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5391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解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 年 1 月 1 日,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一、总则,1、为使中小学校建设满足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 3、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满足教学功能要求; (2)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4)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

2、目标,满足保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并应满足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2019/11/9,2,二、基本规定,1、各类中小学校建设应确定班额人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完全小学应为每班45人,非完全小学应为每班30人; (2)完全中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应为每班50人; (3)九年制学校中1年级6年级应与完全小学相同,7年级9年级应与初级中学相同。 2、中小学校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并应与校园应急策略相结合。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 3、中小学校设计应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3、、技术的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及传统相适应。 4、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朴素、安全、实用。,三、场地和总平面,3.1场地 1、中小学校应建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动、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宜建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基础市政设施的条件。 2、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中小学校建设应远离殡仪馆、医院的太平间、传染病院等建筑。与易燃易爆场所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城镇完全小学的

4、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5、学校的规划布局应与生源分布及周边交通相协调。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以保障学生安全跨越。 6、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7、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2019/11/9,5,3.2 用地 1、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5、 2、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 3、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宜以学校可比容积率判断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中小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 (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 (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2019/11/9,6,5、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 6、中小学校的绿化用地宜

6、包括集中绿地。中小学校应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 7、中小学校校园内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应包括消防车道、机动车道、步行道、无顶盖且无植被或植被不达标的广场及地上停车场。用地面积计量范围应界定至路面或广场、停车场的外缘。校门外的缓冲场地在学校用地红线以内的面积应计量为学校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2019/11/9,7,3.3 总平面 1、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及管网综合设计。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布置、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 2、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四层以上,各类中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五层以上。 3、普通教

7、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 4、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 5、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有效组织校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 6、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2019/11/9,8,(2)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南偏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 (3)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间应预留安全分隔设施的安装条件。 (4)中小学校设置的室外田径场、足球场应进行排水设计。室外体育场地应排水通

8、畅。 (5)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应采用满足主要运动项目对地面要求的材料及构造做法。 (6)气候适宜地区的中小学校宜在体育场地周边的适当位置设置洗手池、洗脚池等附属设施。 7、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8、中小学校的广场、操场等室外场地应设置供水、供电、广播、通信等设施的接口。 9、中小学校应在校园的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2019/11/9,9,四、教学用房与教学辅助用房,4.1 一般规定 1、中小学校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 2、中小学校专用教室应包括下列用房:(1)小学的专用教室应包括科

9、学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体育建筑设施及劳动教室等,宜设置史地教室;(2)中学的专用教室应包括实验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体育建筑设施及技术教室等。 3、中小学校的公共教学用房应包括合班教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等及任课教师办公室。 4、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间应联系方便。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5、中小学校的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应设置的给水排水、供配电及智能化等设施除符合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规定。 6、中小学校教学用

10、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宜多学科共用。 7、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中,隔墙的设置及水、暖、气、电、通信等各种设施的管网布线宜适应教学空间调整的需求。 8、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m。 9、炎热地区的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中,可在内外墙设置可开闭的通风窗。通风窗下沿宜设在距室内楼地面以上010m015m高度处。,2019/11/9,11,10、教学用房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均宜设置亮窗; (2)除心理咨询室外,教学用房的门扇均宜附设观察窗。 11、教学用房的地面应有防潮处理。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教学用房的

11、地面应设保温措施。 12、教学用房的楼层间及隔墙应进行隔声处理;走道的顶棚宜进行吸声处理。 13、教学用房及学生公共活动区的墙面宜设置墙裙,墙裙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小学的墙裙高度不宜低于120m; (2)各类中学的墙裙高度不宜低于140m; (3)舞蹈教室、风雨操场墙裙高度不应低于210m。,2019/11/9,12,14、教学用房内设置黑板或书写白板及讲台时,其材质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黑板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学不宜小于360m;中学不宜小于4OOm; (2)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OOm; (3)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学宜为080m090m;

12、中学宜为1.00m1.1Om; (4)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且光泽度低的材料; (5)讲台长度应大于黑板长度,宽度不应小于080m,高度宜为020m。其两端边缘与黑板两端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不应小于040m。,2019/11/9,13,4.2 普通教室 1、普通教室内单人课桌的平面尺寸应为O.60m0.40m。 2、普通教室内的课桌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09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85m; (2)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0m;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学不宜大于8Oom;中学不宜大于9OOm; (4)

13、教室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10m; (5)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6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55m; 3、普通教室内应为每个学生设置一个专用的小型储物柜。,2019/11/9,14,4.3 科学教室、实验室 1、科学教室 (1)科学教室和实验室均应附设仪器室、实验员室、准备室。 (2)科学教室并宜在附近附设植物培养室,在校园下风方向附设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 (3)冬季获得直射阳光的科学教室应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设置摆放盆栽植物的设施。 (4)科学教室内实验桌椅的布置可采用双人单侧的实验桌平行于黑板布置,或采用多人双侧

14、实验桌成组布置 (5)科学教室内应设置密闭地漏。 2、化学实验室 (1)化学实验室宜设在建筑物首层。化学实验室、化学药品室的朝向不宜朝西或西南。,2019/11/9,15,(2) 每一化学实验桌的端部应设洗涤池;岛式实验桌可在桌面中间设通长洗涤槽。每一间化学实验室内应至少设置一个急救冲洗水嘴,急救冲洗水嘴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01MPa。 (3)化学实验室的外墙至少应设置2个机械排风扇,排风扇下沿应在距楼地面以上010m015m高度处。实验桌应有通风排气装置,排风口宜设在桌面以上。 (4)化学实验室、药品室、准备室宜采用易冲洗、耐酸碱、耐腐蚀的楼地面做法,并装设密闭地漏。 3、物理实验室 (1)

15、当学校配置2个及以上物理实验室时,其中1个应为力学实验室。光学、热学、声学、电学等实验可共用同一实验室,并应配置各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设施。 (2)力学实验室需设置气垫导轨实验桌,在实验桌一端应设置气泵电源插座;另一端与相邻桌椅、墙壁或橱柜的间距不应小于090m。,2019/11/9,16,(3)光学实验室的门窗宜设遮光措施。内墙面宜采用深色。实验桌上宜设置局部照明。特色教学需要时可附设暗室。 (4)热学实验室应在每一实验桌旁设置给水排水装置,并设置热源。 (5)电学实验室应在每一个实验桌上设置一组包括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插座上每一电源宜设分开关,电源的总控制开关应设在教师演示桌处。 (6)物理实

16、验员室宜具有设置钳台等小型机修装备的条件。 4、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还应附设药品室、标本陈列室、标本储藏室,宜附设模型室,并宜在附近附设植物培养室,在校园下风方向附设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标本陈列室与标本储藏室宜合并设置,实验员室、仪器室、模型室可合并设置。,2019/11/9,17,5、综合实验室 (1)当中学设有跨学科的综合研习课时,宜配置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应附设仪器室、准备室;当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均在邻近布置时,综合实验室可不设仪器室、准备室。 (2)综合实验室内宜沿侧墙及后墙设置固定实验桌,其上装设给水排水、通风、热源、电源插座及网络接口等设施。实验室中部宜设1OOm2 开敞空间。,2019/11/9,18,4.4史地教室 (1)史地教室应附设历史教学资料储藏室、地理教学资料储藏室和陈列室或陈列廊。 (2)史地教室的课桌椅布置方式宜与普通教室相同。并宜在课桌旁附设存放小地球仪等教具的小柜。教室内可设标本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