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1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370852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1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1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能力训练(一)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今我朝(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蕴含的制约思想()A.沿袭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完善C.与孟德斯鸠学说基本一致D.反映出中央集权的加强2.翻检全唐诗可知,唐诗所涉茶产地6道、27州,其中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唐朝张途记录安徽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由此反映出唐代()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经济重心已经移向南方C.茶业由副业上升到主业D.农产品商品化水平

2、较低3.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4.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

3、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5.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满足了新时期建设对人才的需求C.解决了知识青年就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6.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内莫曾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

4、平等的准则。”据此,作者认为()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D.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7.欧洲宗教改革理论中,激励人们不断奋发进取,勤劳坚强,不畏艰难和挫折,努力争取成功,使世俗生活本身成为宗教实践,而宗教实践全部融入了世俗生活,基督教的传统美德忍耐、谦恭、虔诚、鄙视钱财等不再被提倡。此理论是()A.因行称义B.信仰得救C.教随国定D.信徒皆为祭司8.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

5、相制约的目的。”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871年德意志宪法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10.罗斯福新政是西方国家首次以政府形式在价值观上对

6、“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提出的回应与挑战。新政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秩序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C.加强社会保障措施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1.有学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A.是冷战开始的标志B.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C.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D.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控制12.1970年,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这一做法旨在()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恢复国家资本主义C.下放企业管理权D.利用市场货币

7、关系二、非选择题(共2题,其中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历史人物的演讲稿,是后人研究历史的珍贵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一国国民被迫行使起义权时,对暴君来说,国民回到了自然状态,暴君怎么还可能引用社会公约呢?他已经把公约销毁了。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罗伯斯庇尔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1792年12月3日)材料二我们也有东西,一定可以胜过他我们的主义思想,亦要比他新我们为自卫为公理而战,这种战争,是为义战,义战是无不战胜的。我们一定要团结统一,来抵御外侮,来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1934年7月13日)材料三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

8、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1983年11月9日)(1)材料一中,罗伯斯庇尔主张处死国王,他依据的是启蒙思想家的哪一学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有何重大意义。(8分)(2)材料二中,蒋介石在演讲时面临着怎样的时局?他认为抵御外侮要靠哪些“东西”?(8分)(3)材料三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初10年怎样的国际格局?当时苏联采取了哪些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措施?面对当时美苏的敌对关系,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8分)(4)在研究历史时,引用历史人物的演讲稿时应注意什么?(6分)14.阅读

9、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西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自行选定中国或欧洲任意一个具体的模式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模式及其特点,并依据有关史实简要阐述。)(22分)答案:1.

10、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政治制度。明朝废丞相,改革中央机构,所产生的效果是各部门分工合作,专制皇权加强,所以是封建制度的完善,B项符合题意;废丞相说明已经改变了三省六部制,A项不符合题意;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是民主思想,与明代君主专制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改革,不涉及地方事务,排除D项。2.A解析本题考查南方经济的发展。材料中“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安徽祁门一带“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体现了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移向南方是在南宋完成的,故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C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是救亡图存的爱国

11、运动,调动了广大青年学生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项;五四运动的目标是争取国家主权,故A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但并不能说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总司令的信息,故排除D项。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根据题干信息“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知“不足”指的是没有建立根据地,故选A项。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故C项错误。B项说法本身错误。此时“左”倾思想指的是城市中心论,而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党的

12、工作重心转移”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都夸大了恢复高考的影响,均不符合题意。1977年恢复高考的意义首先是对教育的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教事业的复兴,所以D项正确。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古代雅典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因此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保护,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知法律的施行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维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故D项正确。7.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激励人们不断奋发进取,勤劳坚强,不畏艰难和挫折”,可知这反映了宗教理论的世俗化,这与

1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的主张相符。该理论主张信仰得救,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宗教实践全部融入世俗生活,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不符。8.D解析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的权力;1787年美国宪法实行的立法、司法、行政相分离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也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其中议会是权力中心。1871年德意志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帝国议会权力很小,通过的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故选D项。9.B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包括“大工业”“交通工具”“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依赖于整个世界”,以上信息

14、可以解读为: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变;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选B项。A、C、D三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故排除。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秩序,关停部分银行,这属于“优胜劣汰”,不是“回应与挑战”,A项错误。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缓解危机,是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不是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罗斯福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这是对“优胜劣汰”的回应与挑战,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与罗斯福新政无关,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11.D解析材料“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

15、的马歇尔计划”表明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国家,故D项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援助西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货币金融体系,马歇尔计划不是其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C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不能说明马歇尔计划与美元霸权的关系,故排除。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而1970年的苏联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A项错误。苏联改革的前提条件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项错误。材料中苏联的改革措施扩大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苏联的改革措施并未引入市场货币关系,D项错误。13.参考答案(1)学说:社会契约论。意义:为资产阶级革命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