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3522850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初二下册等腰梯形性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案 -初二数学组 马玲教材简介: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是并列的梯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又是并列的四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是梯形问题的重点,深刻的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有助于知识的内化,有助于形成知识系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梯形的定义,能区别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2、能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和简单的说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领会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

2、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教学重点: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温故知新:师:孩子们,能帮老师猜个谜语吗?有个图形真奇怪两边平行两边歪(打一几何图形)是什么呢?-(你们真棒,都比老师聪明!)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梯形相关的概念吧:什么叫梯形?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_?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_?较长的底叫做_?不平行的两边叫做_?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_?当梯形的一腰与底垂直时叫做_?当两腰相等时叫做_? 2.师:生

3、活中有哪些地方存在梯形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生:边说边动手比划 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图片:建筑、生活用品等,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抽象得出“梯形”这样的平面图形。体验“等腰梯形”应用的广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师:孩子们,这些梯形中什么用的更广泛呢?-那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等腰梯形的魅力,发现它的美吧!-板书:课题:等腰梯形的性质 3.师: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连结对角线AC、BD;过两底边AD、BC的中点E、F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剪下来并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点拨:有哪些相等的边?哪些相等的角?)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活动探索、提出猜想:学生动手操作作

4、图裁剪出等腰梯形,自己通过对图形进行测量、翻折找出相等线段,相等的角。并猜想它的边、角以及对角线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师:归纳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对称性(具有对称美) ,边,角,对角线。师:你能用几何证明的方法验证你的猜想吗?角?对角线?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等腰梯形的性质(一)探究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 C, A= D师:证明两角相等通常采用什么办法?生:1.证明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2.证明是等腰三角形。3证角平分线,等等。) 依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可能采用的证法与所给的已知条件相距甚远。因此,引出

5、新的问题:师:对于研究新问题(未知的、复杂的问题),通常采用什么数学思想解决?生:“转化”的思想。也就是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基本图形进行研究。师:怎样转化?生:添加辅助线。师:怎样添加辅助线?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大家熟悉的图形,并利用已知图形的性质及已知条件进行证明和研究。学生:分组讨论,并证明。可能的添法:(一)、过梯形的顶点作腰的平行线,将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AD A D CBEC B E CA D E E A D B C B C(二)、过上底的端点作下底的垂线或过下底的端点作上底延长线的垂线。如图所示:A D E A D F B E F

6、 C B C在实际教学中,估计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填出(一)中的前两种、(二)中的第一种,其它情况可提出来让学生感受一下。 由小组推荐代表到黑板板演,比一比那个组的证法最规范。师:点评:上述证明中的辅助线是如何将问题转化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第一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理解为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来研究. 第二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理解为构造两个三角形,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使问题得证。请同学们把证明的结论用一句话叙述出来板书:性质定理1 几何语言: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B= C, A= D ( ) 探究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已知:梯形ABCD中,AD/BC,

7、AB=DC求证:AC=BD证明:请同学们把证明的结论用一句话叙述出来板书:性质定理2几何语言: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C=BD ( )3 【针对性练习】1.判断(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选择(1).对于等腰梯形,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只有一组相等的对边 B.只有一对相等的内角 C.只有一条对称轴 D.两条对角线相等(2).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D一般梯形3.填空: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ABDC=6cm,则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是 cm.4.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15,AB=20,求BC的长。5.如图1,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BC.由四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如图2所示的平行四边形。(1)求四边形ABCD四个内角的度数; (2)试探究四边形ABCD四条边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现有如图1的等腰梯形四个,利用它们你能拼出一个新的等腰梯形吗?若能,请四人小组合作拼图。四【反思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及思想方法?5 【作业】题单406 【板书设计】等腰梯形的性质1. 定义: 2.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2: (由学生板书证明过程)7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