法所长兼鳌山卫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用真情换群众一片安宁的

5、天 人民调解员苗进铭事迹 苗进铭,男,现年53岁,汉族,现任即墨市司法局鳌山卫司法所长兼鳌山卫街道办事处调委会主任。自从事司法调解工作以来,接待群众咨询数千人次,先后参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37起,涉及当事人1620余人,涉及财产达1126万元,其中,疑难纠纷27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2起,防止和处置群体性事件56起,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达到98%和99%。 一、恪尽职守,情系调解,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多年来,苗进铭同志时刻牢记“群众纠纷无小事”,忠实的践行着一名基层司法调解员的神圣职责。xx年6月,辖区内王姓两家邻居,因翻建房屋铺地基导致胡同变窄,两家闹起纠纷并发生肢体冲突,一方要求对方拆

6、除房屋、赔偿医药费,并多次到街道和上级上访。苗进铭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介入,经过几天细致入微的调解,使双方握手言和。 无论是“小纠纷”还是“大矛盾”,苗进铭总是用心调解,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xx年11月,巨野县的郑某在辖区村庄为一户村民鲁某建楼房时,不慎从第三层踩断檐板跌落至地面死亡,死者亲属来了20余人,由于拿不出赔偿金,导致死者家属情绪激动,还找了律师和新闻媒体。面对这种局面,苗进铭一边安抚死者家属做思想工作,一边和律师沟通,帮助多方理清了案件中的法律关系,最终促使三方达成并签订了赔偿协议书。多年来,像这样维护百姓合法权益的案件他办理了很多,受到当事人的赞许难以计数 二、扎根基层,奉献平凡

7、,忠实维护一方稳定 随着鳌山卫街道成为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因征地拆迁、土地补偿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突涌。工作中,他围绕司法局和街道的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全街道村庄分布,结合鳌山卫地域特点,进行调解组织网格建设,并落实了村级调解员聘任,村庄建立健全纠纷调解员队伍。 近年来,他没有请一天公休假,他拼搏向上、执著追求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同事们。在排查化解纠纷工作中,他和同事们走街串巷,访民情问民意。仅今年以来,已接待群众来访咨询300余人次,调处因征地、拆迁、补偿引发的矛盾纠纷59起,其中12起为集体纠纷和群体事件。 自xx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来,他所在的鳌山卫司法所被即墨市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

8、获得青岛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次,xx年被省司法厅授予“省级规范化司法所”;xx年被山东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十佳司法所”并荣记“二等功集体”;司法所连续多年被鳌山卫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授予“为基层服务先进单位”。十年间,他个人被评为“青岛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xx年被青岛市司法局评为“全市十名优秀司法所所长”,xx年被即墨市委市政府给予嘉奖奖励,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xx-xx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被山东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人民调解能手”;xx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 20号-姓名:王晓恩 单位及职务:即墨市丰城镇中心社区河东村调解主任 社会和谐

9、的守护者、老百姓的贴心人 人民调解员王晓恩事迹 王晓恩,男,汉族,今年60岁,党员,常年担任丰城中心社区河东村调解主任一职,从事调解工作20多年,能积极主动并任劳任怨化解村民的各类纠纷,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开拓创新,建设“真情调解小组”。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巩固社会治安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在实践中面对一件件矛盾纠纷,王晓恩同志认为成立一个“真情调解小组”来减轻镇村两级调委会的压力势在必行。为此王晓恩同志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和村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将全村分为2个调解片,每个调节片又分2个小组,全村共4个调解小组,调解员7人,建立了村、片、组三级网络规章。xx年该村4户村民因为建房子

10、发生纠纷,为高矮不同双方发生纠纷,为高矮不同双方争执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大街上几十人手拿铁锨、木棒对峙着,王晓恩闻讯后,不足几分钟赶到现场,压住阵脚,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及时平息了这场纠纷,避免了一场干戈,双方自我检查,达成了调解协议。 躬行实践,完善真情调解各项原则制度。本着“平等、协商、及时、公正”原则,他先后制定了纠纷排查登记统计制度,简易调解档案制度,片情报告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奖励制度,对调解的纠纷及时登记并进行回访,用真情化解矛盾。王晓恩提出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片、矛盾不上交”的“三不”原则,将“有强烈正义感、有个人责任感、有集体荣誉感”的“三有”标准作为行为规

11、范,按片、组调解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工作,把各类民间纠纷和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和减少了民转刑和刑事犯罪,避免了许多人身财产的损失。近年来“真情调解小组”共处理各类民间纠纷102件,处结率达98%,没有发生纠纷激化和民转刑案件。 力学笃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调解之余,王晓恩同志还重视加强对自己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巧的提高,不断学习人民调解法、合同法、婚姻法等内容,能够依法开展调解工作,通过法律知识的积累他的调解水平越来越高。他还专门建立了人民调解员学习制度,订阅人民调解杂志,认真研究,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调解技巧,并在实践中认真探索新手段,新方法,建立了对于不同调解案件有针对

12、性解决的新思路。 以王晓恩同志为主任的村调委会连续多年被评为丰城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另外王晓恩同志是丰城“真情调解小组”的组长,参与丰城较大纠纷的调解,3年来他所在的亲情调解小组共调解较大纠纷案件140多起。 21号-姓名:梁启涛 单位及职务: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于家庄村人民调委会主任 人民调解员梁启涛事迹 梁启涛,男,现年38岁,党员,现任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于家庄村人民调委会主任兼治安主任。梁启涛同志时刻牢记“民间纠纷无小事”,忠实的践行着一个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这一职责。梁启涛曾经在法院工作过,有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日常调解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熟悉法律的优势,给当事人讲政策,剖法理

13、,更运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村里享有较高的威信。 一、依法办事、以情动人,合法合情合理处理案件 他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做到依法办事,按规章办事,但同时 又能以情动人,在合法情况下,真诚感动当事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恰当的调解方法方式解决无数纠纷。 xx年7月,即墨华星彩印厂一名工人在工作中不慎将右手食指挤伤,与厂方发生纠纷,因一时没有解决,甚至上访到劳动局,伤者是山东汶上县人,家属专程赶过来陪同一起进行处理,梁启涛知情后,先找到伤者和家属,帮他们安排住处和吃饭的问题,然后将他们接到村委办公室,进行细致的调解工作,经多次协商终于感化了伤者和家属,

14、同时也积极给工厂做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给予伤者6.8万元的经济赔偿,伤者对他表示感谢。 二、恪尽职守、踏实勤奋,促进拆迁工作顺利实现 xx年在村旧村改造拆迁工作动员中,梁启涛积极辛苦的奔走在拆迁动员工作的“一线”,挨家挨户的苦口婆心的讲政策,讲利弊,呼吁群众们积极配合工作。梁启涛扎根基层,深刻理解和了解乡亲们的心理,他坐上炕头,和老人们拉家常,话事理,舍小家,优大家。用最朴实的语言将道理深入他们的内心,给他们耐心做疏导工作。经过他的努力,人们都能乐呵呵的同意,笑嘻嘻的拉着他的手走出门口。由于他在群众中良好的口碑和信誉,群众对他信任度极高,这些都很好的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前期工作

15、使得xx年村庄拆迁动工工作得以如期顺利进行。梁启涛及同事们前期的动员工作及拆迁过程中对群众各项事务的处理,加快了拆迁工作的进程,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在岗11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共涉及当事人620余人,调解纠纷涉及资金和财务折款达187万元,其中疑难纠纷15起,防止“民转刑”案件2起,防止和处置群体性事件5起,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达到99%,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和事佬”。在他的努力下,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达到99%。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务实地履行了一名人民调解员的职责。他连续多年获得“即墨市优秀村级调解主任”、“即墨市先进调解个人”等称号,他所在的调委会也多次获得“即墨市先进调委会”的称号。 22号-姓名:刘来祥 单位及职务: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秋连庄村支部书记兼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用真情化矛盾以调解促和谐 人民调解员刘来祥事迹 刘来祥,男,52岁,汉族,胶北街道办事处秋连庄村支部书记兼调委会主任,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及群体性上访案件发生,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 自刘来祥xx回村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先后把村庄街道绿化、量化,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