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3506337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 / 1/1 研究.王晓曦董登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职工按国家政;是企业和员工依据自愿的原则建立起来企业年金:资本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策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木养老保险的基l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附加养老金,同样,企业年金的发展也对资本市础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自主建立l因此其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l场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为资本市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在国外,企业年金!于企业年金的参与强调自愿性,它只有1场培育稳健的机构投资者,还能促进居一般被称为私人养老金计划、职业年金!保持较好的盈利性,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资本市场的计划或

2、雇主年金计划。大多数实行市场|业和员工参加企业年金计划。I进一步繁荣c经济的国家都推行了企业补充养老保|企业年金强调自愿性的特点及其对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养老金基险。在美国,基本养老金提供的养老金相!投资收益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官必须实|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股票的拥有当于退休前平均工资的40%,补充养老!行市场化的投资运作,即由基金管理公i和控制权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都是举金约为30%,大约有70%的企业加入了i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市场|足轻重的。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在德国,补充养老金l化运作。事实上,这正是国际上通行的运l代以来,美国的养老金市场发展

3、迅速c相当于在职工资收入的15%,有三分之作方式,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1990年末,美国的养老金资产总额为一的企业参加了补充养老保险;在日本,状况却不容乐观。3.98万亿,到22年末已达10.15万有%民营企业实行了补充养老保险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主要用于银行亿,是1990年的255倍。一方面,在美度。存款和购买国债,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委l国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下,大量新的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于二十世纪托某些专业投资机构从事证券投资等方l休金计划不断涌现,巨额的退休金需要九十年代初期,在纽削年以前称之为企式。但总体上投资渠道狭窄,收益难以保i保值增值的场所,另一方面,作为资本市业补充养老保

4、险,后来为与国际接轨而障。在当前企业年金的资产分布中,主要l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退休金基将其更名为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和IJi是银行存款和国债,占80%以上,存入财l金不仅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的资金来度的重要支柱之一,企业年金与作为国l政专户、现金以及股票等其他形式的资i源,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壮大机构家养老贮备基金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产不足20%。由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收!投资者队伍,促进市场理性投资理念的养老个人账户基金,共同构成了我国多l益率整体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进一步巩固与完善。随着养老金资产规支柱养老保障体系g目前,我国企业年业年金的积累速度和积累水平,职工的模的不断

5、扩大,以及养老金参与资本市金的规模达到1C削亿元,参与企业年金利益难以确实保证。场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金、共同基金和的职工人数也己突破1【阁。万人。要解决我国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保险基金已经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仍I益性问题.实行市场化运作,把企业年金i大主力机构投资者,并且其间的相互渗然处于探索阶段,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引向资本市场是二个必然选择。首先,企i透也越来越深二范,监管不到位,且蕴含着一定的金融风l业年金的入市将使其投资渠道多元化,概括起来,企业年金对资本市场的险,特别是企业年金投资渠道狭窄、收益|不仅可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还可投资l积极影响可以分为

6、三个方面:低下,职工的企业年金权益难以得到有1于股票、企业债券、抵押贷款、不动产、国l第一,企业年金入市后,可以导致对效保障。究其原因,除了企业年金自身的l外资产等,在提高企业年金的收益性的|债券和股票的需求,这种长期的资金来发展滞后外,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对l同时也分散了投资风险。其次,企业年金l源将会大大增强对资本市场的支撑作接机制,企业年金的市场化不足也是一!进入市场后,其经营管理将由取得相应用,从而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个重要因素。资格的年金管理机构、专业投资机构、托第二,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长期资金,资本市场:企业年金发展的必然选择管银行、中介机构等参与运作。专家理财|其对安全性、收益性和流

7、动性的要求需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企业年金;安全要市场上的投资管理人实行;谨慎管金的投资原则有较大不同。一方面,国家性和收益性;的有效结合。最后,资本市l理进行理性投资,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建立,是退体l场上的竞争机制会引起基金管理公司、l资产组合,以期在风险定的条件下实职工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其投资更强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使l现收益最大化,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改善调安全性,在确保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l它们在保持;谨慎管理;的同时,尽量为资本市场中各种资本资产的结构比例,才能考虑盈利性:本文革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重点项目(W

8、H247)124前一与海i网络论坛I第三,资本市场对企业年金有效的、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会使企业职工认识到专业管理个人存款的好处,这将会进一步产生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如投资基金、保单等,多样化的个人储蓄和投资将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的双赢之路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能够产生双赢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企业年金基金对于改善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二者相互影响作用的发挥与企业年金发展的历史阶

9、段、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都有密切的关系。世界银行高级顾问德伟司先生曾经指出,养老金基金对一个国家股票市场真正产生影响往往要求基金达到一定的临界规模,至少要达到IJGDP的5%,而我国企业年金与GDP的比例远未达到这一标准。事实上,我国企业年金对于资本市场发生实质性的影响以及资本市场对企业年金的积极效应还非常有限。当前,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在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坚持!金投资的需要。而从国外经验来看,债券参与这项工作,开展有序竞争,共同促进企业年金市场化的投资运作原则,促进!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要超过股票,债券企业年金的发展。特

10、别是要规范年金基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c因为风险小,收益稳定,受到了退休基金金管理公司的运做,强化其理性投资的1.完善企业年金制度J的欢迎,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通常高于意识,尽可能在保证企业年金安全性的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存在509毛。当前,要想实现资本市场对企业年同时,提高其收益性。着缺乏基本法律支撑体系、管理方面不i金的积极影响,必须大力建设我国的股4.规范政府行为规范、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因为只有一个成熟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与资本市场是理人员等问题,还难以形成对资本市场|的资本市场,才能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一种市场关系,政府应该通过金融政策的积极影响。当

11、前,一方面要制定一系列!发展,才有利于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企业而非政府命令来调节企业年金的运行。积极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政策和法年金产品C政府对企业年金的监管主要是通过企业律法规,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规范化,指3.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年金管理机构、信托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导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帮补充养老保险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等相关机构的资格检验、准入加以管理。助企业制定企业年金的具体实施方案,吸引广大员工的重要因素,客观上必然在企业年金的管理上,政府主要是通过帮助他们按照科学化、规范化要求设计l要求由专业性的投资机构来负责企业年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协调好各部门好本企业的年金计划,引导企业

12、年金健金的投资营运。从国际惯例来看,通过公利益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年金的发展战康有序地发展。开竞争招标的方式来挑选养老基金的投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引导,运用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资机构,是一种比较公平合理的方式3如金融、税收、审计等手段来调控企业年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还不成熟,系l选择若干家业绩稳健、效率较高、费用较金,为企业年金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市统性风险高,难以满足企业年金安全性(低的专业性投资机构,由其负责企业年i场环境3的要求。债券市场也在在着较多缺陷,市|金的投资营运。当前,应鼓励和支持保险(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场规模小,缺少连续性,难以满足企业年1公司、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责任编辑/亦民)125 统计与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