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65702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期国学经典教案《“壹”主题词及部分要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壹”主题词及部分经典要义。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2、 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记住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2条。3、 明白智慧对人的作用。教学重点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教学难点理解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导入新课,(5)1、上学期,我们学到了第二单元,本期,我们将完成第三单元“壹”的内容。2、这节课,我们学习主题词及经典要义1、2条。二、新授(35)1、出示主题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2、教师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3、出示经典要义1、2条,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其义。4、要求学习生用自己喜

2、欢的方式背诵。一、1、生翻看教材,了解本期的学习内容。2、生浏览相关内容。二、1、生齐读,思考主题词的意思生A:有智慧的人能创造万物。生B:有智慧的人能改变世界。 2、生倾听,领悟含义。3、生自由读,小组内讨论句子的含义。4、生自由练习背诵,教师巡视。作业布置练习背诵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这一环节上,做得还不够。如果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一定能更具有说服力。教学内容P59-60”经典要义3、4、5条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经典要义3、4、5条。2、 通过领悟、反复诵读记住内容。3、 教育学生做事要讲策略。教学重点背诵经典要义。教学难点理解句

3、子的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复习(5)1、背诵主题词及经典要义第1、2条。2、抽背。二、学习新内容。(33)1、明确学习内容,出示句子。2、师读。3、生试读。4、 纠正错误。5、 逐句练习,理解句子含义。6、 各种形式练习背诵。三小结(2)一、1、生自由练习背诵。2、生背,互相提建议。二、1、从教材中找出句子。2、学生认真听,并试着断句。3、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句子。4、 学生交通流。5、认真倾听老师讲解,领会句子含义。6、同桌互背,师生对背,齐背。三、师小结,教育学生做事要讲策略。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句子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4、,我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是让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让练习背诵,避免了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生活实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讨论“谁最有智慧”。、学习两首诗2、通过计论,诵读,理解“智慧”的含义。3、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智慧”。教学重点讨论有关智慧的话题。教学难点诵读古诗。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复习导入(5)抽学生背主题词及经典要义。二、学习新内容(33)一讨论:谁最有智慧?1、让学生默读情景一,并思考问题。2、默读情景二,思考问题3、教师总结看法。 二练习朗诵两首古诗。1、 让学生自由练读。2、 集体诵读。三、总结(2)一学生背,如果不

5、会,师再给学生时间练习。二、一1、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师参与学生讨论。2、生认真读完后,抽人回答,张兰兰与邓圆圆的做法,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二1、 充分给学生时间练习朗读。2、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作业布置预习“论语颜渊”1-3段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在让学生讨论时,教师的引导不够深入,没有使学生得到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教学内容论语颜渊1-3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 熟读句子;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2、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练。3、 让学生感受古代语言文字的美。教学重点熟读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

6、导入新课,(6) 师:今天,我们学习“经典诵读”内容,本节课学习“论语颜渊”1-3段二、学习新内容(30)1、生自由读,尽量读准字音。2、再读,想想怎样读出节奏。3、师范读4、教师播放多媒体,范读5、简单理解句子的意思/6、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三、总结(4)一、学生边听边翻开教材P67。二、1、 生边读边查工具书,读准音。2、 读后可试着画节奏。3、 生听师范读,纠正对照字音、节奏。4、 生听录音范读,再次对照。5、师讲解重点句子意思,学生了解大意即可。6、朗读比赛:小组读,男生、女生读。作业布置1、 练习朗读本节课内容。2、 预习第4-6段。教学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总的来说是经较成功的,不尽人意的

7、地方是在讲解有些句子的意思塘塞过去,学生也是囫囵吞枣地读。教学内容论语颜渊4-6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熟读句子。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语中悟义。3、诵读中感受我国古代的语言美。教学重点熟读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复习导入,(5)让学生齐读1-3段。二、学习“论语颜渊4-6段”(30)1、学生自由结合注释读准音。2、再读,读出节奏。3、教师范读。4、学生听录音。5、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6、朗读比赛。分小组读男女生读3同桌对读师生对读三、总结(5)一、强调学生读书的姿势二、

8、1、 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读句子。2、 边读边画出停顿。3、 生听老师范读,对照纠正。4、 生认真听录音,再次正音,5、 教师逐句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大体意思。6、教师尽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业布置自由练习朗读本节课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是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读中悟义;不足之处是没有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学内容论语颜渊7-10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熟读句子,大体了解句意。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2、通过读,以读悟义。3、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了解句意,熟读句子。教学难点领悟句子的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9、)一、复习导入(5)生齐读1-6段二、学习“论语颜渊1-3段”(32)1、学生自由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3、 师生齐读。4、 生听录音跟读。5、 指导学生理解句意。6、 朗读比赛分小组 分男女生同桌 师生对读三、总结(3)一、师生一起朗读,可学古人摇头晃脑读。二、1、生朗读,借助工具书,注释标出易读错字的拼音。2、师读,生听,画节奏。3、师生齐读,随时纠正读音。4学生跟读,熟悉句子。5、 教师鼓励学生说一些简单句子的意思,复杂的句子教师点拔。6、 教师尽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业布置自由练读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努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达到悟意的效果;

10、不足之处是对个别字的读音强调不够。教学内容论语颜渊11-16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熟读句子,大体了解句意。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2、通过读,以读悟义。3、让学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教学重点熟读句子。教学难点领悟句子的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复习导入,(5)生齐读7-10段。二、学习“论语颜渊11-16段”(32)1、学生自由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3生听录音跟读。4、教读、指导学生理解句意。5、多种形式练读分小组 分男女生同桌 师生对读三、总结(3)一、教师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态。二、1、 学生朗读

11、,师强调借助工具书、注释读准字音,教师巡回检查。2、 师读,要求学生认真听,与自己所读进行比较。3、 生听录音,纠正自己的读音。4、 教师再教读,一句一句弄懂意思。5、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朗读,师生共同评价,以表扬为主。作业布置自由练读教学反思要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让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读中悟义,以读代讲,力争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效果还不错。教学内容论语颜渊17-19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熟读句子,大体了解句意。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2、通过读,以读悟义。3、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读通句子。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意思。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12、)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复习导入,(5)生齐读第11-16段二,学习论语颜渊17-19段(30)1、生自由练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2、师范读。3、教师播放录音。4教读,了解句子意思4、 多种形式练读分小组 分男女生同桌 师生对读三、总结(5)一、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音,必要时可多读几遍。二、1、 教师先向学生讲明自读要求,然后学生按要求进行练读。2、 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对照。3、 学生跟读。4、教师一句一句教读,并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大意。5、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读,尽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三、教师总结表扬,提出不足。作业布置自由练读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达到悟意之目的,但对纪律强调不够。教学内容论语颜渊17-19段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熟读句子。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语中悟义。3、培养学生对文言言的兴趣教学重点读通句子,读准字音。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复习导入(5)齐读17-19段二、学习论语颜渊20-21段(30)1、学生自由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3生听录音跟读。4、教读、指导学生理解句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