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67618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赣榆县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专练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练习一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例题】判断正误。(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高温下作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差,可用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

2、比纯锌还原性强( )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液HF溶液,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烯具有漂白性( )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因为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Na2O2与H2O、CO2反应只作氧化剂,但实际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硅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二氧化碳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中会产生沉淀( )二氧化硫能

3、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等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浓硫酸不能氧化SO2、H2、CO,实际上能用浓硫酸干燥SO2、H2、CO( )铝与金属氧化物都能发生铝热反应(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是FeCl2( )Fe2O3溶于HI的反应为简单的复分解反应( )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氯气具有氢氧化性,只作氧化剂( )( 27 )医用酒精是利用了乙醇的氧化性来杀菌消毒的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

4、温材料2化学与环境、生活、科研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清洗伤口B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C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D自来水厂可使用Cl2和绿矾(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3.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氧

5、化铝用于工业冶炼铝单质氧化铝具有两性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H2O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2O3和H2D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O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有破损,则会加快铁制品的腐蚀B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C将Na、Fe、Cu分别在Cl2中燃烧,可得到NaCl、FeCl2、CuCl2D将钠投入NH4Cl溶液中,只能生成一种气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OH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CaO可防止月饼等食品氧化变质C氢弹中用

6、到的2H、3H互为同位素D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8.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9.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7、(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向2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 FeCl3,再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证明KMg(OH)2 KFe(OH)3C相同条件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探究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NaClO的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的快慢证明溶液pH的减少,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11.下列叙述均正确且前后有因果关

8、系的是( )A常温,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B常温,SiO2与氢氟酸、NaOH溶液均可反应,SiO2是两性氧化物CBaSO3难溶于水,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D非金属性:Cl S,酸性:HClO H2SO412.下列有关Ca(ClO)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Cl、CH3COOH、I可以大量共存B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 SO32 = SO42 + ClC不可使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D1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CO2充分反应,产生10 g沉淀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A木炭具有还原性,用于制冰箱除味剂B等质量的铜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和途径b消耗的H2SO4相等途径a:;途径b:C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D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14.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5.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

10、究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16.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1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 Ba(OH)2 B Ba

11、(NO3)2 C Na2S D BaCl218.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BCD1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20.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21.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