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67642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消防日消防体验活动感想体会【119】 13号作品:我家有只“猫头鹰” 作者:赵云信 我家有只“猫头鹰”,30年来,它一直陪伴着我们平安度过了日日夜夜。 1984年,我在广东湛江军分区工作时,爱人的单位有一部分职工率先使用罐装液化气。因为以前没人用过这玩意儿,单位领导对用气安全十分重视。发放液化气当天,请了相关技术人员来给用户办班,指导大家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防范爆燃事故。还给每个用户赠送了一只“猫头鹰”。 这只瓷质“猫头鹰”可不一般,它全身褐黄色,一双龙眼核般又大又圆的黑眼睛注视着前方。最特别的是,它肚中藏着化学灭火粉剂。如遇到火情,迅速将它投掷到燃烧处,瓷身摔碎后,粉剂就会随之喷撒出来

2、灭火。 从此以后,这只“猫头鹰”就成了我家的“安全守护神”。我把它放在厨房显眼处,除了方便应急,也是为了让家人天天都能见到它,保持警醒,提高防火意识。多年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每个成员都养成了严格按规定用气、用电、用火的习惯,并相互监督。特别是夜晚,睡觉前大家都会留意切断电源和气源,以确保安全。 这只“猫头鹰”就这样跟我们一起度过了30个春秋。这些年,消防器材不断更新,用“猫头鹰”灭火显得有点落伍了,但我家数次搬家,我宁可把家具等物品送人,也舍不得把这只“猫头鹰”送走,至今它仍然在我家中,一如既往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14号作品:消防队之旅 作者:北海晚报小记者 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吴雨桐 11月

3、8日上午,北海晚报组织全体小记者去海城消防中队采访、参观。 走进消防中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消防车,一位消防战士热心地向我们介绍:“这条绿色的管道是水管这个是气垫,如果高空有人摔下来,就要用它来保护”消防战士说一句我们就在笔记本上写一句,忙得不亦乐乎。 消防战士还给我们表演穿消防服,说他们二十秒就能穿好,我们不信。在一位消防战士演示时,我们在一旁大声地数数。结果消防战士用时三十二秒,不过腰带把衣服绑得皱巴巴的,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然而消防战士完全不受我们干扰,依旧笔直地站着,我突然又很敬佩他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最惊险的,我们来到一栋高瘦的楼前,准备进行逃生演练。消防战士向我们讲解逃生的要领:逃

4、生途中弯腰捂住口鼻,避免被烟雾呛着;要紧贴墙壁逃生,避免在烟雾中迷路。我拉着前面的小记者的衣服小心翼翼地进了楼里。楼里满是烟雾,灰蒙蒙的,我大口地呼吸着,却被呛得直咳嗽。我急忙捂住口鼻,找到墙边靠着墙走,终于,我成功走出了烟雾弥漫的小楼。 这次小记者活动真让我长了见识。 15号作品:向消防英雄致敬(主) 小记者消防体验活动侧记 作者:北海晚报小记者 海城区三小五年级施延青 “119”消防宣传日前夕,作为北海晚报的小记者,我和小伙伴们参加了北海晚报与海城消防中队联合举办的消防体验活动。在这里,我见识了一群平凡的英雄。 11月8日上午9点半,活动准时开始。五辆红色的消防车整齐出列,好像在等待着大家

5、的“检阅”。一名消防员叔叔带领我们参观了各种消防车:有登高平台消防车,有举高喷射消防车,有马基路斯云梯消防车,还有两辆水罐泡沫车,分别可以载装9吨水3吨泡沫和3吨水1吨泡沫。车上还有各种各样消防器材,比如:缓降机,堵漏器材,8字阀,定滑轮,救生气垫,液压器等等,让我们大开眼界。 另一名消防员叔叔给我们示范以20几秒的速度穿好消防服;用箭一般的速度接好拉开消防水管;用直臂云梯把施救人员举到半空中。这些活动还邀请几个小记者一起参与。我也跃跃欲试,可惜没有轮到我。 最后消防员叔叔让我们每个小记者都体验了一次烟道逃生的感觉。我拉着前面一个人的衣服,猫着腰,用衣服捂住嘴巴鼻子,走进了充满烟雾的房间。进去

6、后我就被灰蒙蒙的烟雾挡住了视线,只好拼命扯住前面人的衣服,亦步亦趋地跟着前面的人跑。因为我憋不了太久,呛到了两口烟,从鼻子到喉咙都火辣辣的疼。我们出来的时候好多人都被呛得直咳嗽。消防叔叔一直在烟道里保护我们,我们在里面只是短短几分钟,但他们却要呆到我们所有队伍结束。消防叔叔每次在烟雾弥漫的火场救火,除了烟雾还有炙热,那多不容易啊。 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几个小记者采访了秦教导员和黎副中队长,希望了解消防叔叔们更多的事迹。黎队长把我们带到了他们的荣誉室。荣誉室的前面是一道毛泽东题词的屏风,上面写着“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室内整齐地挂了十多面锦旗。有写着“神速灭火是英雄,赴汤蹈火情谊浓”,有写

7、着“救民于水火,真情挽危难”,还有写着“抢险救危,真情为民”各种奖状和锦旗挂了整整一面墙。 另一面墙上是消防员叔叔的抢险救灾的照片和取得的荣誉介绍。黎教导员指着其中的一幅照片自豪地说:“这就是今年特大台风威马逊抢险救人中荣获二等功的段琦凯,他是我们中队的战斗英雄!而我们中队很光荣地荣获了集体二等功!”台风“威马逊”的那些日子里,整个中队除了门岗全部战士都投入了战斗,整个中队差点成了“空队”。他们冒着随时被大树压倒、被广告牌砸到的危险,全体消防员夜以继日地开展救援,一天出警十几次。抢救房屋倒塌被困的老百姓,抢救物资,疏散群众,疏通道路,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恢复珠城良好风貌清洁大行动有时刚刚睡下没有十

8、分钟就又接到命令,马上出发。连续的作战,消防车被飞沙走石刮得伤痕累累,救护车不够用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消防车代替救护车把伤员送到医院听到这里,我不禁被他们深深感动,在我的心里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黎队长还告诉我们,消防队的任务远远不止救火那么简单。搜救灾难幸存者,抢救液化气罐,施救塔吊倒塌现场,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挽救跳楼者的生命,甚至连摘马蜂窝这样的事都与他们有关,可以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活动,我以前一直以为消防员只出现在火灾现场,没想到他们还承担了这么多危险的任务。他们真是我们的平安守护神! 16号作品:消防组歌 消防车 作者:北海晚报小记者 海城区三小五年级

9、苏其伦 参观海城消防中队,云梯消防车最吸引我的注意。它最高能达到30多米高去扑灭熊熊烈火,并把还没逃出来的人救下。它不怕波涛汹涌的河流,能伸到江河中央去救援;不怕坚硬的玻璃窗、房顶,能击穿它们消灭屋子里的火魔。消防车犹如一匹驰骋火场的骏马,骁勇无比。每每想起它驶向火场同火魔搏斗的情景,总让人敬畏不已,想为它放声高唱。 有长得高的小记者幸运地登上了直臂云梯车的救护篮中,看着直臂云梯在空中上升,缓慢地左右旋转,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我真想也上去体验一下啊。 消防服 消防服是最无私的服装。它是挡在烈火前的屏障,身后是人们的平安,财产的安全,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并不在乎。它们把一切浮华虚名让

10、给了西装,让给了连衣裙,而把这铺天盖地的烈火留给了自己。 套用西风胡杨,我感觉到,消防服就是服装界里的胡杨,默默无闻为人奉献。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上,在“威马逊”的台风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深蓝色、橘红色,像绽开的一朵朵生命之花,如此灿烂。 消防战士用20秒完成穿消防服,迅速抱着水枪冲向火场的表演,让我深受感触。我要用两分钟才能穿完普通的衣服,我和消防员比起来真是差远了。 消防战士 我见到了那么一群人,他们是真正的男子汉:在长长的警笛声中,乘着红色的战车,握着银色的水枪,头顶浓烟,脚踏烈火,与火神战斗,和死神赛跑。没错,他们就是消防战士,他们的每次出现,都是在烈火的面前,面对着火魔,他们勇

11、于奋斗,无所畏惧。他们怀着一颗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赤胆忠心,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他们是火魔最大的天敌,就算是火神见了他们也畏他们三分。 烈火中有他们的身影,地震中有他们的身影,台风中有他们的身影被困在电梯的时候我们想起他们,屋檐下有马蜂窝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他们,被困烈火之中我们也会想起他们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就是消防战士的真实写照。平凡而又伟大的消防战士,我向你们致敬! 消防车 参观海城消防中队,云梯消防车最吸引我的注意。它最高能达到30多米高去扑灭熊熊烈火,并把还没逃出来的人救下。它不怕波涛汹涌的河流,能伸到江河中央去救援;不怕坚硬的玻璃窗、房顶,能

12、击穿它们消灭屋子里的火魔。消防车犹如一匹驰骋火场的骏马,骁勇无比。每每想起它驶向火场同火魔搏斗的情景,总让人敬畏不已,想为它放声高唱。 有长得高的小记者幸运地登上了直臂云梯车的救护篮中,看着直臂云梯在空中上升,缓慢地左右旋转,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我真想也上去体验一下啊。 17号作品:平凡英雄 作者:北海晚报小记者 海城区二小六年级潘思丞 11月8日,北海晚报组织小记者开展消防体验活动,让我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到了海城消防中队的叔叔们。他们大多数是90后的小伙子,广西、贵州、四川、湖南、海南,最远的山东,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乍一看,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身上多了一身军装。 然而,像所有的战士

13、一样,他们每天要进行跑步、攀越、障碍等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而且还要进行严格的业务技术训练。比如,开消防车。你会认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作为一名消防兵,他们要取得消防车的驾驶资格,必须要在训练场日复一日刻板、枯燥、艰苦地进行半年的驾驶技术和汽车维修的学习训练,考核通过以后才能进入“以老带新”的训练环节,时间也是半年,之后才可以单独开车执行任务。 海城中队的黎副中队长告诉我们,消防队的主要任务虽然是救火,有时候做的却是“勤杂工”的服务性工作。比如帮老百姓开锁、摘马蜂窝等,一旦接到出警命令,就必须争分夺秒地去执行任务。他边说边指着一张照片,我们看见照片中的消防员叔叔身着橙色的防蜂服,搭着梯子,站在

14、阳台外,一手扶着防盗网,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伸向一个巨大的马蜂窝,冒着随时都会被马蜂蛰到的危险性帮群众排忧解难。 黎副中队长还向我们介绍了xx年汶川“512”大地震海城中队远赴汶川救灾抢险的事迹。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上级派遣中队部分消防战士千里开赴汶川。到达灾区后,消防战士们来不及休息,马上投入救灾抢险工作,争分夺秒搜救被困群众,搬运物资,清理危房,不畏艰难辛苦,不怕流血牺牲,共克艰难。在抢险工作结束后,两人荣获个人二等功,八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今年的威马逊台风抢险,中队又获得了集体二等功! 他们,只是一群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大哥哥,脸上的稚气还没有完全消褪。可是,却经常出现在我们老百姓最需

15、要的地方,出现在余震不断的地震废墟上,出现在浓烟滚滚的火海里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 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消防战士,在各种各样的抢险救灾中,创造了奇迹,赢得了荣誉。他们是一群平凡而可爱的英雄! 18号作品:“火场逃生”记 作者:北海晚报小记者 海城区二小五年级覃淑敏 “用湿毛巾堵住嘴,哈着腰冲过去!”消防队员一一嘱咐准备“逃生”的我们。11月8日上午,在海城消防中队消防开放日活动现场,一个模拟火场逃生的模拟烟道吸引了不少前来参加活动的小记者,我和很多小记者一起在这里体验了一把“火场逃生”。 为了小记者们更好的体验火灾逃生时的真实场景,消防叔叔为我们举行了模拟烟道逃生。穿越模拟烟道是通过模拟室内发生火灾浓烟滚滚时,让大家如何选择安全出口逃离的基础训练。体验者一一就位,此时,模拟烟道内光线昏暗,并且充满对人体无害的烟雾。体验者进入后,可以真正体会到烟雾弥漫的火场。 一声令下,我和其他体验者鱼贯进入模拟烟道内,只见里面云雾缭绕,过道又窄又小,烟雾大得几乎连我前面的人的衣服都看不见,只能靠着提示幽绿的灯光前进,整个环境和火场简直一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