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337884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终极背诵版)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重点)第四章:南北朝诗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姓名:李延帅学院:文学院班级:中本0902电话:132876288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 论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

2、。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文学自觉的标志:(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

3、裁的体制和风格有明确认识。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5、东晋李充翰林论联系风格辨析文体。6、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分84题。7、文心雕龙上篇主要讨论文体,分33大类,“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追溯起源,叙述演变,说明名称意义,并举例评论。8、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文学总集。(

4、三)对文学审美特性自觉追求。文学自觉最终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1、四声的发现及其运用,用事和对偶的讲究。2、文心雕龙多论述作品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等,是文学自觉的标志。二、从人物品评到作品品评。(一)人物品评。1、汉末察举制度,士族流行乡党评议,如许劭、许靖、郭太。2、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人物品评的风气更盛。刘劭人物志总结鉴察人物的理论和方法,重视人的材质,形成才性之学。3、世说新语的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记载评人事例。4、汉末人物品评多带预言成败意味,偏重识鉴人才,重点在政治、道德方面;5、魏晋以后人物品评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评议外,增加审美成分,为已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

5、、比喻象征的手法品题。世说新语中品题人物常见的审美概念有:神、朗、率、真等,最常见的是:真、深、朗;用作比喻的不乏自然物象。6、人物审美对文艺审美起催化作用;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文艺批评,如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古画品录。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一)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序志一篇是全书的自序。2、贡献:(1)论述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外部原因:“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将文学与社会风俗、政治兴衰联系;内部规律总结为“通”和“变”,即继承和创新相互作用;此外明诗论

6、述文体演变过程,才略评论历代作家;(2)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书中许多精辟的概括,如“体性”、“风骨”、“定势”、“情采”等,涉及形象思维、艺术风格等。四、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萧统的文选(一)李善注文选60卷,选录先秦到梁代共130人作品,另有古乐府3首和古诗十九首,共700馀篇。(二)编排方法:先将文体分为赋、诗、骚、诏、册、令等37大类,大类下按题材分若干小类。(三)诗占近13卷,共334首,各类中数量最多。(四)选诗带较大宽容性,选诗最多的三位诗人是:陆机52首、谢灵运40首、江淹31首。在标举一流诗人方面眼光不高;推崇被忽视的诗人方面眼光高。五、新文学思潮:努力将文

7、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探寻文学特点、文学分类、文学创作规律及文学价值。(一)汉代儒家诗教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占统治地位,诗歌被视为“经为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二)魏晋后诗学摆脱经学束缚,追求文学独立的意义,提出新理论概念,如风骨、风韵、形象,并形成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各类文艺互相沟通。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乱世文学,作家在战乱中易感受到人生短促,生命脆弱,命运难卜,祸福无常及个人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悲剧性基调

8、及作为补偿的放达,后者常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这种悲剧性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带上了政治色彩。二、文学创作的某些共同主题,如生死、游仙、隐逸,并与药和酒相连。(一)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短促,死亡不可避免,及如何对待生死的思考。、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薤露、蒿里之作,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后生死主题普遍。、对待人生的四种态度: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四是陶渊明所采取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二)游仙主题主要想象神仙世界,表现对其向往及长生的愿望。、离骚、远游开游仙主题先河

9、。、魏晋后,游仙主题作为生死主题的补充,企求长生的意思变浓。如曹操气出唱,曹植的游仙、仙人篇,张华的游仙诗,郭璞游仙诗构成游仙系列。(三)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隐逸思想在庄子中较早体现。、隐逸主题可追溯到楚辞中淮南小山招隐士、张衡归田赋早期作品。、魏晋后左思和陆机招隐诗、王康琚反招隐诗、潘岳闲居赋;陶渊明描写隐逸生活、表现隐逸思想的作品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隐逸主题与魏晋后因战乱和玄学导致的希企隐逸之风有关。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一、门阀制度使士族和庶族对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寒士不平也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10、一)战国时代作品中有反映,宋玉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最早。(二)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反映寒士希望改变地位的要求。(三)魏晋南北朝左思咏史、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拟行路难其六)。 二、文学家族大量出现。如:三曹、三张、二陆、两潘。(一)与门阀制度有直接关系,文学集中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二)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如:曹植责躬,潘岳家风诗,陆机与弟清河云诗,陆云答兄平原诗。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一、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魏晋玄学。(一)其形成和老庄思想有

11、关,东晋后又吸取佛学成分,步入新阶段;(二)是一种思辨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思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二、玄学重要论题: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之辨。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派。(一)崇尚自然派。、“自然”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郭象庄子注中进一步发挥:()老庄认为有先天地万物而生的道,郭象认为之所以有万物,万物之所以如此是自然地如此;“我”也是自己而然的,完全独立;()只要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无所待,无所使,就可进入

12、自由自如的境界。、“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庄子对“真”的界定:“真者,精诚之至也。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渔父)即:是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圣人谨慎地守住这个精神境界,不受外物的干扰。不受礼教约束的、没有世俗伪饰的、保持其天性的人,就是“真人”。、 “真”和“自然”相通,不仅属于抽象理念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玄学崇尚自然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 三、言意之辩内容是言辞和意旨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影响重大。(一)言不尽意论。代表荀粲认为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

13、指出了言意之间的联系差别和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二)得意忘言论。代表王弼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功用是明象,只要得到象就不必拘守言,只要得到意就不必拘守象,不忘象就不能真正得意,不忘言就不能真正得象。言不尽意论创作论,得意忘言论鉴赏论。达意最好方法: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体味字句外的情思和意趣,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四、魏晋风流。(一)定义:魏晋人追求的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是“玄”的心灵世界的外观,也是乱世下痛苦内心的折射,是对汉儒为人准则的否定,认为名教是执和障,主张破执除障,保持本来面目。(二)构成条件:玄心、洞见、

14、妙赏、深情。(三)外在表现特点:颖悟、旷达、真率,即追求艺术化人生,或用言行、诗文、艺术使人生艺术化。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四)与文学的关系:1、表面看来,阮籍、嵇康等文学家同时也是魏晋风流的代表,其作品体现魏晋风流的特点,世说新语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2、深层看来,魏晋风流下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对个性化的向往,自我表现的要求和无拘无束的氛围,是文学成长的好条件;3、魏晋玄学转化为文学。直接转化,玄言诗;陶诗以从生活中体悟玄理为艺术特色,理趣被宋人发挥到极致。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一、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翻译。(一)约前6C到5C,释迦牟尼创佛教。(二)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是佛教初传的历史坐标。(三)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天竺僧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及佛像到洛阳。(四)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出道品行经等,大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五)建和二年(148)安息僧人安世高到洛阳弘法,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六)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量翻译,出现支谦、康僧会、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什、法显、佛陀跋陀罗、昙无谶、求那跋陀罗、菩提支流、真谛等翻译家。二、文人与佛教的关系。曹植为月氏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