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334935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桥》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桥》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桥》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桥》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优秀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桥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课件多组;音乐 一、 交流文体,初识小说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读书。老师想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读过小说?说说吧,都读了哪些? (生:我最近看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白象家族,章回小说、魔幻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等等) 师:老师和大家一样,平时也很喜欢读小说,今天我给大家

2、准备了一篇很特别的小说敲门声。(课件出示: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请一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 师:看你们满脸惊讶,为什么感到惊讶? 生:地球上为什么会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呢? 生:只剩最后一个人,为什么门外会响起敲门声? 生:我感到恐怖。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既然是一篇文章,怎么会这么短? 师:看来这篇小说留给大家的疑问、悬念很多。像这么短的小说它有个名称,叫- 生:微型小说。 师:是的。根据篇幅的长短,我们可以把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课件出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二、梳理情节,感知内容 师:那么小小说

3、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色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小小说桥,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齐读课题)桥。 师:还记得吗?桥的主人公是谁?(老汉)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23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待会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开始吧! (幻灯片出示: 1、边读边画出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 2、用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话写写你的感受。) 三、品味言行,丰满形象 1、指生读画出的句子。 2、品读交流 我们先来看这组句子,出示句子:(幻灯片2):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临危不惧)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汉的沉着冷静?“一座山”镇定如山是冷

4、静。 师:还有那个词?老汉不说话(盯), 师:老汉盯着人群,他想用这样的眼神告诉人们什么? 师:一个“盯”字,我们走进了老汉的内心。 (2)交流继续。 (幻灯片3):出示: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师:谁来读读这组句子?“沙哑的喊话”这是老汉的什么描写?(语言) 师:你们发现老汉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短-简洁) 师:老师把老汉说的话改一改, (乡亲们,这座木桥很窄,也不够牢固!大家千万不要拥挤,排成一队按顺序过桥。如果你是共产党员请排在后边,让普通老百姓先过去。) 师: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为什么?(情况危急,不容废话。) 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样的语言?谁来试试?(

5、掷地有声、斩钉截铁) 师:真好!读着读着,一个果断指挥的老汉就立在了我们眼前。 (3)洪水越逼越近,越来越深,此时此刻,唯一的生机就是对,走过桥就有了生机。可是(幻灯片4出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谁来读这个句子?句中老汉的那个动作最让你感动?(此处应该有掌声)这一“揪”,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他揪的、吼的是谁?(他的儿子)老汉这一揪多儿子意味着什么?(死)对村民呢?这一揪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引导,板书:公正无私) 师:同学们,假如这一揪,或多或少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无情,那么接下来 (4)(幻灯

6、片5):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从这一个“推”字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老汉很爱自己的儿子)(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推给儿子,这就是父爱如山呢孩子们!板书:父爱如山) 师:我们抓住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到老汉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语言的秘密,老师认真数过,课文只有短短的511个字,却有27个自然段,语句都非常(板书:语言简洁), 师:语言简洁是小小说的突出特点。其实,课文还用同样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暴雨、洪水。 四、关注洪水, 领悟写法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读找) 2、汇报交流 (1)师:(生

7、逐句读画出的句子屏幕出示)哪一组句子最能突出小小说语言简洁的特点? 生: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雨急、雨大)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还有哪个句子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个句子把“山洪”比作“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师:作者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这可怕的洪水?(拟人)谁来读读拟人的句子?(每人一句) 师:屏幕上出示的是我们刚才交流的句子,谁愿意连起来给大家读读?(指优生读)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8、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6)水,爬上了老汉的腰。 师:他的朗读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洪水?(心惊肉跳、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浊浪滔天) 师:洪水越逼越近,越来越猛!我们一起看(播放洪水视频)如果是你面对着这样的洪水,你会怎么样?我们再来看洪水前的老汉。 (幻灯片7出示: (女)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男)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女)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男)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

9、豹子。 (女)水,爬上了老汉的腰。 (男)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我们合作着读读,女生来读洪水,男生来读老汉的表现。 师:此时此刻,我们再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可怕的洪水?(指生说)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出老汉在危急时的先人后己。 生:用洪水衬托老汉的镇定。 师:你们真厉害。已经总结出了小说的又一大特点-环境衬托。(板书:环境衬托)至此一个血肉丰满的老汉形象真实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 师:找一找,文中的哪处描写,让你对老汉的崇敬之情达到顶峰?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潸然泪下。 师:为什么作者直到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生:增添了

10、文章的神秘感。 生:这样可以吸引我们读下去。师:就像课前我们读的敲门声,结尾有悬念,意味无穷。板书:巧设悬念) 生:齐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后四段) 五、拓展文本,学法迁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还有小小说这种文章。 生:我知道小小说有很多特点,比如:语言简洁、环境衬托、结尾巧妙。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继续领悟小说的特色。谁来读读助学提示。 助学提示 1、画出文中人物外貌以及言行描写的语句。在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做做批注。 2、想一想环境描写在人物刻画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你画出了那些让你感动的语句?透过这些描写让

11、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无名战士?(生畅所欲言) 师:合作者交流着,无名战士那大公无私,忠于革命的光辉形象已呈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把人物置身到了怎样的环境里?(指生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这是怎样的草地环境?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师:作者为什么要将人物置身在如此荒凉、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指生回答) 总结:正像同学们所说,恶劣的草地环境使无名战士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明。这正是烘托的魅力。 六、课外延伸,推荐阅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两篇小说,他们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确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感动。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篇小小说,一起欣赏。(课件出示小小说读) (1)最荒诞

12、的小小说:有一个面包走在街上,他觉得自己很饿,就把自己吃了。(指生读) 师:大家都笑了,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个面包,常常为了欲望失去了自我。 (2)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为此深深烦恼,认定是老天惩罚他,感到这辈子都完了。 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当地传诵着一位德意双馨的盲人推拿师的故事。 师:这篇小小说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缺陷也能与芬芳同在。最后一篇小说的名字就叫秘密。 村里有个孤儿叫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外星人要来啦”,尽管村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乐此不疲的Nasa有个秘密,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师:温情在秘密中流淌。有人说:小小说是惊鸿一瞥,是尺幅微澜,是九曲回声,是绕梁三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走近小小说,领略他的非凡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