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21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370757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2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2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2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训练21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驻成都(今属四川)。李德裕来此之前,这里刚刚遭到一次战争的洗劫。南诏贵族攻占了戎、邛二州,并攻破了成都,掠去了大批人口和财物,西川人民遭受了一场大灾难。他到任后着手收拾残局,医治战争创伤。他注重调查研究,绘制了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精简了老弱病残,选用善战而适应当地环境的士卒;同时又从当地每二百户中抽调一人作为民兵,在农闲时习武,有事打仗,无事务农,称为“雄边子弟”。在与南诏、吐蕃交界的险要之处分别修筑了杖义城和御侮城等城防。过去,从内地

2、运粮供应黎、雟州,常在炎热的夏季送到,“地苦瘴毒,辇夫多死”。李德裕改为十月出发,盛夏之前粮食即可运到,“馈者不涉炎月,远民乃安”。他还下令把僧尼的私人庐舍全部拆掉,把占用的土地归还给农民耕种。当时蜀地河中小洲渚田有千余顷,都是肥沃的良田,原来由农民零星垦种,后被豪强兼并。李德裕“至则均其耕垦,首及贫弱,俾其利而一其征”,同时还着手改革弊风。当时蜀地很多人私卖女儿,使做富人妾,受人奴役。李德裕下令,凡买的妾,年龄在十三岁以上的,在夫家可役使三年;十三岁以下的役使五年。期满以后,要归还本人父母,严令限制买卖人口。 经过几年经营,西川“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疮痏之民,粗以完复”。从此西川的形势有了显

3、著的好转,吐蕃、南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李德裕西川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德裕西川改革的作用。答案(1)内容:绘制军事地图;改善兵源;修筑城防;抑制土地兼并;限制买卖人口。(2)作用:发展生产;社会安定;增强边防;巩固中央集权。解析(1)根据材料“他(李德裕)注重调查研究,绘制了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可知注重绘制军事地图;注重对兵源的改善;根据材料“在与南诏、吐蕃交界的险要之处分别修筑了杖义城和御侮城等城防”可知注重修筑城防;根据材料“当时蜀地河中小洲渚田有千余顷,都是肥沃的良田,原来由农民零星垦种,后被豪强兼并。李德

4、裕至则均其耕垦,首及贫弱,俾其利而一其征”可知注重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根据材料“同时还着手改革弊风。当时蜀地很多人私卖女儿,使做富人妾,受人奴役。李德裕下令,凡买的妾,年龄在十三岁以上的,在夫家可役使三年;十三岁以下的役使五年。期满以后,要归还本人父母,严令限制买卖人口”可知限制当地的人口买卖。 (2)根据材料“经过几年经营,西川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疮痏之民,粗以完复”可知,经过改革,当地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根据材料“从此西川的形势有了显著的好转,吐蕃、南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可知,改革有利于当地的社会安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王朝的边防力量;而上述的两方面作用,又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唐王

5、朝的中央集权。2.(2017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二模,44) 材料北宋汴京与各州县政府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宋真宗年,汴京左右厢店宅务共有公租房23 300间。汴京店宅务的公屋,每间月租金约400500文钱。当时汴京一名中下层市民日均收入约200文钱。汴京左右厢店宅务各设“勾当店宅务”一名(负责人)、“勾押官”各三四名(副手)、“掠房钱亲事官”(业务人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28种,包括旧管入库簿、月纳簿、退赁簿、赁簿、欠钱簿、纳钱历、减价簿、出入物料簿、欠官物簿等。官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规定店宅务的管理者、

6、工作人员、在汴京拥有房产的市民均不得租赁;同时禁止租赁者转租房屋。对租户自行改建房屋、添修部分建筑物产权归宿,官府亦立法加以规范。规定:“赁官屋者如自备添修,店宅务无得旋添漱钱,如徙居者并听拆随。” 摘编自吴钧宋朝的廉租房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廉租房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宋实施廉租房制度的意义。答案(1)特点:设置专门机构,并立法规范管理;管理制度细致完备;规模大、租金低,具有廉租房性质;注重防止腐败,以保证低收入者租住。(2)意义:有利于政府增加收入;向城市中下层市民提供基本住房,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答出“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即

7、可。)细致完备的管理制度反映出宋朝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具有相当的现代性与先进性。3.(2017云南昆明二模,44)材料直督袁世凯基于废科举,广学育才,才能“内定周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的思想认识,把创办学堂作为“新政大端”,积极在直隶城乡推行新学事业。1902年设立直隶学校司,作为督办全省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设专门教育、普通教育和编译3处,同时饬令各州县设立劝学所、宣讲处、阅报所,置劝学总董1人,劝学员数人,办理地方学务。1905年袁世凯组织人员分批赴日本考察学务,每批考察时间为4个月。袁世凯亲自捐款2万金,借以表率群僚。张之洞为原籍南皮县捐学资2.7万余两,嘉惠乡梓,经袁世凯奏准给予

8、慈禧和光绪所书匾额各一方。新旧学制交替之际,仅知“子曰诗云”塾师显然无法胜任声光电化之学,为解决师资问题,袁世凯大力创办师范学堂。 摘编自徐永志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史论 (1)根据材料,概括袁世凯在直隶推行新学事业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袁世凯在直隶推行的新学事业。答案(1)措施:组建各级兴办新学的机构;派人考察外国先进教育制度;奖励捐资助教;创办师范学堂,培养师资。(2)简评: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促进教育的近代化,推动了清末新政的进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清朝统治。解析(1)据材料“1902年设立直隶学校司办理地方学务”得出组建各级兴办新学的机构;据材料“1905年袁世凯

9、组织人员分批赴日本考察学务,每批考察时间为4个月”得出派人考察外国先进教育制度;据材料“袁世凯亲自捐款2万金,借以表率群僚。张之洞为原籍南皮县捐学资2.7万余两,嘉惠乡梓,经袁世凯奏准给予慈禧和光绪所书匾额各一方”得出奖励捐资助教;据材料“为解决师资问题,袁世凯大力创办师范学堂”得出创办师范学堂,培养师资。(2)根据措施可知影响为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促进教育的近代化,推动了清末新政的进程;从袁世凯的阶级属性来看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清朝统治。4.(2017安徽合肥二模,44)材料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经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史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

10、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其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与上述各级学校并行的,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 摘编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11、括“癸卯学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癸卯学制”颁行的作用。答案(1)特点:课程设置门类较为齐全;学制体系较为完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由精英教育转向国民普及教育;重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2)作用: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1)根据材料中“癸卯学制”共分为三个阶段和设置的不同的学习内容得出课程设置门类较为齐全,学制体系较为完善,根据材料中学习的科目既有中国传统的修身科目,也有西方的先进的近代科技得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根据材料中“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得出重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根据材料中“第二阶段为中

12、等教育,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得出由精英教育转向国民普及教育。 (2)根据其学习的内容和处于近代社会的环境,从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5.(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44)材料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将清朝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工作,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随后,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小学设置修身、国文、地理、算术、体操等科目,高等小学则在此基础上增设外语、图画、手工、裁缝等课程,中学、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增设理化、音乐、家政等课程。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发展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

13、不和,尊孔与信教自由相悖,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宗旨。何为公民道德?蔡元培解释说:“法兰西之革命标揭者也”。1912年9月,北京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史称壬子学制),在新学制下,分为三段四级。即初等教育(2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又包括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不同系统。壬子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教育 (1)依据材料,概括民国初期创建新式教育的举措。(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答案(1)举措:改造旧教育,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得出建立完

14、善的课程体系;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颁布实施新的学制。(2)意义:有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巩固新政权;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解析(1)根据材料“规定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得出建立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根据材料“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得出培养民主意识的新型人才;根据材料“在新学制下,分为三段四级。即初等教育(2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得出建立新的学制;根据材料“中国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得出效法西方教育。 (2)根据材料“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

15、根据材料“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进步;根据材料“课程设置及时数”“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新学制下,分为三段四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6.(2017四川自贡二模,44) 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经济地位,如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一样,辉煌的过去和无法预测的未来并存。法国人把德国300多个邦国减少到38个,并为德国人制定了统一的法典,改善了德国的基础设施,为他们提供了先进信息和输送了民族主义精神,达官贵人都以使用法语为荣。这个地区和

16、法国东北部正在兴起的现代工业区、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比利时连成一片。决定德国工业革命命运的是普鲁士,那里的容克地主很早在经济上和西欧先进国家联系在一起。1818年,普鲁士废除了国内关税,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打下了基础。1819年,李斯特以德意志所有地区五千多名商人和厂主名义起草致德意志同盟议会请愿书,建议废除国内关税,成立德国工商关税联盟,对外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1828年开始酝酿全国关税同盟。1834年实现的关税同盟,把4个邦国、2 300万人统一起来。30年代末,有88%的德国人口生活在关税同盟国家之中。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关税同盟改革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关税同盟改革对德国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