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359515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知识精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第六、七单元复习第六、七单元复习鲁教版鲁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六、七单元复习 主要内容 1. 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认识溶解度的含义,绘制溶 解度曲线,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初步学会合理控制实验条件。 2. 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了解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3. 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和主要流程,探究纯碱的性质,了解纯碱的主要用途, 初步理解盐类的含义。 4. 了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规 律及其简单应用。 5. 知道铁

2、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 知识要点 一、海水中的化学 1.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以及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原理 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石灰乳盐酸通电 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MgClCa OHMg OHCaCl 2222 ()() Mg OHHClMgClH O()2 22 22 MgClMgCl 22 通电 2. 海底矿物的种类 “可燃冰”“未来能源” 、 “21 世纪能源” “锰结核” 3. 淡水资源的状况,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多级闪急蒸馏法” “结晶法” “膜法” 4. 海水晒盐的步骤及原理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

3、粗盐 母液 5. 饱和溶液的定义及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判断: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用心 爱心 专心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6.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 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 解的质量。 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计算公式:当 T 一定时,S 一定,则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a S S % 100 100% 7.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含义,根据溶解度曲线

4、进行相关的推断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如 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如 Ca(OH)2。 8. 粗盐提纯实验的原理、仪器、步骤及注意事项。 原理: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用过滤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用蒸发结晶法。 仪器:量筒、托盘天平、药匙、滴管、小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酒精灯、蒸 发皿 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注意事项 过滤:“一贴” 、 “二低” 、 “三靠” 蒸发:使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当析出大量固体时, 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9. 氨碱法制纯碱的反

5、应原理、纯碱的用途 原理: NaClNHCOH ONaHCONH Cl 32234 2 32322 NaHCONa COCOH O 用途:人造纤维、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玻璃生产 10. 纯碱的性质、相关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物理性质:纯碱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纯碱能与酸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 COHClNaClH OCO 2322 22 注:实验室检验用稀盐酸或稀硫酸CO3 2 Na COH SONa SOH OCO 23242422 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Na COCa OHCaCONaOH 2323 2

6、()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金属 1. 常见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相关用途 物理特性: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 导热性能。 2. 合金的概念及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概念: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 常见的几种合金的主要成分、突出特点主要用途 生铁、不锈钢、黄铜、硬铝、钛合金 4. 常见的几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Fe OFe OFeCOFeS 233432 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现象和操作要点: 现象: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高温 氧化还原反应F

7、e OCOFeCO 232 323() 要点:先通入 CO,再用酒精灯加热,先撤酒精灯,继续通 CO 直到试管冷却为止。 6. 铝与氧气反应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点燃 432 223 AlOAl O 7.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推断及应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酸盐氢气 (H 前) 金属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前) (后) 湿法冶金:FeCuSOCuFeSO 44 8. 置换反应:ABCACB 9.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

8、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易生锈、氧气、水 涂油、刷漆、镀耐磨和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等,都能防止钢铁生 锈。 10. 金属资源保护 防止金属腐蚀;金属回收利用;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70 分钟) 一、选择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甲烷、沼气、CH4 B. 氢氧化钠、纯碱、NaOH C. 氯酸、盐酸、HCl D. 硫酸铜、胆矾、CuSOH O 42 5 2. 在农村山区的家庭,当有人发高烧急需冷却治疗却没有冰块时,下列物质可以加入塑

9、 料袋或橡胶袋的水中制作冰袋的是( ) A. 硝酸铵B. 食盐 C. 生石灰D. 白糖 3. 三种物质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 AgNO3溶液反应,若CaClMgClCuCl 222 、 得到等质量的 AgCl 沉淀,则消耗上述物质的情况是( ) A. 需要量最少B. 需要量最少MgCl2CaCl2 C. 需要量最少D. 三者一样多CuCl2 4. 某溶液中只含有四种离子,其中三种离KFeClSO 、 3 4 2 KFeCl 、 3 子的个数比为 5:2:3,则溶液中与的个数比为( )Fe3SO4 2 A. 1:2B. 1:3 C. 2:3D. 3:5 5. 只用一种试剂试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10、这种试剂是( FeClNa COMgSO 3234 、 ) A. 溶液B. 溶液AgNO3BaCl2 C. 溶液D. 溶液Ba OH()2NaOH 6. 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 种溶质的是( ) A. B. Na SOCuSO 244 、HClCuCl、 2 C. D. HClH SO、 24 CuClCuSO 24 、 7. 质量分数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镁、铝和锌三种金属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 无色澄清溶液,同时收集到质量分别为 a、b、c 的氢气。则所收集到的氢气质量大小关系 为( ) A. B. bacbac C. D. abca

11、bc 8. 人的口腔内唾液的 pH 值在进食过程中和进食后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从进食开始 至 10 分钟,酸性逐渐增强,10 分钟到 40 分钟酸性逐渐减弱并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符合 的函数图象(图 1)是( ) 用心 爱心 专心 图 1 9. 在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物质“名不副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纯碱”不是碱B. “醋酸”不是酸 C. “水银”不是银D. “干冰”不是冰 10. 下面有关氢气、酒精灯、可燃冰一种甲烷水合物(CH4xH2O) ,是甲烷与水在低温 高压下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化学式可知,可燃冰是混合物 B. 氢气、酒精、

12、可燃冰相比,氢气是未来世界最理想的燃料,但在大量制取、储存、 运输、应用上还存在困难 C. 可以马上大量使用,解决能源危机 D.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大量使用酒精、可燃冰作气体燃料时,若气体完全燃烧均对 环境不产生影响 11. 有 X、Y、Z 三种金属,把 X 投入到 YCl2溶液中,X 表面有 Y 析出,得到的 XCl2溶液 的质量比 YCl2溶液质量增加;把 Y 投入到 Z(NO3)2溶液中,Y 的表面析出 Z,得到的 溶液质量比溶液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Y NO() 32 Z NO() 32 A.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XYZ B. 相对原子质量是XYZ C. X、Y、Z 可能依次是

13、铜、锌、汞 D. X、Y、Z 可能依次是汞、锌、铜 12. 下列各组物质:氯化钠和硝酸钠碳酸钠和氧化钙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硫酸钡 和氯化钡,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一一分离的是( ) A. 只有B. 和 C. 和D. 只有 13. 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过滤,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大的是( ) A. 溶液、溶液MgCl2Ba OH()2 B. Cu 和溶液AgNO3 C. 固体和稀K CO 23 H SO 24 D. 溶液和溶液BaCl2CuSO4 14. 某溶液中含 n 个,n 个,n 个,除还存在不等量的外,别K SO4 2 Cl HOH 和 无其它离子存在,请你推测此溶液

14、( ) A. B. pH 7pH 7 用心 爱心 专心 C. D. pH 7pH 7 15. 重金属离子有毒(重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 4.5g/cm3的金属)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 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离子,如果将甲、乙Ba 2 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碱性、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 B. CuSO 2 4 2 和Cu2 C. D. KSO 和 4 2 AgNO 和 3 16.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 A. B. C. D. NaOHNaClNa CO 23 Na O 2 二、填空题: 1

15、. 在昆明世博园中,山东省齐鲁园里的“泰山”是用从山东运来的花岗石(不与酸反应) 堆砌而成的,其中一小部分是用云南石林的石灰石补充的。如果请你来鉴别这两种石料, 方法是分别在石料样品上滴加_,观察到_的一种石料即是 _。 2. 如图 2 所示,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2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填序号) ;t1 (2)t2时,A 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 (3)要从 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 B 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这是因 为_。 3. 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 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实验ABAEBCBE 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气泡 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B:_,C:_, D:_,E:_。 4.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中一种Na COAgNONaClBa NOMg NO 2333232 、()() 或几种组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