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5201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讲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5-16 18:54:46 点击:653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C1 桩基静载试验一般规定C1.1 灌注桩基静载试验目的在于确定桩的承载力,取得桩基设计参数,检验成桩工艺的合理性,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桩径、桩长、改进桩的设计,改进和完善成桩工艺和机具。C1.2 载荷试验分鉴定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鉴定性试验一般在工程桩上进行,检验工程桩的承载能力和成桩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破坏性试验在专供破坏试验的桩上进行,主要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C1.3 桩基载荷试验分垂直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两种。水平静载试验可利用垂直静载后(未破坏)的桩进行,不得用工

2、程桩作水平静载试验。C2 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C2.1试验设备与观测器材应具备良好的重复操作与指示性能,在恒压下稳定性好,符合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分级和量程要求。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应妥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受潮。使用前应对各部件进行检查、调试校正,严禁违章拆卸精密贵重仪器。C2.2 试验主要加载设备为液压千斤顶及油泵。根据实际加载的需要选择适当吨位的千斤顶。一般千斤顶的工作吨位宜为桩的最大加载量或破坏荷载的1.21.5倍,千斤顶的有效顶升高度不得小于150mm。油泵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得有漏油而造成泄压现象。应尽量选配刻度划分较细,换算方便,指针指示平衡,精度为0.4级左右,压力误差在5%以内的

3、压力表。油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满足千斤顶工作吨位所需压力和最小分级荷载的压力测读与吨位换算。油泵可选用手动或电动油泵。液压油一般为10号、20号机油,锭子油或刹车油等,可根据试验时的气温及加载时的工作油温选用。使用前千斤顶、油泵、油压表,百分表均须送到当地标准计量部门进行标定。C2.3 垂直试验加载方式有:锚桩反力梁加载、堆重加载或锚桩反力梁与推重联合加载。C2.3.1 锚桩一般采用钢杆锚桩或钢筋混凝土锚桩,反力梁采用常备式钢梁、工字钢叠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选择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强度和刚度在最大承重时不发生屈服变形破坏。常备式钢筋表面应涂防锈油漆,防止雨、污水锈蚀,并用醒目标

4、记指标起重吊装位置。C2.3.2 堆重平台由承重梁、平台和堆重物组成。可用于2004000KN(20400t)静载方案。平台可用1825号工字钢平铺而成。堆重物一般为钢锭、特厚钢板、矩形钢块,也可用砂袋或装水水箱作为堆重物。承重梁和平台的强度及刚度在最大承重下不得发生变形破坏。C2.4 桩的变形位移观测仪器、仪表,主要有百分表、精密水准仪、挠度计和位移计、测斜仪和倾角仪等。观测仪器、仪表使用前均须对测量精度进行校正标定,并检查工作灵敏度。指针迟滞、卡位和桧的不得使用。位移计应备用夹具、表架,并同基准梁连接、夹具和表架不得有挠曲变形。C2.5 各种试验设备、观测仪器、仪表和测量元件的调试、校正和

5、标定都应作原始记录或绘制有关的曲线图表,以供试验核对时使用。C3 试验桩的施工C3.1 试验桩的成桩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试桩施工应编写施工设计、内容应包括试桩的目的要求,荷载试验方案,锚桩施工方案等,并附试验桩及锚桩桩身设计图纸。C3.2 试桩施工前,应组织全体施工操作人员学习挖掘试桩施工设计和其他有关试桩操作规定,并认真执行。C3.3 为使荷载试验取得预期成果,应对试验桩头采取加固保护措施。C3.3.1 按最大荷载计算桩头配筋量,适当加密桩头部分的配筋,并可设置水平钢筋网,或将护筒与桩头砼浇筑为一体。C3.3.2 桩身砼浇灌到一定标高时,可安装桩头模板或在护筒内浇筑2530#

6、砼并捣实,桩头顶面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平。C3.3.3 需同时摆放多个千斤顶的桩头,且制成矩形,尺寸依千斤顶的摆放形式确定,并按钢筋砼结构件进行强度验算。C3.4 试验桩桩头出露基准地面高度不小于0.5倍桩径,且不小于0.5m,以保证测量桩身沉降位移的仪表不受桩头应力集中区的影响。C3.5 嵌入基岩的试验桩,当基岩抗压强度大于30MPa时桩身砼标号按设计要求配制;当抗压强度小于15MPa时,桩身砼标号宜高于基岩抗压强度。C4单桩垂直静载试验C4.1垂直静载试验是为了获得单桩轴向受压时的破坏荷载、极限荷载和允许荷载、桩底板力、桩周摩阻力、桩身内应力、桩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位移变化。C4.2垂直静载试

7、验要求:C4.2.1试验桩、锚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应符合表C1的要求:C4.2.2试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500mm,试坑地面的应与桩承台底计算标高一致。C4.2.3试验系统在加载期间工作安全、仪表指读准确。表C1 试压桩、锚桩与基准梁(桩)之间的中心距反力系统试压桩与锚桩(或平台木垛边)试压桩与基准桩基准桩与锚桩(或平台木垛边锚桩一反力梁钢杆锚桩2d3d3d钢筋砼锚桩3d4d4d堆重平台1.5d2.0m2.0mC4.3 加载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C.4.3.1 锚桩一反力梁装置,见图C1。.3.1.1 反力梁主梁中心线应与试桩中心线吻合,与锚桩中心垂直相交,偏差不超过10mm

8、,锚杆偏离锚桩中心线不得超过10mm。C4.3.1.2 桩头上置30mm以上的钢板作垫板,桩头水平度不够的可通过铺垫细砂来 调整垫板的水平。细砂铺垫厚度不宜大于10mm。C4.3.1.3 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联合加载时,宜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验桩中心。C4.3.1.4 吊装反力梁主梁时,在两端用枕木搭建木垛承放主梁,木垛高度应比千斤顶顶部高出1015mm。枕木垛摆放须稳固,并用扒钉钉牢。主梁安装时,须用水准仪校正水平,保证主梁承受的荷载均匀分布于每条锚杆。C4.3.1.5 副梁与锚桩连接的螺母须拧紧,并加戴帽,帽套要用45mm的钢板加工制作,用绳穿捆在主梁上。C4.3.1

9、.6 试验系统安装完毕,同步启动千斤顶,对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直至符合试验要求。调试时千斤顶出力不得超过第一级荷款式值。C4.3.2 堆重平台装置C4.3.2.1 平台支撑木垛应搭建稳固,并用扒钉钉牢,木垛顶面须进行水平校正,使平台放置其上保持水平。木垛高度比千斤顶上部的承重梁顶面高1015mm。C4.3.2.2 堆重物应一次性均匀对称堆放于平台之上。平台重心与千斤顶活塞中心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以免平台受力不平衡而失稳。C43.2.3 吊装完毕,对试验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平台的稳定性,注意安全,防止倒塌。C43.3 锚桩与堆重平台联合装置。C4.3.3.1 当试验桩最大加载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预

10、先在反力梁主梁上堆置重物。当加载量超过重物荷重时,锚桩开始随加工引起的上拔力,从而通过堆重与锚桩共同随千斤顶加载反力,实现试验桩的最大加载量。C4.3.2 堆重的长度或宽度不宜超过主梁宽度的1.52倍,在主梁中心的两侧对称摆放;推重后主梁中心和千斤顶活塞中心与试验桩的中心均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偏差不宜超过10mm。堆重物应用钢绳捆绑于主梁上,以防加载时重物倒落。C4.3.4 基桩墩台荷载装置利用基桩墩、台作反力座,在墩、台身中预留孔洞,安放千斤顶和仪表。孔洞尺寸应满足加载设备的仪表的安装、测试需要。洞顶和桩头分别垫放钢板或钢筋砼板加固。C4.4 试验桩的沉降观测一般应在桩的两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

11、安置四个百分表(直径小于600mm的桩则可安23个)。在每根锚桩上固定一标尺杆,利用水准仪观测锚桩上拔量。百分表测量基准面呈“T”形的支架引出。“T”形支架可用厚度为510mm的钢板制作,并牢固点焊于护筒外壁上。试验系统调试完毕,即行安装调试百分表,并命名所用百分表指针回零。调试好后严禁任何物体磕碰震动百分表和表加棋准梁、以防表头指针跳动造成观测误差。C4.5 加载方式:一般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少于2h),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同志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级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或为缩短试验时间,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一般为每小时加一

12、级荷载)和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再加下一级荷载)。C4.6荷载分级:加载可分为等量加载或递补变加载。等量加载时,每级载荷为预估极限载荷1/101/15,第一、第二级荷载可为1/51/8;递补变加载的荷载分级,可按试桩设计要求具体确定。C4.7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分钟读一次,累计一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见附表C1、表C2。每级荷载的沉降量,可按每个百分表的实际测读值用加权平均法求得。C4.8沉降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C4.9 加载操作时,应保持各个千斤

13、顶同步顶升出力,并随时补充加压以维持千斤顶加载值的稳定。当荷载值较大时,应注意保持加压平衡,动作协调。当桩身下沉超出百分表量程范围时,应及时调整表架高度,使百分表指针读数连续,同时可利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校正表架调整前后产生的读数误差。C4.10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认为试桩达到极限即可终止加载。C4.10.1 当荷载一沉降(Q一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C4.10.2 桩顶总沉降量达到40mm后,继续增加二级或二级以上荷载仍无陡降段。C4.11卸载与卸载残余沉降观测:每级卸载值为二级加载值;每级卸载后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

14、,隔半小时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4h再读一次。每次测读均须记录,并绘制回弹曲线。卸载操作必须平稳。慢慢松开千斤顶油阀,徐徐放油,控制油压表指针缓缓回落至每级卸载值,禁止猛然放开或突然关死回油阀门。两台以上千斤顶同时工作时,应使卸载同步进行。C4.12试验现场应根据每级荷地作用下桩的沉降值,及时绘制下列曲线,以分析判断加载是否接近极限,指导调整加载量。表C1 单桩垂直静载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桩号 试桩日期 年 月 日 月 日荷载t观测时间月 日 时 分间隔时间min读 数沉 降说明表1表2表3表4平均本次累计试验负责人 记录 校核表C2 单桩垂直静载试验结果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桩事情 试桩日期 年 月 月 至 月 日序 号荷 载历 时mm沉 降mm说 明本级累计本级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