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52404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文阅读综合演练(一)(2017山西百校联考一)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A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是法家的经典著作。B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合称“苏辛”。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濯清涟而不妖。濯,洗。(爱莲说周敦颐)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属,同“嘱”,嘱托。(左传曹刿论战

2、)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一,全、都。(湖心亭看雪张岱)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A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译: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们经过上百次战斗都死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峰之高峻,江面之狭窄,属于正面描写的手法。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3、而涕下”把个人放到无边的宇宙中,更显得个人渺小,产生一种苍凉悲怆之感。C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透露出天涯游子的哀愁情绪。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燕然未勒”是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论仁信太宗谓侍臣曰:“传称去食存信,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5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D)A向能力行仁信行,施行。B甚有裨益 裨益,好处。C“去食存信”的大意是“宁可不要粮食,也要保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

4、”D“废一不可”大意是“荒废其中的一种,也没有关系”。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选文强调要以信立国。B项羽攻入咸阳后,由于“无信”,最终被刘邦打败。C选文举项羽和纣王的例子,正反对比,论证了仁信的重要性。D在今天,“仁、义、礼、智、信”对我们仍然很重要,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二)(2017山西百校联考二)1诵读古诗文,读准字音是基础。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C)A余则缊(yn)袍敝(b)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宋濂)B予独爱莲之出淤(y)泥而不染,濯(zhu)清涟(lin)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然不动;俶(c)尔远逝,往来翕(x)忽

5、,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柳宗元)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杂说(四)韩愈)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陶渊明)C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通“熟”,熟练。(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郦道元)译: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6、,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虽然是骑着奔驰的骏马,但还是不如船行得快啊。B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范仲淹)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与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到了极点。C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纪昀)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北冥有鱼)译: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的结果。4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

7、一项是(B)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暗含了人事无常的感慨,燕子的去来,意味着春秋更迭,年华消逝,加深了作者的惆怅之情。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写出作者热衷于山水之乐、只识游玩的享乐主义情趣。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借用仙人骑鹤而去的典故,描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D“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达的意思相近,表现了作者淡泊功名、宁静自适的心态。结合语段,完成56题。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

8、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f)恃人不如自恃也。【注】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下人:迁就他人。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解释全部正确的是(B)A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故:不新鲜。B有下人之色,将枉(wn)于法枉:行为不合正道,违法曲断。C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ch)也恃:依赖。D其弟子谏(jin)曰 谏:奉承。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公孙仪非常喜欢吃鱼,鲁国人争相献鱼。B公孙仪之所以不接受别人的鱼,是不想枉法免相。C公孙仪知道要

9、想长久吃鱼,则靠人不如靠自己。D公孙仪慎其所好,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三)(2017山西百校联考四)1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D)A能谤(bn)讥于市朝(cho),闻寡人之耳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B荡胸生曾(cn)云,决眦(z)入归鸟。(望岳杜甫)C青树翠蔓(mn),蒙络摇缀(zhu)。(小石潭记柳宗元)D风休住,蓬(pn)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植:树立。(爱莲说周敦颐)B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被,同“披”,穿着。(送东阳马生序宋濂)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歇

10、,停歇。(与谢中书书陶弘景)D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淑,好,善良。(诗经关雎)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郦道元)即使是乘车奔驰,驾着风,也不如(船)快。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杂说(四)韩愈)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河中石兽纪昀)4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苏轼被贬后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复杂心境。B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美丽景色,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诗人指责“商女”仍在演唱玉树后庭花这样亡国的靡靡之音,同时表达了对百姓沉溺于眼前的苟安、不思进取的痛切之情。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与上文的“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描绘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情形,同时也显示了太守政事的清简。武王克殷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

12、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注释】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太公: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乌:即乌鸦。余胥:墙壁。厥:代词,其。靡:无,不。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

13、,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惟(唯)是”,宾语前置的格式。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为之奈何”中的“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12章)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陶渊明)C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范仲淹)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诸葛亮)6下面的语言材料,与上文中画线句的句意不相关的一项是(D)A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君主要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B“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C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14、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载舟覆舟”由此而来,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性。D“天道酬勤”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四)(2017太原综合测试二)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A濯(zhu)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B凄神寒骨,悄qio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C朝服衣冠,窥(ku)镜(邹忌讽齐王纳谏)D无案牍(d)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郦道元三峡)B故患有所不辟也辟:精辟(孟子鱼我所欲也)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曹刿论战)D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A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B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C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范仲淹岳阳楼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