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3811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2周教案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 全 小 学 电 子 备 课 教 学 案(20142015第二学期)年级 : 三年级 学科 : 语文 备课人: 教学课题荷花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3个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想象一池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认读生字、词语,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4.教具媒体: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板书课题,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精讲点拨: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5.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6.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7.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1)挨挨挤挤(2)碧绿(3)莲蓬(4)翩翩起舞(5)饱胀(6)破裂四、当堂练习:(1)我看荷花。(2)我爱荷花。(3)我变荷花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2.总结。3.分段指名

3、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五、总结评价: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 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 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板书设计: 形状看荷花自己变做了荷花姿态作业设计:完成课程练习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查预习效果,以学生学情为基础展开教学指导读好长句子。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后反思万 全 小 学 电 子 备 课 教 学 案(20142015第二学期)年级 : 三年级 学科 : 语文 备课人: 教学课题荷花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4、分,积累优美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2.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4.教具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二、精讲点拨: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2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

5、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三、当堂练习:(1)“荷叶挨挨挤挤的”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

6、,它们想干些什么呢?(3)“有的有的有的”a读有关荷花三种姿态的语句。b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全开的呢?将开的呢?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巧读四、五段。l、站在这如画的荷花池边,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呢?2、表演引读。四、总结评价:l、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板书设计:荷花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作业设计:完成课程练习。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创设愉悦情境,使学生乐学,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充分

7、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答,激发学生求知、思维意识,激发学习成就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后反思万 全 小 学 电 子 备 课 教 学 案(20142015第二学期)年级 : 三年级 学科 : 语文 备课人: 教学课题荷花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自主练习各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练习本课基础知识。2.教学难点:阅读感悟。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4.教具媒体:练习题。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h hu bo zhng fng f pin pin q w

8、( ) ( ) ( ) ( )粉红的( ) 雪白的( ) 碧绿的( )( )的荷花 ( )的花瓣 ( )的荷叶二、精讲点拨: 裳( ) 稻( ) 蜻( ) 蜓( ) 常( ) 蹈( ) 晴( ) 挺( )三、当堂练习:1、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 ( ) ( ) ( )静静地 ( ) ( ) ( )2、照样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词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四、总结评价春天春天到了 ,美丽的春天令我们陶醉。有人说春天是用眼看见的。我便使劲地看;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一个个落在电线

9、上,恰似五线谱,给春天谱写了一曲赞歌;暖风吹皱了温柔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河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鲜嫩的小草拱出了硬硬的土地,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春天的气息;百花盛开,蜂飞蝶舞;冬眠的小动物也爬出了热被窝有人说,春天是用耳听到的。我便用心的听,小鸟的啁啾、潺潺的流水伴随着孩子们可爱、顽皮的嬉笑 有人说,春天是用鼻嗅到的。我便努力的嗅,解冻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清香,尤其令人久闻不愿归去的是百花竞妍,吐放出迷人的芳香,清静、淡雅有人说,春天是用脑想象的。我便大胆地想,我面前出现了一副美好的画卷: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下,一片无垠的草地上,一群群牛羊在尽情

10、享受草地的芳香;青悠悠的岭,绿油油的山,苍翠欲滴;一群小朋友在小桥流水旁嬉戏、玩耍;工人们正在建设美好的家园;一所学校正在国旗下宣誓呵!春天是美丽的、芳香的、动听的、神往的 1抄写下面的词语苍翠欲滴 吮吸 蜂飞碟舞 波光粼粼 万里无云 浓郁 2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认真读一读。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题目简单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答,激发学生求知、思维意识。教后反思万 全 小 学 电 子 备 课 教 学 案(20142015第二学期)年级 : 三年级 学科 : 语文 备课人: 教学课题珍珠泉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

11、法目标:体会抓住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2.教学难点:理解珍珠泉的美丽,学习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朗读感悟。4.教具媒体: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等。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请说说你印象中的泉水?(指名)板书:泉2、课件出示:资料袋中的三大泉的图片。(配乐)3、教师引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珍珠泉走走!二、精讲点拨:1、检查自学效果。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

12、称珍珠泉?(指名猜测,由此引水泡。)2、课文的哪小节写了“水泡”?学习第三小节。1、自由读第三小节,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2、交流(指名畅谈)。随机出示讲解以下句子:(1)出示“最有趣的水泡了。”这个句子和图片。说说你认为这句话写的成功之处在哪?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状 色泽 动作 声音饱满 晶亮 冒 一嘟噜(2)出示“有时候多像一串彩色的珍珠啊!”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美感。指名朗读、评议。三、当堂点拨:1、引入:珍珠泉的水泡美(板画水泡)那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读。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深绿3、齐读描写珍珠泉的水的特点的句子(带图片)4、练习说话,出示句式:水是那样清,清得( )。水是那样绿,绿得( )。水是那样深,深得( )。任选其中一句说一说。四、总结评价:赞泉:1、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珍珠泉。2、根据学生问答思考:珍珠泉到底在哪?板书设计: 清、绿、深 4、珍珠泉 美丽 水泡色彩斑斓 有趣作业设计:完成课程练习。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