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3150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膜接触镜的基本特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两眼屈光状态不同叫做屈光参差,包括两眼屈光性质或屈光度数不同。两眼屈光状态完全等同的人是不多见的,低度屈光参差普遍存在,不影响双眼单视功能,而高度屈光参差则会影响双眼单视。 两眼屈光度相差大于 2.00D(二百度)以上称屈光参差。屈光参差,如不及时矫正,度数高的眼会发生弱视,因此早期发现并早期矫正屈光参差是很重要的。 眼屈光参差就是两只眼屈光不正的度数相差悬殊:一只眼的度数很大,另一只眼的度数很小,甚至正常。或者一只眼远视。另一只眼近视。我们称这类屈光不正为屈光参差,即两只眼屈光度数不等。临床上规定:两只眼屈光不正的度数(远视或近视)相差 1.50 个屈光度(通常说的 150 度),或者散光

2、相差 1.00 个屈光度(通常说的 100 度)以上者和为屈光参差。这类患者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只眼比较清晰,另一只眼比较模糊,甚至两只眼的视力都相当模糊。另外,由于屈光不正的度数存在差异,两只眼视网膜上的物像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大脑皮层的融像功能受到不良影响。如果相差 5%以上,则两只眼的物像不能融合,大脑皮层会主动抑制物像比较模糊的一只眼,屈光不正度数比较大的一只眼就会发生弱视。这类弱视称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如果患者的两只眼同时患有远视,度数大的一只眼弱视的程度比较重,则度数小的一只眼的视力比较好;如果患者一只眼远视,另一只眼近视,两只眼屈光不正的度数都比较小,患者两只眼的视力开始可能都正常。

3、但是他们通常一只眼看远,一只眼看近,两只眼的物像不能融合,久而久这,一只眼总是处于抑制状态,也会形成弱视单纯性远(近)视参差:一眼正视、一眼远(近)视复性远(近)视参差:二眼均为远视或近视但程度不等混合性参差:一眼远视、一眼近视单纯性散光参差:一眼正视、一眼散光复性散光参差:两眼为性质相同的散光,但程度不同混合性散光参差:两眼分别具有不同性质的散光 屈光参差患者一般立体视会受影响。还容易产生交替性斜视。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1、眼镜矫正:如果把眼镜放在眼前焦点平面上时,视网膜影像的大小和正视眼是一致的,这平面在角膜前 15.7mm。实际上,眼镜很难准确放在这位置上,如果眼镜放在这平面更前的位置,则

4、凸透镜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放大的,而凹透镜是缩小的,度数越高,差别越大。如果眼镜放在较前焦平面近角膜的位置,情况正好相反,所以眼镜的矫正只适用于矫正轻度屈光参差。对眼镜矫正的适应能力和年龄有关,12 岁以下的小孩的调节力及适应力强,应尽可能及早将屈光参差全部矫正。成年人有 24D 的屈光参差者,也争取将其全部矫正,开始戴镜时,可能有些眼疲劳症状,几星期以后可以习惯,病人最终不能接受全部矫正时,应酌情减低度数,使病人戴镜无不适感。老年人矫正屈光参差应以能接受的最大度数为原则,一般不超过 2D。2、接触镜矫正:利用角膜接触镜来矫正屈光参差比普通眼镜前进了一步,特别是厚度只有 0.07mm 或更薄的超薄

5、型亲水软性接触镜问世后,使接触镜应用范围更广泛。由於接触镜只引起 7%左右的物像放大,所以,接触镜能矫正两眼屈光度相差很大的屈光参差,对单眼无晶体引起的屈光参差,效果更称满意,这是普通眼镜所不能比拟的。目前,用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对下面三个问题仍未很好解决:(1)由於接触镜需每天早晨戴上,晚上取下,对老年人及小孩来说,使用起来就会遇到不少困难,尽管有人报告过超薄型的接触镜一次可连续戴用数周,但毕竟未被广泛推广。如病人自己能熟练地操作使用接触镜,则接触镜对矫正屈光参差是很理想的。(2)因高度散光引起的屈光参差,用接触镜矫正不理想,对软性角膜接触镜,球面镜度数可以较高,但柱镜相差的度数在23D 以

6、内的屈光参差较理想,对硬性角膜接触镜,柱镜的度也不宜超过34D。(3)使用接触镜最严重和最令人忧心的并发症是继发细菌感染,为了预防发生这种并发症,虽然作了不少努力,取得很大改进,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杜绝。屈 光 参 差 配 镜 矫 正 应 遵 循 的 原 则1、 12 岁 以 下 儿 童 , 应 尽 早 矫 正 其 全 部 屈 光 不 正 , 巩 固 其 双 眼 视 力 , 防止 斜 视 和 弱 视 的 出 现 和 发 展 。 2、 成 人 有 双 眼 单 视 的 可 全 部 矫 正 。 3、 有 交 替 视 力 并 伴 有 视 疲 劳 的 青 年 人 可 予 以 全 部 矫 正 , 若 为 老

7、年 人 ,无 视 力 疲 劳 可 不 予 全 部 矫 正 。 4、 应 同 时 进 行 , 周 密 的 眼 肌 平 衡 检 查 , 凡 有 隐 斜 后 肌 力 不 平 衡 者 均 应酌 情 给.轻度屈光参差可无任何症状。 2.单眼视 屈光参差超过一定程度,双眼单视功能被破坏。在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为避免模糊物像的干扰,会不自主地对其采取抑制作用,患儿不是双眼单视,而是单眼单视,即只用视力较好的眼视物,另一眼则废弃不用。单眼视力无正常的深度觉和立体视觉。3.弱视 形成单眼视后,主视眼的视网膜不断受到正常的视觉刺激,并通过视路将视觉信息传递至视中枢形成视觉,其视功能可以得到正常发育。废用眼模糊

8、不清的物像及其产生的信息被抑制,视中枢对该眼的视觉信息不发生反应,久之形成弱视。一般情况下,发生弱视眼的屈光不正程度要大于另一眼。大量资料表明,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发生率高。在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大部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的程度与屈光参差发生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弱视程度可能越严重。多数学者认为,近视性屈光参差发生弱视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近视眼的近视力多正常,同时,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生较晚,很少发生在视功能发育敏感期,即使近视性屈光参差引起弱视,程度也往往较轻。4.斜视 弱视眼不一定伴有斜视,但如果该眼视功能长时间被抑制而废弃不用,则容易出现斜视。5.交替视 发生在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病例,两眼均

9、能注视目标,可交替使用两眼。另一种情况是患儿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正视或轻度远视,会不自主地看近时用近视眼,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形成交替使用双眼的规律。虽然每次只使用一只眼,但由于看远、看近时均不使用调节及集合,故可能无任何症状。屈光参差 病因回到顶部 (一)发病原因可以引起屈光参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发育因素:在眼的发育过程中,远视的度数在不断减轻,而近视的度数在不断发展,如果两眼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参差;双眼视功能的异常:屈光参差经常发生于斜视之后,主要是由于斜视影响或者说破坏了眼球正视化的过程,打断了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外伤和其他疾病亦可引起屈光参差:上睑下垂患者屈光参差的发病率大约

10、为 55%,其他如眼睑血管瘤,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等),核性白内障等;手术因素:一些手术可造成人为的屈光参差,如人工晶体的植入,角膜移植,RK 术等。按照其发病病因可以进行如下分类:遗传性(hereditary),包括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和一些导致眼睑闭合的疾病,如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等;获得性(acquired),包括外伤性,球内或球周占位性病变以及医源性因素,如单眼晶状体摘除后的无晶状体眼,屈光手术,穿透性角膜移植等。(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屈光参差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了。屈光参差 症状回到顶部 1.轻度屈光参差可无任何症状,2. 单眼视 屈光参差超过一

11、定程度,双眼单视功能被破坏,在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为避免模糊物像的干扰,会不自主地对其采取抑制作用,患儿不是双眼单视,而是单眼单视,即只用视力较好的眼视物,另一眼则废弃不用,单眼视力无正常的深度觉和立体视觉,3.弱视 形成单眼视后,主视眼的视网膜不断受到正常的视觉刺激,并通过视路将视觉信息传递至视中枢形成视觉,其视功能可以得到正常发育,废用眼模糊不清的物像及其产生的信息被抑制,视中枢对该眼的视觉信息不发生反应,久之形成弱视,一般情况下,发生弱视眼的屈光不正程度要大于另一眼,大量资料表明,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发生率高,在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大部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的程度与屈光参差发生的年

12、龄有关,年龄越小,弱视程度可能越严重,多数学者认为,近视性屈光参差发生弱视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近视眼的近视力多正常,同时,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生较晚,很少发生在视功能发育敏感期,即使近视性屈光参差引起弱视,程度也往往较轻,4.斜视 弱视眼不一定伴有斜视,但如果该眼视功能长时间被抑制而废弃不用,则容易出现斜视,5.交替视 发生在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病例,两眼均能注视目标,可交替使用两眼,另一种情况是患儿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正视或轻度远视,会不自主地看近时用近视眼,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形成交替使用双眼的规律,虽然每次只使用一只眼,但由于看远,看近时均不使用调节及集合,故可能无任何症状,根据双眼验光检查结

13、果可以明确诊断, 屈光参差 治疗回到顶部 (一)治疗屈光参差会严重影响视功能,破坏双眼单视,导致斜视,弱视发生,而且屈光参差发生年龄越小,对视功能的影响越严重,因此,对少年儿童的屈光参差要早期发现,充分矫正,尽早配镜,并坚持戴镜。1.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矫正屈光参差有其自身的缺点,因为不同屈光度,不同轴位的球,柱镜片,会影响外界物体在视网膜的成像,对视觉产生干扰,人类视中枢对来自两眼的物像融合功能是有限度的,一般认为最大耐受相差限度为 5%左右,如果两眼球镜片度数相差超过 3.0D,或柱镜片度数相差超过 1.5D,则两眼物像不能融合为一,从而产生复视,另外,如果屈光参差已经导致斜视发生,戴框架眼

14、镜后会产生棱镜作用,镜片度数越大,棱镜作用越严重,配镜后可能引起严重不适,不能坚持配戴,人眼对屈光参差矫正眼镜干扰的耐受力个体差异较大,少年儿童的耐受力较成人强,即使屈光参差度数较大,也常常可以完全矫正。对已经形成斜视,弱视的屈光参差,应先用镜片矫正弱视眼,配合遮盖健眼,刺激弱视眼等增视措施,提高弱视眼的矫正视力,若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已经正常或接近正常,斜视程度仍未改变时,应尽早手术矫正斜视,以消除矫正眼镜的棱镜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斜视矫正后,屈光参差并未解决,仍需坚持配戴矫正眼镜。2.角膜接触镜矫正 角膜接触镜贴附于角膜表面,对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的大小影响小,有利于矫正屈光参差,故对于屈光参差过大,无法用普通框架眼镜矫正的患者,可选择配戴角膜接触镜。屈光参差 检查回到顶部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主要指电脑验光及检影镜检查,需要在充分的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进行,对青少年更为如此,可以准确提示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及屈光性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