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368601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451 大小:7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_第1页
第1页 / 共451页
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_第2页
第2页 / 共451页
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_第3页
第3页 / 共451页
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_第4页
第4页 / 共451页
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_第5页
第5页 / 共4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美学 第二章园林审美(4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园林审美,第一节 概论,概论,一.园林史概述,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内在的指导观念、社会哲学思想、审美需求、政治影响的造园思想流派;论述历史的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积淀的造园实践方法;融合两者的人类园林环境活动的现象分析的园林理论。蕴含着人类园林活动的认识足迹与追求,折射着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巨大努力,是文明的载体。为现代园林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思想理论、分析方法、要素运用、传承警示与发展“走向真实必由之路”的依据。,农业文明,原始文明,信息文明,Information civilization,园林发

2、展,工业文明,二.园林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二.园林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一)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种植、养殖、观赏不分;为全体部落成员共管共享;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直接为统治者所有,为少数贵族服务; 具有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 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 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是以地域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依据的。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自然地域、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系统影响最大。,二.园林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二)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1)欧洲园林体系 欧洲园

3、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流派,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欧洲园林覆盖面广,它以欧洲本土为中心,势力范围囊括欧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等四大洲,对南非、北非、西亚、东亚等地区的园林发展亦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三大园林体系,(2)伊斯兰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横

4、跨欧、亚、非三大洲,对世界各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力,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世界三大园林体系,(3)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由于中国大陆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长期实行的中央集权、礼仪制度和农业本位文化,文明远远高于世界诸国文化,以泱泱大国自居,小视四方,中国园林自诞生以后,在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三)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 特点有: 其一,所有园林向社会全体

5、居民开放; 其二,园林规划设计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其三,不仅追求观赏美和陶冶精神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信息文明时代园林特点有: 其一,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 其二,园林包涵城市,“城市在园林中”; 其三,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 其四,园林规划广泛利用生态、环境、动植物等科学; 其五,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 其六,任何工程项目开发中,都必须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三、园林的概念,(一)国外的“园林”定义 古希伯来文:Gen和Eden二字的结合。

6、前者意为界墙、蕃篱;后者即乐园,即“伊甸园”。“园林”官方英译为garden and park,即“花园及公园”的意思。 landscape本意是“陆地上的风景(景观)”或者“野外风景(景观)”。19C70年代美国率先建立大型国家公园以保护天然动、植物群落、特殊自然景观和特色地质地貌,在严格执行保护宗旨的前提下向游人开放。从此,较为原始的大自然景观也可以作为园林观赏景观进入人们的游憩文化视野。 直到20世纪末,人们在图书、杂志等文献载体上开始将landscape代替了原来的garden and park,landscape的意义在园林界得到引申,成为与“园林”一致的同义词。,(二)中国的“园林

7、”定义,中国秦汉以前没有“园林”一词,却出现了“园”、“圃”、“囿”、“苑”等许多与园林密切相关的词。说文解字载:“园,所以树果也”;“种菜曰圃”;“囿,苑有垣也,一曰禽兽曰囿”;“苑,所以养禽兽也”。其中,园、圃分别是栽培果树、蔬菜的园艺生产场所,具有田园观赏景观;囿、苑是蓄养禽兽以供飞鹰走犬,狩猎娱乐的场所。 魏晋左思“驰鹜翔园林,果下皆胜摘”。陶渊明:“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这一时期的园林多指乡间庭园。 此后园林历史发展中,“园林”的涵义继续丰富和发展,人们似乎都明白它的意思,却又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周维权先生的两个著名观点: 其一,园林是人工建造的“第二自然”。 其二,园

8、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圃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环境。” 这一界定,用来解释中国古典园林恰如其分,但它不能包容近现代园林的性质、特色与功能。,游泳先生等认为: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 首先,这个园林定义不够简明。 其次,不够科学。(将植物、动物、建筑物混为一谈) 再次,表述冗长。,从

9、古典园林这个狭义角度看: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从近、现代园林发展视角看:广义的园林是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乐、文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四.园林形成背景,自然环境、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拉拉伯文化体系及其融会发展是园林形成的背景。莫伊谢依萨莫洛维琦卡冈曾说“文化包括物质、精神、艺术三个层次”,园林是文化的综合反映,“理之在园林”。园林是在一定自然

10、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奇百态。从共性视角来看,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1自然环境与自然造化 自然与生俱来的所谓的自然美,人是自然之子!自然的伟力具有移山填海之力,鬼斧神工之技。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又提供了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多姿多彩的造园材料,为人类创造了山林、河湖、峰峦、深谷、瀑布、热泉等壮丽秀美的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 2社会历史发展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结构的外在反映,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它必然与历史社会结构发展相关联;社会结构的变迁也会导致园林观念的新陈代谢和发展。 3

11、人们的精神需要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化艺术,来自田园生活。,四.园林形成背景,五.园林性质、功能与分类,(一)园林的性质 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从社会属性看,是供游憩、享乐的花园或别墅庭园,民众可享用的公共园林。满足社会全体居民游憩娱乐需要的公共场所。从自然属性看,古今中外,园林都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由于自然条件和文化艺术的不同,各民族对园林美的认识有很大差异。欧洲古典园林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纯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而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12、,使园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二)园林的功能: 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中国早期的园林“囿”,古埃及、古巴比伦时代的猎苑,都保留有人类采集渔猎时期的狩猎方式;当农业逐渐繁荣以后,中国秦汉宫苑、魏晋庄园和古希腊庭园、古波斯花园,除游憩、娱乐之外,还仍然保留有蔬菜、果树等经济植物的经营方式;另外,田猎在古代的宫苑中一直风行不辍。现代功能多样化。 回顾古今中外的园林类型,其功能主要有:狩猎(或称围猎)、游玩(或称游戏)、观赏、休憩、文娱、饮食、祭祀、集合、演说、主题性公园、纪念地、广场、城市绿地、环境及生态恢复等。,五.园林性质、功能与分类,(三)园林的分类,按构园方式区分: 1.规则式园林

13、: 2.自然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规则式园林,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区分,园林可以分为: 皇家园林 寺观园林 私家园林 陵寝园林 公园,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陵寝园林,陵寝园林,按园林功能区划,可以划分为: 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等。 此外,园林类型还可以按国别划分,如中国园林、英国园林、法国园林、日本园林、印度园林等等,不胜枚举。,六、园林基本要素,建筑 山石 水体 植物 动物,七.园林史的现代意义,一部人类园林史,记载人类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内生自省的认知足迹。古老中国以其与自然和谐为美的博大,昂首世界前列。西方内省历史的自我批判,走

14、到了世界前沿。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从园林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同其它文化一样,是在传承、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氛围里走到了今天。借鉴中外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继承弘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园林文化,为我国环境园林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二章 园林审美,第二节 中西园林审美比较,一、两种文化的象征,(一)相同点 都将美妙的园林看成人间天堂 都将园林看作是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的情感寄托 (二)不同点 炫耀方式截然不同,主要指皇家园林 寄托在园林中的理想与愿望不同。,

15、二、总体美学原则与艺术特征,绘画原则和建筑原则; 含蓄审美与直观寄情; 自然美与人工美。,第二章 园林审美,第三节 中国园林审美,夏、殷、周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园林的生成期,园林的转折期,园林的全盛期,元明清,园林的成熟初期,园林的成熟后期,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一)先秦时期 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人本主义的精神,从“娱神”到“娱人”艺术观念的转变;

16、 纣王沙丘苑台,原始古朴,人工因素很少;具有较浓烈的自然野趣风味; 自然崇拜,沟通天人,观象、军事、赏乐、玩乐、审美。,一、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二)秦汉时期:体象天地,模山范水 秦朝时的上林苑,“筑土为蓬莱山”,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始于此; 汉代在上林苑续建宫殿楼观,早期有自然经济的遗意,后成为游乐场所;在建章宫内建太液池,池中营造瀛洲、蓬莱和方丈;汉代园事从帝王向官僚发展; 汇合宫馆、禽兽、林木、山水四要素; 梁冀,人工假山直接模仿自然界的真山景色。,(三)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为造园从产生到全盛的转折期,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雏形) “静念园林好”、“山水有清音”,避世思想,以自然为精神寄托,隐逸田园;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禽兽在园林中的价值嬗变; 皇家园林增加了较多的自然色彩写意成分 山水园林和私家园林:苏州顾辟疆园和戴颙宅园;充溢着名士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