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21287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志达教育化学教案 1 第一章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过滤、称量、量取等基本实验操作。 3.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二、知识回顾二、知识回顾: 1 是物理变化,_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 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 、 、 、 等。 2. 固体药品存放在 中,液体药品存放在 中。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 量,固体只需 ,液体 ml. 3. 实验室里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量取液体的体积时

2、,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 同时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4.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固体的一种方法是 ,在进行操作时玻璃作用是 ;蒸发操作中也用到玻 璃棒,它的作用是 。 5. 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原则”是 、 、 。 6.写出下列文字表达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加热碳酸氢铵 加热碱式碳酸铜 三、经典例题三、经典例题: 例: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 )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往大水变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向下滑动 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判断化学变化,不能从 根本上断定就

3、是化学变化。 四、课堂训练四、课堂训练: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 5 月 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 下列说法中属于 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 2008 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

4、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4.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 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志达教育化学教案 2 6 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 10.6g(1g 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 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 A.10g B.11.2g C.9.4g D.10.6g 7.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8.8.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5、(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 。 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 a 试管、b 漏斗、c 酒精灯、d 集气瓶、e 药匙、 f 胶头滴管、g 量筒(10mL,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用序号填空)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4)某同学欲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

6、m3) ,配制 150g 10的稀硫酸。 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 mL 的浓硫酸,选用 mL 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 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 ,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偏大” “偏小” “无影响” ) 。 10.(09 青岛)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填写“俯视” 、 “仰视

7、” 或“保持水平” ) 。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课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水资源,掌握化学性质 志达教育化学教案 3 3.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 4.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1.空气中各组分气体按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和杂质 ,因此空气是 物 。 2.氧气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 反应,反应中氧气 (填“失”或“供”)氧。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 有关。 3

8、.(1)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其 并且 ;(2)二氧化碳能与水 反应生成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而生成物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时易 ,可观 察到 ,化学方程式 、 ;(3)检验二氧化碳 可用 ,可观察到 ,化学方程式 ; 4.在通电条件下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 ,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 气体能 ,两者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化学方程式 ,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硬 水是 的水,可用 检验。 【经典例题经典例题】 下列物质中:A.空气 B.氧气 C.氧化镁 D.铁 E.氧化汞 F.五氧化二磷 G.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9、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答案】 A BD CEFG CEF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2.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 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3.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1/5 B实验时红

10、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5.用二氧化碳水溶液浇灌盐碱地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 )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6.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

11、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 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7.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志达教育化学教案 4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9 (08 黑龙江)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

12、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 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10 (08 江苏常州)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 蒸馏水 B生铁 稀盐酸 C氢气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气 二、填空与简答二、填空与简答 1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

13、 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带铁圈的铁架台 酒精灯 漏斗 玻璃棒 量筒 蒸发皿 12 (08 黑龙江) (2 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 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 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 O2的方法是_。 13 (08 江苏无锡) (4 分)A、B、C 三种元素,A 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 元素的单质能在 C 元素 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写出 A、B、C 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B_、C_;写出 B、C 二种元 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获得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获得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实验室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验满、验证等。 2.了解催化剂的特征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1.工业获得氧气的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