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1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51876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1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2. 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意识,并能使之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之中。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 )瞭望( ) 缅怀( )2.解释下列词语。格物: 致知: 缅怀:袖手旁观:3.我所了解的丁肇中:三、了解内容,梳理思路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5. 如果议论文可以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划分层次的话,你觉得本文可以如何划分,并概括段意。6.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7.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

2、正含义吗?(结合课文内容)答案:1.肇(zho) 埋没(m) 彷徨(pn hun) 瞭望(lio) 缅怀(min)2.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缅怀:指遥想;追念。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4.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5.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3、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个人的经验举例。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中一代人提出希望。6.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7.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认为解释变量是影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变量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是否明显,会在回归系数1的估计值中反映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