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58207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 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本文回顾了20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指出当前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的强劲,但并未出现过热。恰恰相反,当前经济中潜伏着许多问题,未来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布满玄机。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本文提出既不能过热(上行),又不能过冷(下滑),因此,只能向右走,也就是确保经济在一个箱体中平稳运行。为此,政府在调控手段上需要一手稳定利率,一手调控房地产市场。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回顾:增长出人意料但经济并未过热200*年上半年GDP增长,其中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亿元,按不变价格同比达到了9.5的高速。这一增长速度可以说超过了绝大多数预测机构的预测。鉴于当前

2、的增长达到了20年平均增长的长期趋势水平,并且是在去年比较高的基数上取得的,因此,可以认定当前增长速度是一个强劲增长的速度。 但是否能够据此认为当前经济过热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当前出乎意料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乎意料的贸易顺差所导致的。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导致出口和进口朝相反的方向出现异常波动,出口猛涨而进口剧降,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可达1000亿美元,超过历史上最高年份的一倍还要多,使得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线上升,本来要向下的经济走势出乎意料地保持住强劲增长的势头。但净出口的强劲增长必然不可持续:第一,人民币升值,则升值预期消失,进口将大涨。第二,国际贸易摩擦将使得出口充满不确定

3、性,持续猛增不太可能。 这意味着,出乎意料的增长动力终将消失,经济强劲增长势头不可持续,需要注意的恰恰是净出口突然回落可能导致的经济下滑。 xx年上半年从经济运行的总量来看,各月间的波动幅度不大,相对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净出口保持大幅上升,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达30以上,进口则徘徊在15的水平。从物价指数来看,CPI上涨2.3,还处在温和水平。从货币供应来看,M1同比增长11.3%,M2同比增长15.7%。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6.8%,受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拉动,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2%。上半年经济中主要值得关注的问题有: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尽管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但增长仍达到25.4%这一轮经济过热主要是局部投资过热引起,对CPI指数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十分突出,所以,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平稳成为衡量宏观调控和经济是否“软着陆”的主要标准。 自1998年经济周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按季节对比),其中xx年年末,固定资产占GDP比重最高达到43。而今年上半年达到近50,就投资占比而言,不能不再次引起对投资的控制的警觉。其中: 从投资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5,进一步回落,所以,主要增长部分还是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从投资的结构看,煤、电、油、运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去年同期

5、增长8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增长36.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9%,铁路建设增长48.0%。上述能源、电力、运输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强劲增势,同时引发对此类行业是否也存在过度投资的忧虑,投资结构性调控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各行业均衡发展。另外,从上半年来看,投资总量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施工项目总投资和新开项目计划投资却逐月呈现加快趋势。 从投资资金结构变化来看,上半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2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8%。因为财政政策和银行贷款的调整,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增长乏力,自筹资金等企业自主市场行为进一步成为推动投资增长原动力。 2、货币供应量偏紧,

6、影响信贷增长和市场利率走低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引下,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二者的增长幅度均比去年同期要低。从银行信贷总量来看,所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各项贷款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尤其15月信贷总量增长同比下降,6月贷款的迅速上升主要于企业部门短期贷款以及票据融资增加,私人贷款(特别是居民户消费性贷款)继续回落。面临财务重组、股改和宏观调控的多重压力,商业银行的惜贷心理依然比较浓厚。此外,6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债券

7、回购平均利率分别为1.46%和1.10%,均低于去年和上月,表明随着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市场资金供应充分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但货币的供应量还是偏紧. 受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xx年上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一直低于名义GDP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开始有所改观,两者增长分别为15.7和14.7。一方面,根据货币交易方程式MVPY,近年来国内货币流通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波动的一般规律大致是经济增长较快时,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经济增长放缓时,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放缓或者下降。表明xx年货币政策,其对降低货币流通和控制经济增长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不改变货币政策,其对经济的紧缩制约将在今后半年内

8、显现出来,对于国内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调整国内总需求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相当部分的储备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这些所谓“热钱”资本的流入受到了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和货币升值的吸引,导致央行频繁的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给货币政策执行带来诸多问题,也部分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 3、上半年CPI仅有2.3的温和增幅,与PPI仍存在较大背离 固定投资的增长对于CPI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加上相对紧缩的货币供应量,所以,本轮宏观调控中CPI水平还是比较平稳,易于控制。上半年CPI主要类别中,食品价格上涨4.4%,居住价格上涨5.7%,娱乐教育

9、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从时间序列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步回落。4、5、6月的同比涨幅分别为1.8%、1.8%和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6月份,同比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6月份,同比上涨9.0%),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明显回落,同时与CPI的长期背离,对企业盈利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的稳定,对CPI的平稳增长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近期的物价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粮价变动引起的。粮价波动与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一,生产环境的变化,即我国粮食生产扭转

10、了多年下滑的局面;二,市场环境的变化,即市场化的粮改体制基本模式确立,粮食市场完全放开。随着粮食市场供应的增多,造成粮价在去年相对高价位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回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持续下跌影响农民利益,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对于激活农村消费,推动内需是不利的。 此外,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396亿美元,出口连续六个月超过30%。过去几年中,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其进出口差额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水平,xx年顺差为320亿美元,与1999年的292.3亿美元相比差别不是很大。然而近几个月来,随着进口增长的逐渐减缓和出口的继续大幅盘升,贸易顺差开始急剧扩大。一方面,出口增幅迅猛,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增大,显现中国

11、外贸企业巨大的成本和规模优势,而工业增加值达到16.4,仍在较高位运行,满足了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不快,对于稳定国际收支是不利的,甚至会影响到未来出口和经济增速。有数据显示,中国xx年进口的用于出口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就已经开始减少。 从xx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来看,当前经济处于比较微妙的状态,增长良好但潜伏不少问题,尤其是未来的运行变化布满玄机。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计将安出? 二、未来之计:让经济向右走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让经济往上走,高辉清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有很多人非常警惕中国经济可能往下走,赵晓博士是最早的预警者以及一直的警告者(参见赵晓:宏观调控要警惕过犹不及断送增

12、长周期,载中国证券报xx年3月16日)。如果要满足双方的要求,在坐标轴上经济增长曲线就只能往右走了! 显然,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但问题在于,交锋的双方都拥有各自实在的道理。 1、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上走 本轮紧缩型宏观调控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防范通货膨胀,二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实践证明,在目前环境下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夸大了”的问题。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是我国买方市场出现之后的第一个周期,在消费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物价水平自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扶摇直上。与此同时,本轮经济过热的本质是投资过热,投资品价格的高涨最终出口大部分被传导至房地产价格之中,而房地产的价格又没有被计入CPI之列,从而导致

13、了物价走势的异化。统计数据表明,这一轮经济上升期内,居民消费物价的年度增幅最高只为3.9%,月度增幅最高也只有5.3%,最近两个月甚至一直维持在1.8%的低水平上运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却被证明是一个难以下咽的馅饼。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增幅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但从月度数据的变化轨迹看,加速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当然,有专家指出,这种加速增长是由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前高后低”的基数所导致,我们还无法根据这一点来下结论:固定资产投资在反弹。然而,我们实际上没有必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在反弹”争论不休。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由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

14、“前高后低”的格局,在基数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断加速的态势在全年都可能得以保持。换句话说,如果经济运行趋势不改变的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口径)增长至少应高于一季度的22.8%。而22.8%(即使不将去年高基数这一因素考虑进来)就已经高于我国正常年份的投资水平了。 固定资产投资还远未调整到位的另一个理由还在于,目前我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达近20万亿元,足够未来花三年来消化。由于本次宏观调控的方针是“有保有压”,在抑制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规模膨胀的同时,也加大一些薄弱领域比如农业、能源等的建设。这会使得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时间变得更长。 另外,现在地方政府上项目的冲动还比较强烈

15、。比如说,今年我国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的用地量却超过了1200万亩。根据中央有关部署,今年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还包括一项重要的内容,即给过热的房地产价格降温。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虽然有所走软,但基本还处于顶部盘整状态。而不管是从国外经验看,还是从国内实践看,房地产价格从顶部调整至底部企稳至少需要510年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放松有关调控,过热的投资立刻就会变得炽热!xx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9.5%,xx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10%,xx年是奥运年,GDP增长速度则可能更高! 然而,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之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系统

16、已经无法再支持10%以上的增长了!这也决定了经济增长不能升上去! 2、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下走 经过长达两年的宏观调控,景气顶峰时期已过,经济增长开始进入减速阶段。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景气下滑幅度较为平缓,其中蕴藏着一些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急剧下降。剔除价格因素之后,上半年外贸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在3个百分点以上。换句话,如果没有外贸出口的贡献,上半年国内需求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幅度只有6%左右。但是,上半年出现如此之大的外贸顺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许多企业都赶在了欧美对中国产品正式设限之前加速出口。目前,中国与欧盟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受协议影响,下半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而中国与美国之间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