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62510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索桥隧道锚施工解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施工 覃宗华 2009年10月,1、隧道式锚碇简述 2、隧道式锚碇施工 3、隧道式锚碇质量控制要点,内容提纲,1、隧道式锚碇简述,悬索桥锚碇是主缆锚固装置的总称。锚碇是将主缆的拉力传递给地基基础,是支承主缆拉力的重要结构部分。 通常悬索桥采用的锚碇型式有重力式和隧道式,重力式锚碇依靠其巨大的自重及其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和嵌固力来抵抗主缆的拉力,如润扬大桥、阳逻大桥、西侯门大桥等;隧道式锚碇则是将主缆中的大部分拉力直接传递给周围山体的基岩,如四渡河大桥、坝陵河大桥、矮寨大桥等。隧道式锚碇的造价明显低于重力式锚碇。 隧道式锚碇将主缆中的拉力直接传递给周围山体的基岩,因而要求桥位处必须

2、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但因其传力机理不明确, 受力条件要求、开挖施工要求高等,隧道锚的施工难度较大,是悬索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隧道锚简述,隧道式锚碇由锚室结构、锚体结构及散索鞍支墩结构组成。,1、隧道锚简述,复合式锚碇:隧道式锚碇的锚体后方增加一定数量岩锚的隧道式锚碇 (万州二桥),1、隧道锚简述,2、隧道式锚碇施工,2.1 施工特点,结构受力 不同于一般的隧道,也不同于隧道辅助坑道斜井,隧道锚周边岩体和锚体一起承受主缆传递的拉力。开挖过程中的岩体保护尤其重要。 开挖方案、围岩稳定分析、爆破设计和施工 结构断面 洞内坡度大,断面变化频繁,作业空间小,施工难度大。 开挖及出渣 动态设计、动

3、态施工; 出渣设备及方式合理。 监控 三维动态变形位移监控、支护结构应力监测,2、隧道锚施工,西岸锚碇采用隧道式锚碇结构,锚碇规模世界第一。 锚洞轴线总长74.34m,后锚室左、右洞室最小间距7m;锚洞断面尺寸:洞口10m10.8m,洞底21m25m;锚洞轴线倾斜度45,锚碇洞室总开挖量3.4万m3。,2、隧道锚施工,坝陵河大桥隧道锚结构及施工特点,2、隧道锚施工,大断面 小间距 陡倾角 岩溶发育 群洞效应,洞室开挖特点,前锚室围岩级别:、级,采用短台阶法开挖。 上台阶先行开挖,一次开挖成形,下台阶紧跟,台阶长度35m。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挖掘机退至安全地带时起爆,开挖后的断面立即施

4、作锚杆、挂钢筋网初喷混凝土,及时封闭岩面,防止岩石收敛过快发生坍塌,钢拱架快速安装就位,连接钢筋,锁脚锚杆稳固,使钢拱架连成整体受力均匀,再进行第二次复喷,使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开挖循环进尺0.81.5m。,2、隧道锚施工,2.2 洞室开挖施工,施工方法:,前锚室左、右洞室开挖掌子面错开10-15m,避免相互扰动。,洞口施工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管棚)、设置洞口安全套拱,确保进洞安全。,锚塞体及后锚室围岩级别:、级,可采用全断面开挖,考虑开挖断面过大,开挖时同样采用台阶开挖方法。 根据开挖断面情况分35个台阶,台阶长度35m。中、下台阶采用左右分部开挖。开挖循环进尺取1.01

5、.5m。 掌子面距离错开40m。单洞室开挖掘进。,2、隧道锚施工,出渣运渣方式:,选用100型小型反铲挖掘机,有轨运输方式出渣,设置20t绞车、6.0m3自卸运渣车。,2、隧道锚施工,2、隧道锚施工,炮眼钻设,2、隧道锚施工,钢 拱 架 安 装,锚 杆 施 作,2、隧道锚施工,2、隧道锚施工,喷 射 混 凝 土 施 工,2、隧道锚施工,装 渣 卸 渣,挖 机 上 下,2、隧道锚施工,2、隧道锚施工,2、隧道锚施工,2.3 关键施工技术,1)围岩稳定性计算及仿真反演分析 根据围岩特性及拟定的开挖施工方案,对隧道锚开挖各工况条件下的围岩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及应力应变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仿真分析,优化洞

6、室开挖施工工艺,及时提出围岩加固措施;同时依据开挖过程中的围岩监控数据对围岩分析和理论计算进行验证。,2、隧道锚施工,1)开挖顺序对围岩塑性变形影响显著,特别是对中间岩墙,因此施工中必须避免双洞平行推进的施工顺序,左、右洞室开挖掌子面需错开20-40m; 2)开挖进尺对围岩变形的影响,随着开挖进尺的减小,塑性区的体积也随之逐渐变小,开挖进尺与塑性区的体积成正比关系,因此施工中应采用“短进尺,分台阶”进行开挖; 3)初期支护时效要求高,围岩整体性较差,自稳性较弱,岩溶发育,支护滞后对塑性区的影响很大,开挖后初期支护需及时跟进; 4)锚杆支护优化及岩墙加固措施对比分析。单独采用锚杆或锚索,对塑性区

7、的控制都不理想,而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效果较好。,围岩分析主要成果,2、隧道锚施工,施工措施 1)降低单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1.01.2m; 2)错开左右洞开挖掌子面距离,在错开距离不能满足40m的前提下为确保洞室安全,采取单洞开挖; 3)加强支护,及时支护。 技术措施 1)增设中间岩墙45斜向固结灌浆; 2)增设中间岩墙32精扎螺纹钢对拉预应力锚杆,预拉力值150kN。 监测措施 1)加强爆破监测,控制爆破振动速度,确保满足安全振动速度(7cm/s)要求; 2)加强围岩三维位移、拱架应力监测,信息化施工; 3)加强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地质超前预报。,2、隧道锚施工,中间岩墙加固技术措施,2、隧道锚

8、施工,2、隧道锚施工,围岩断面周边三维位移时态曲线,开挖阶段钢拱架应力监测曲线,2、隧道锚施工,2)爆破专项研究和设计 请南京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爆破专家进行专项洞室爆破方案研究和设计,分析研究爆破震动效应,拟定合理的爆破参数,确保围岩稳定。 爆破设计要求采用减震、光面爆破,遵循浅钻孔、弱爆破、短进尺、多循环、分台阶开挖原则。爆破震速控制在7cm/s,减少对围岩和已完成结构的扰动。,2、隧道锚施工,炸药单耗:上台阶:1.5kg/m3;中、下台阶:0.55kg/m3。对于级 围岩,周边眼间距E取0.45m, 周边眼抵抗线Wm取0.60m, 相对距离E/W为0.75, 装药集中度q(kg/m) 取0.

9、20。,研究隧道锚洞室与关岭1#公路隧道以及周边岩体被探明的大型溶洞群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施工干扰,采用控制爆破,确定合理的防范措施。,3)群洞效应监测及措施,2、隧道锚施工,净空水平收敛监测成果: 左、右洞净空收敛累积值均较小,左洞最大累积值为6.91mm,右洞最大累积值为8.91mm,收敛变形趋势趋于稳定; 三维位移变形监测成果: 左、右洞大部分测点的三维位移变形X方向向洞内变形,Z方向向下变形,Y方向向洞内方向变形,但变形数值不大,变形趋于稳定; X方向:10.1286mm6.3346mm ; Y方向:8.4834mm7.2735mm; Z方向:6.7832mm 0.3726mm;,2、

10、隧道锚施工,坝陵河大桥西岸隧道式锚碇洞室开挖施工中左、右洞室围岩的净空水平收敛变形和三维位移变形的累积值均较小,围岩变形量不大,从时态曲线上看,围岩变形累积值呈台阶状,符合围岩变形性质,初期支护结构工作状态正常,围岩基本稳定。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优质的可控状态,克服了多处溶沟、溶槽、溶隙、溶洞、塌方等不良地质状况,也克服了该区群洞效应引起的不良安全状况,完成世界上第一大隧道式锚碇,得到业界各方的好评。,型钢拱架应力监测成果: 左、右洞型钢拱架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 最大压应力值91.15MPa,最大拉应力值为7.7MPa。 拱架应力和变形均处于安全范围以内;,2、隧道锚施工,2.4 锚体施

11、工,锚体结构图,2、隧道锚施工,锚固系统布置图,2、隧道锚施工,施工关键点:,预应力管道精确定位 分层浇筑、分节支撑、分段接管、实时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锚塞体和散索鞍支墩都是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前 进行专题温控设计,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不产生有害裂缝。,2、隧道锚施工,锚塞体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程:,2、隧道锚施工,定位架,2、隧道锚施工,定位架,2、隧道锚施工,锚塞体砼施工分层,2、隧道锚施工,温控措施,2、隧道锚施工,温控监测点,2、隧道锚施工,2、隧道锚施工,2、隧道锚施工,3、隧道锚施工质量控制,3.1 洞室开挖质量控制,始终坚持“弱爆破,短进尺、管超前、严注浆、强支

12、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尽量减少围岩扰动,确保施工安全。 严格控制周边眼、内圈眼间距和眼深,严格控制周边眼、内圈眼装药量、起爆时差间隔等。 严格控制周边眼外插角,力争将其控制在35左右,且要求周边眼在断面上的位置固定,使洞室壁面上所残留的半孔连成一线,确保洞室成形美观。 对周边眼采用光爆炸药+竹片+导爆索进行空气间隔不偶合装药。 对洞室垂直高边墙采用剥邦(即预留光爆层)爆破,确保边墙光爆质量及减轻爆破对边墙的扰动。 严格控制“超、欠挖”。,3、隧道锚施工质量控制,3.2 锚体施工质量控制,预应力管道的精确定位 定位架设计和安装、预应力管道定位 混凝土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层、温控措施和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预应力穿束、张拉、防腐油脂,3、隧道锚施工质量控制,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