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2634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姓名——毕业设计三个文件样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题 目 名 称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200 级(1)班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李 明 2开题报告(宋体、二号)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标题 2、宋体、小二号)1.1 选题的背景(标题 3、宋体、小三号)油底壳是汽车引擎中曲轴箱的下半部分,它在汽车的零部件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油底壳可以封闭曲轴箱,从而作为贮油槽的外壳,以此来防止杂质进入,1.2 选题的意义(标题 3、宋体、小三号)目前,由于油底壳落料、拉深、冲孔的成形技术的研究不是很成熟,还没有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且目前国内对油底壳冲压成型的研究非

2、常少,2.设计内容(标题 2、宋体、小二号)2.1 主要设计内容(标题 3、宋体、小三号)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油底壳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设计。具体的模具结构设计包括凹、凸模成型零件设计,上、下模座设计以及固定板、垫板等零件的设计。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标题 3、宋体、小三号)本课题复合模的设计难点是如何在同一工作位置上合理的布置好几对凸、凹模,使其在结构上有一个既是拉深凸模又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33.设计的方法及措施(标题 2、宋体、小二号)3.1 可行性分析(标题 3、宋体、小三号)油底壳的形状虽然说不上复杂,但其仍有一定的尺寸精度要求,而且需要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性要求,形状:

3、复合模冲压成型对零件的形状几乎没有复杂性限制,它容许零件有孔和法兰的存在。尺寸: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材料:对于延伸率高,加工硬化性低的钢种都可以用复合模冲压成型。精度: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生产效率: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成型是依靠复合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的。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

4、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效益:冲压成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而且不需要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由以上油底壳的特点和复合模冲压成型工艺的优点,分析可知:该零件适合于采用复合模冲压成型方法。3.2 方法及措施(标题 3、宋体、小三号)(1)复合模功能结构设计4.预计设计成果(标题 2、宋体、小二号)油底壳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装配图两副,以及凸、凹模、上下模座等若干零件图。44.设计工作进度计划(标题 2、宋体、小二号)填充入我给你的阶段和周期要求。文件综述开始,名称:冷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

5、现状与趋势综述(宋体、二号)摘要(黑体、小四号):本文主要介绍了模具的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其中主要涉及了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以及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此外,着重论述了冷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宋体、小四号)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冲压模;设计制造;材料;热处理;发展趋势(宋体、小四号)1.引言(标题 2、宋体、小二号)模具是大批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2.我国冲压模具发展的现状(标题 2、宋体、小二号)2.1 冲模(标题 3、宋体、小三号)当今世界,冲压模具应用广泛,2.2 模具 CAD/CAM/CAE 技术(标题 3、宋体、小三号)模具的出

6、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陶瓷烧制和青铜器制造,2.2.1 智能化(标题 4、宋体、小四号)新一代模具软件建立在从模具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大量知识和经验的基5础上,这些知识经过2.2.2 集成化(标题 4、宋体、小四号)模具设计制造系统不仅应强调信息2.3 模具标准化(标题 3、宋体、小三号)有关统计资料表明3.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标题 2、宋体、小二号)3.1 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 3-D 化、网络化(标题 3、宋体、小三号)传统的 2-D 模具结构设计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和集成化技术要求。模具设计、分析、制造的 3-D 化4.结束语(标题 2、宋体、小二号)随着汽车工业及其他工业进一步

7、向我国转移,目前我国冷冲压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Comment lm1: 编者名称右侧使用Times New Roman句号Comment lm2: 出版地右侧使用中文冒号Comment lm3: 索引类型括号右侧使用 Times New Roman句号Comment lm4: 杂志序号右侧使用Times New Roman逗号、冒号、句号6参考文献(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宋体、二号)1 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2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M.哈尔滨:

8、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53 鄂大辛.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4 肖景容,姜奎华.冲压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5 洪慎章.冷挤压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 崔忠圻、覃耀春.金属学与热处理.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87 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特种加工.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6 8 P N Rao.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Foundry, Forming and Welding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9 P N Rao. Manufacturing

9、TechnologyMetal Cutting and Machine Tools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10 M.F.Spotts,T.E.Shoup.Design of Machine Elements(seventh edition)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11陈艳艳,孙志华,孟亚峰.常见模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J.科技资讯,2008,60(4):48-49.12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模展模具评定评述专家组.现代模具制造技术与制造评述J.电加工与模具 2006,39(4): 1-12.13李海平.国内模具工业的现状及研发趋势J.科技资讯,2006,25(4): 2

10、45-246.14赵昌盛.国外模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技术,2004,46(8): 65-67.15郭雪娥,江波.冷冲压模具 CAD/CAM集成技术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4,32(8): 6-10.7外文翻译(黑体、小初)译文题目 (宋体、三号) 原稿题目 Times New Roman 三号 原稿出处 http:/www.forging.org/fierf/pdf/ (同上) 8外文题目(宋体、小二号)摘要(黑体、小四号):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内啮合齿轮毛坯最佳的预成型/预锻外形尺寸,通过体积测绘或其它适当的技术使锻件材料消耗最小、锻造的工序最短。用一个 2-D(二维,

11、下同) (轴对称)或 3-D(3-D,下同)引言(标题 2、宋体、小二号)有限元分析法是在模拟和分析材料成型!体积测绘方法理论(标题 2、宋体、小二号)基于恒定的体积(体积会保持恒定或不变) ,体积测绘的方法可以用来推导速度场,这些速度可以通过减少上限单元技术总功率的方式进行估算。因此,这种方法叫做修正的上限单元技术。基于这种方法而建立的一个锻造预成型设计的策略已经被实施,该策略主要论述了用于 2-D 轴对称环形齿轮毛坯锻造的反向变形模拟技术。2-D(轴对称)锻造工艺过程如图 1 所示。一个矩形的以及三角形的单元的速度场可以由此来推导,并分别给出方程(1)和方程(2) 。 (宋体、小四号)(1

12、)ji,1jij1ijiji,ji2j1i2jiji zrurrrw ,(2)ji,2ji2ji,ji,2j1i2jiji1ji,jiji, r-w-wzru , 9图 1.a:矩形和三角形单元的边界速度(图标名称要翻译,宋体、小四号)锻造预成型设计工艺和反向模拟过程(标题 2、宋体、小二号)反向变形模拟工艺。10参考文献1 Altan, T., Oh, S., Gegel, H.,“金属成型原理与应用” ,美国金属学会,1995.2 Zhao, X., Zaho, G., Wang, G., and Wang, T., “基于预成型灵敏度分析法锻造过程中均匀变形的预成型模具形状设计” ,材料

13、加工技术杂志,128 (2002) 25-32.3 Yiguo, L., Sheng, S., “使用模拟模块技术的反向模拟及其在精密锻造工艺中的应用” ,材料加工技术杂志,63 (1997) 244-2474 Liu, Q., Shichun, W., Sheng, S., “基于新的 FEM-UBET 方法轴对称锻造件的预成型设计” ,材料加工技术杂志,74 (1998) 218-222.5 Bramley A., N., “UBET and TEUBA:锻造模拟和预成型设计速成法”材料加工技术杂志 116 (2001)62-66.6 Zhao, G., Zaho, Z., Wang, T

14、., and Grandhi, R., V., “通用涡轮盘锻造工艺预成型设计”材料加工技术杂志 84 (1998) 193-201.7 Han, C., S., Grandhi, R., V., and Srinivasan, R.,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优化锻造模具形状设计”AIAA 学报,1993 年 4 月 31 日第四期.118 Zaho, G., Wright E., and Grandhi, R., V., “应用了逆模具关系方法的锻造过程中计算机辅助预成型设计”机床与制造国际期刊 36 (1996) 755-7698 Kang, B., S., Lee, J., H., Kim, B., M., Choi, J., C., “基于有限元法的闭式锻造罗纹网格型平面应变分量的工艺设计”材料加工技术杂志 47 (1995) 291-3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