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48449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时期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节水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粤府xx46号)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及特点。 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

2、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流经广东省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分别为7084亿立方米、1443亿立方米、1344亿立方米和861亿立方米。广东省水资源利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全省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径流占全年的70%85%,主要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枯水期易出现旱情。各区域自然分布的水资源与各行政区的需水量不一致。三是水质总体较好,局部河段污染严重。全省各江河水质良好,其中,19个地级以上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漠阳江、潭江等江河干

3、流水道水质一般优于III类,除个别河段外跨省界河流水质均达到II类至III类。但局部地区河段污染严重,流经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河流江段及水量较小的跨市河流水质一般为IV类、V类。 (二)需水预测。 以xx年为基准年,在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预计xx年和2020年全省河道外需水量分别为494亿立方米和5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量分别为230亿立方米和195亿立方米,工业需水量分别为168亿立方米和223亿立方米,生活需水量(含生态用水)分别为96亿立方米和99亿立方米。 (三)主要成效。 1.水资源调配体系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至xx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6407万公顷增加

4、到1628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75%。现有引水、提水和调水的工程规模达512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全省城乡用水需求;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8%;农村饮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东深供水四期改造等工程的建成使用,有效加强了对香港和深圳等地的供水保障;通过合理调配主要水系,河道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80%,江河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小水电开发成效显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2.防洪排涝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已建成江海堤防16万公里,大中型水库317座、总库容达3586亿立方米;已建成机电排灌工程36万宗、总装

5、机容量达1268万千瓦。全省水文站网、重点江河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重点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初步建成,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大江大河、重点地区、重要防洪工程体系和洪水调度方案及各类应急预案。 3.水资源非工程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已初步形成区域和流域相结合,以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水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害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起水政策法规体系和覆盖全省的三防指挥系统;编制完成了水功能区划和水源保护区设置规划,开始实施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和排污口监督管理。 (四)主要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水环境改变的影响,全省防治洪涝、干旱、水污染和咸潮上溯等水患的任务艰巨;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

6、综合利用中供、用、排、耗关系和用水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区域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用水需求量激增,但蓄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粤北山区调蓄能力相对较强,但需水量相对较小,水资源未充分利用;东江流域和雷州半岛资源性缺水严重;西江水量丰富,但利用率低;农村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3?8%,大部分地区缺少备用应急水源。 2.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亟待解决。全省主要江河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仅为576%,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402%,大中城市河段

7、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恢复能力不足,部分水库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珠江三角洲及粤东等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已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全省水资源已利用量占主要江河可利用量的30%,其中,西江利用率仅为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7%,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城乡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每日227升和每日147升,分别高于全国城乡人均每日212升和每日68升的生活用水量。 4.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江河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防洪(潮)能力不

8、强。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仅为40%;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老化,配套不全,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现象;水情监测预报能力和防治山洪灾害能力不强,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山区的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发展不平衡。 5.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各涉水部门协调机制以及江河水库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水资源管理组织亟待健全,水资源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治水理念,以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为出发点,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

9、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水污染总量控制,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强化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两个转变”,建立健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正确处理水利公益性与经营性关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主要目标。 1.水资源配置目标。基本建成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需求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9%,乡镇(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80%。统筹规划,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xx年至xx年重点解决农村1997万人口饮用水含氟、砷超标和饮用苦咸水等饮水不安全

10、问题。 2.水资源保护目标。主要江河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80%以上;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其中,山区达到98%;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以上,其中,山区达50%以上,全省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849万公顷。 3.节水目标。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比xx年下降2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xx年下降2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定额控制在每日200升以下。 4.防洪目标。按堤库结合的防洪标准,至xx年,地级以上市城区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县级城区达到5

11、0年一遇标准。全省三防指挥系统进一步健全,防洪防风暴潮减灾体系初步建成。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 实施生活生产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制订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综合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空中云水和再生水,优化水资源的流域、区域及行业配置。 1.流域及区域水资源配置。 (1)流域梯级。以江河流域梯级开发专项规划为龙头,合理确定江河梯级开发工程。优先保障河流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流域发电、航运、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环保等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梯级工程综合效益,逐步推进梯级开发的招投标工作。严格执行流域小水电开发立项审批制度,将小水电开发与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

12、结合,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效益。 (2)东江流域。保护和稳定东江优质水资源,维持流域内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深化省属水库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大水库的防洪、供水和发电功能,实现流域内江河与水库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有效解决流域内应迁未迁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恢复水库的蓄水设计水位,调蓄水资源供应量。重点加快深圳东部供水二期工程建设,保障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推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供水水源保证工程以及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缓解上述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通过建设河源市连平县九潭水库等措施,解决河源市东源县灯塔盆地等地区的灌溉、供水和防洪等问题。 (3

13、)西江流域。加强西江水源地保护和建设,使西江成为全省最大的集中式重点水源区。以提高西江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开展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研究,探索实施西水东调、西水南调、海湾蓄水和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工程性及非工程性措施。调整优化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源地和供水布局,建设防咸配套工程,缓解珠海澳门水资源供需矛盾。 (4)北江流域。大力开展北江水源水质保护和水生态建设,确保北江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源地之一的供水安全。开发建设北江流域水利枢纽工程,重点推动韶关乐昌峡、湾头和清远石角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调节和航运等综合功能。 (5)韩江流域及粤东沿海地区。完善韩江

14、流域水源地布局和供水体系,加大防治水污染和水生态建设力度,解决部分地区的水质性缺水以及沿海地区和南澳岛的水源性缺水问题。开展潮州供水枢纽灌区(潮汕灌区)前期研究,重点建设潮州供水枢纽及其配套工程,改善韩江下游灌溉及供水工程的取水条件;加快建设潮阳供水工程,有效解决汕头、揭阳等地的水质性缺水问题,开展南澳岛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及海水利用试点;新建凤池水库,扩建清凉山水库,调整公平、龙潭等水库功能,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加大对汕尾公平水库、揭阳三洲榕南引榕和普宁引榕等灌区工程的改造力度。 (6)粤西沿海地区。科学开发和利用地下水、海水、空中云水和再生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提高用

15、水效率。充分利用鹤地水库、高州水库以及鉴江、九州江、南渡河、漠阳江等水利工程和水流域的调节作用,适当新建及改扩建蓄水工程,综合解决雷州半岛和茂名市沿海地区缺水问题。重点推进鹤地水库、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恢复水库蓄水设计水位,增加调节库容;加大青年运河灌区、高州水库灌区的灌渠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设鉴江河口拦河蓄淡工程和茂名市东南部沿海地区调水枢纽工程,加快解决湛江市东海岛缺水、市区补水以及茂名市东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妥善解决好鹤地、高州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2.行业及城乡水资源配置。 (1)农业及农村。加大对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推广农业生态用水模式,实现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通过改建、扩建、适当新建蓄水和取水工程,解决石灰岩地区饮水难问题;采取集中式供水为主、分散式供水为辅的方式,通过现有城镇供水设施以及城镇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好农村居民饮用水中含氟、砷和饮用苦咸水、严重污染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