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3625833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导学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导学互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导学互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导学互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互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互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互动”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改变传统、陈旧、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那么,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每个课改实践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一、“导学互动”教学的产生背景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些课堂教学仍是耗时低效,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无情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教学观念上,穿新鞋走老路的现

2、象普遍存在,使用新教材,沿用老教法。在教学目标上,一些教师注重了知识目标,忽视了能力目标,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方式上,“注入式”教学仍占据课堂,“启发式”教学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结论给予有余,问题教学不足,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根据上述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了“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开始在全县中小学由点到面进行实验研究。二、“导学互动”教学的本质特征“导学互动”教学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它的基本特征:一是以课时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以课时为单

3、位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课时达标作为控制教学的过程。二是以导纲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导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以“导学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导”是前提,“学”是目的,“动”是根本。三、“导学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说明:“导学互动”教学的四个环节是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这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有23个教学步骤所组成,这23个教学步骤也是一个有序的教学过程。“四环十步”是“导学互动”教学的基本要素,这“四环十步”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是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始有终。四、“导学互动”教学的具体要求(一

4、)自学导纲。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包括三个步骤:新课导入。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导语,导语设计要精炼,意图要明确,要有新意、有悬念、有激情,富有启发性。形式上要创设问题情境,如猜谜语、讲故事、举实例、做演示实验等。出示导纲。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预先编好导纲。教师根据学校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适时出示导纲。学生自学。学生在导纲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预习,同时让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作好记录。说明:新课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新课的主要学习意图,激起求知欲望和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情境和问题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出示导纲可采用小黑板、幻灯机、多媒体等辅

5、助教学手段,也可以印成活页,发给学生。导纲的编写要体现三个层次。第一,简要提示。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等。文科侧重知识背景、相关资料等,理科侧重知识概念、运算方法等。第二,认知与探究。包括认知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第三,反馈与梳理。包括课堂反馈、知识梳理等。导纲的编写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简可详。导纲的预习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可以放在课外,也可以放在课内。这一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的导语平淡,没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教师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的导语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纲编写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要么是简单的问答,要么是单纯的习题,要么是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

6、以接受。学生自学容易走过场,要么教师担心学生不会,不停地说,影响学生思考,要么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二)合作互动。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步骤:小组(同桌或前后桌)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导纲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作为小组发言人,收集讨论情况。师生互动。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能解决或者存在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提出来,教师让已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教师精讲。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说明:小组讨论是一个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既

7、要有自主意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要有合作意识(虚心接纳别人的观点和看法)。特别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鼓励他们敢于争辩。教师对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参与讨论;对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能越俎代疱。教师要把握好点拨的时机、点拨的方法,要突出指导性,杜绝包办代替。教师讲解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这一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不同意见,特别是容易忽视后进生的发言机会。教师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就容易按导纲重新讲一遍。教师为了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

8、问题也要让学生讨论,不讲实际效果。(三)导学归纳。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个步骤:教师引导。本节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要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梳理知识线索,提炼出教学内容的精要。学生归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归纳出学习方法。说明:教师的作用关键是引导,所以要在“引”和“导”上下工夫,通过引导使学生知识与方法得到整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归纳,要进行评析,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归纳出正确结论。教师要设计好板书。优秀的板书能够用简炼的词语、清晰的线条、醒目的符号,表达出丰富的课文内容,展示出优美的直

9、观形象。这一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认为学生归纳的能力差,容易包办代替。教师对学生的归纳容易走过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教师的板书容易出现过繁或过简现象,有的使用了多媒体,就省略了板书。(四)反馈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它包括两个步骤:课堂训练。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训练题,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题目设计难度要适当,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反馈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错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方法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说明:教师在编写训练

10、题目时,题目的功能要有思维的含量,题目的内容要与新知识有较好的对应,题目的难度要与学情相匹配,题目的数量要与训练时间相匹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练习情况要当堂反馈,不留死角。这一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编写的训练题,要么与导纲重复,要么拔高难度,忽视基础,要么针对性较差。这一环节是课堂的终结,容易受时间限制,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少。没有反思的机会,反馈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四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一堂课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第一环节是课堂的起始环节,第二、第三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第四环节是课堂的终结环节

11、。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不同的课型适当加以调整。五、“导学互动”教学的问题探讨(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结合和合作互动,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防止机械照搬。“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不同课型,灵活运用。(二)在运用“导学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如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蓟县一中“双导教学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策略、上海清浦“尝试教学法”等,通过学习汲取其精华,使“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更完善、更科学。(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运用“导学互动”教学

12、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而在小学低年级就有一定的局限;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也不适合;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也不完全适用。所以,“导学互动”教学在理论上有待加强,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完善。(作者系河南省特级教师、淅川县基础教育教研室主任)谈谈“师生互动”之导学策略 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无数案例已证实了“师生互动”策略在教学中的明显效果。下面是我对这一策略的理解。1、认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在所有教学方式中,最能有效刺激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是师生或生生互动式;最不能刺激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是教学陈述式

13、,孰“道”孰“非道”无需争论。而现实中我们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却是背道而驰者占最大比例,有研究数据如下:教学方式采用率教师讲授95%学生阅读80%视听并用70%教师演示65%学生讨论45%学生实践20%学生教别人5%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效率要提高,必须加强学生互动,尤其在“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的方面予以重视和加强。洋思的成功不容否定。2、认识互动的内涵。学生的互动形式有自动和合动两种,主要是提出问题,探索过程,共同讨论,形成结论。动在学生求知的激情上;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专注上;动在学生读书声音的洪亮上;动在研讨问题的自觉程度上;动在求教的虚心主动上;动在学生教学生的热情耐心上;

14、动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清晰传递上;动在评说问题的道理严谨上;动在学生课堂学习的自然大方上;动在学生讨论问题的激烈程度上。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3、明确互动的目标。互动要实现四个转变:(1)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吸收者。(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3)教材功能的转变: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对象。(4)媒体功能的转变:媒体不再是教师传授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

15、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4、提高互动的实效:一要坚持教学反思:教师应该经常反思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导?导什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二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预习习惯、质疑习惯、互动习惯、互评习惯;教学生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说话,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宽容。三要教学过程和谐发展。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一问一答”的“满堂问”,或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自由化教学。总之,要把握“导学互动”精髓,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导学互动”教学策略,树立了“教”服务于“学”的思想和理念,摆正了教与

16、学的关系;以教学论、学习论、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突出“导学”。导要以导趣、导标、导读、导思、导法、导疑、导做、导练等形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要由自学、合学、互学、助学、会学、乐学,逐步深入;每步学的过程尽量落到实处,使学生得到实惠。形式上可以边导边学,导学结合;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多层次有效互动。“导学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要让“导学互动”真正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还需要广大教师群策群力、不断实践,许多困难与困惑问题有待大家探索和研究。只有我们教师长期的坚持“导学互动”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完善,课堂教学才能精彩,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导学主导与主体互动的最佳契合2005-9-14 9:16:49 来源:中国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