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58040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会计,主讲教师:,内容简介,会计学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作为教材。该教材共分9章,以会计工作的程序步骤为经线,以会计核算方法为纬线,依次展开.,课程特点,会计学专业基础课 强调基础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4,教学要求,做课堂笔记 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参考书目,会计学原理,吴水澎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基础会计,颜士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会计学原理,赵德武,中国财经政法出版社,2004年 基础会计学,王俊生,中

2、国财经政法出版社,2004年,6,教学内容,第一章 预备知识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帐户 第三章 复式记帐 第四章 工业企业典型业务的核算 第五章 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第六章 登记会计账簿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八章 编制会计报表 第九章 会计核算程序,第一章 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本章要点与学习要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会计的含义、目标(理解) 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掌握) 会计核算的方法 (掌握) 会计行为规范体系(了解) 科学组织会计工作(了解),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原始社会 结绳记事 刻契记数 二、会计的发展 (一)古代会计阶段 (二)近

3、代会计阶段 (三)现代会计阶段,(一)古代会计阶段,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簿记法和初创形态复式记账法等。,我国古代会计, 西周时期:“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财物 日成、月要、岁会(报告文书) 春秋至秦汉:“簿书”即帐簿和会计报表的雏形,11, 唐宋时期:“四柱结算法”,新收,旧管,开除,实在,期初余额,收 入,支 出,期末余额,帐目划分为进、缴、存、该,设总清帐-分类核算,申报进缴表、存该表, 明末清初:“龙门帐”, 清朝:“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复式记帐,12,国外古代会计: 12、13世纪-意大利-复式簿记-威尼斯簿记法, 1494年-卡.帕乔利- -将威尼斯簿记法做理论概括

4、-借贷记帐法形成-现代会计, 1581年-威尼斯成立“会计学院”-传播于德、法、英、美、俄、日,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会计理论、方法、技术发展-会计循环、货币记价、成本计算、公认会计原则等,二战后,科技发展-计算机、现代数学引入会计会计变革-传统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事后核算-事前控制,(二)近代会计阶段,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 复式记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 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注:1905年中国第一个注册会计师谢霖从日本引进复式记账法。,(三)现代会计阶段,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 会计核

5、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 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从上述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经济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会计的发展以社会生产的发展为背景,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前提条件; 会计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反馈作用,社会生产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代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向有关方

6、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二、会计目标,(一)什么是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指会计所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在财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统一的情况下,财产的所有者就是管理者。会计的目标是实现对财产的有效管理。,在财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完成受托责任就成了会计根本性的目标,是会计提供信息的根本动因。,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18,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指会计在管理经济过程中,

7、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1、 会计核算职能 运用价值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客观反映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特 点: -以货币计量为主 -完整、连续、系统 -全过程,19,特点:-监督依据是政策、法规制度、合同 - -进行货币监督 -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2、会计监督职能 利用核算产生的信息,按照规定的目的和要求,监督经济活动。,3、两个职能的关系 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其产生的资料是监督的依据; 核算过程的本身也是监督的过程; 只核算不监督,会计就发挥不了作用。,20,2、会计的决策职能 根据预测数据,运用现代决策理论,决定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战略的

8、过程。,3、会计的控制职能 根据决策的安排,控制生产经营过程,是企业的生产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二)会计职能扩展,1、会计的预测职能 以核算资料为主,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预知业未来发展。,反映的扩展,监督的扩展,21,1、 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2、 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3、具有一套专门方法,4、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5、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会计的特点:,22,四、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反映的所有经济活动。,价值运动(资金运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所有者投入,债权人投入

9、,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缴国家税款,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二、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分为六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25,特征: 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是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资产 概念: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并为企业拥有或控制资源,该资源预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6,分 类,资产,应收票据,应收帐款,短期投资,银行存款,现金,一年或者 一个营业周期 内变线或耗 用的资产,凡不准备在一年内 变现或使用摊销 时间超过一 年的资 产,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它资产,

10、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待摊费用,非流动资产,27,(二)负债 概念: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征: 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清偿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8,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分 类,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利润,应交税金,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提费用,29,(三)所有者权益 概念: 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特征: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 有者权益。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债务后, 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所有者凭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数量 =净资产,3

11、0,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分类,数量上所有者权益=全部资产-全部负债,31,(四)收入 *概念: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 是日常经营产生,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可能表现为资产增,或负债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32,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收入,33,特征: (1)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是偶 发交易或事项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

12、可表现为资产减,或负债增,或兼而有之。 (3)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五)费用 概念: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4,费 用,间接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分类:,生产 费用,直接费用,期间 费用,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其他直接支出,车间或分厂发生的费用(制造费用),35,(六)利润 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所得

13、税,36,三、会计要素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关系:利润=收入-费用,静态要素,动态要素,由于利润在未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必然影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所以在会计期间观察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时,上述会计基本等式可进一步扩展为以下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即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例1,A企业月初拥有资产总额1000000,包括银行存款150000元,其中50000元由银行短期借款提供所转存,100000元由投资人提供,库存原材料25000

14、0元是从物资供销公司赊购的;设备600000元由投资人提供。 问:A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为多少?,四、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但从它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引起的变化来讲,可以概括为以下九种类型: 第一,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增加额相等 第二,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额相等 第三,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第四,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第五,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第六,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第七,一项所有者权益

15、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第八,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第九,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1.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 2.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 3.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 4.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大华工厂2011年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例1-1 3日,从光明工厂购入原材料5000元,贷款尚未支付。 例1-2 4日,收到华中公司交来银行存款20000元,作为对本厂的投资 例1-3 6日,向银行提取现金200元备用 例1-4 11日,以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例1-5 15日,经向银行申请,已同意将短期借款30000元,转作长期借款 例1-6 18日,双方协商华昌工厂将大华工厂所欠货款12000元转作对大华工厂的投资。 例1-7 24日,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以银行存款8000元,退还个人投资款。 例1-8 30日,利润分配方案中宣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10000元。 例1-9 30日,按规定将盈余公积11000元转增投资者资本。,第三节 认识会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