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307214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原理,项目四 统计计算与分析,统计学原理,2,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与分类,正确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理解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项目四 统计计算与分析,【本章重点与难点】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及其判断六种相对指标的区别及其判断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常见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统计学原理,3,模块一 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统计学原理,4,模块一 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工作任务一 总量指标的计算与分析,统计学原理,5,总体单位总量:一个总体内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总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各单位某种数量标志值的总和,时期指标:反映现象

2、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总量指标的种类,两者区别:1)时期指标是连续计数,时点指标是间断计数;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3)时期指标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总量指标,相互转变,统计学原理,6,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实物单位,2、货币单位(价值单位),3、劳动单位(工时、工日),总量指标,统计学原理,7,工作任务2 相对指标的计算与分析,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按其作用和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结构相对数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六种,统计学原理

3、,9,结构相对指标计算,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即差异)的各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1. 同一总体的结构相对数之和必须为100%(或1)2. 结构相对数的分子分母位置不能互换。3. 结构相对数的分子分母既可是总体中某部分单位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也可是总体中某部分标志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之比。4. 分子中的某部分必须是构成分母的总体中的一部分。,注意事项:,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10,结构相对指标计算,实例讲解:,相对指标,某城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41.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8.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4、826.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26.30亿元,计算结构相对数并分析。,计算: 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88.88/1841.61)100% =4.83% 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826.43/1841.61)100% =44.87% 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926.30/1841.61)100% =50.30%,统计学原理,11,结构相对指标计算,实例讲解:,相对指标,某城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41.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8.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6.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26.30亿元,计算结构相对数并分析

5、。,分析: 2003年该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3%、44.87%、50.30%,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之和为100%,显而易见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计学原理,12,比例相对指标的计算,同一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的比值。它反映总体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一般用比数表示,也可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指标,即: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但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统计学原理,13,比例相对指标计算,实例讲解:,相对指标,某城市2002年工业总产值为4230.83亿元,其中重工业产值为1130.03亿元,轻工业产值为

6、3100.8亿元,则该城市轻重工业比例如何?,计算:轻重工业比例3100.8:1130.03=2.74:1分析:该城市轻工业较发达。,统计学原理,14,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的综合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注意事项:1.分子与分母现象所属统计指标的涵义、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必须一致;2.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15,比较相对指标计算,实例讲解:,相对指标,甲乙两公司2003年商品销售额分别为560亿元和320亿元,计算比较相对数并分析。,计算:比较相对数=560/320=1.75

7、分析:甲公司商品销售额为乙公司的1.75倍(=175%)。,统计学原理,16,动态相对指标的计算,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上的对比,它反映该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方向和程度,也称为发展速度,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不能互换),如,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17,动态相对指标计算,实例讲解:,相对指标,某城市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为4238.48亿元,2003年为5424.62亿元。计算动态相对数并分析。,计算:动态相对数5424.62/4238.48*100%=127.99%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经济发展速度好。,统计学原理,18,强度相对指标 的计算,是两个性

8、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的综合指标。(一般用有名数来表示),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19,(1)反映现象的强弱程度,(2)反映现象的密度,(3)反映现象的经济效益,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20,强度相对指标计算,相对指标,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正指标与逆指标两种计算方法。 正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反映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成正比。 逆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反映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成反比。,统计学原理,21,强度相对指标计算,实例讲解:,相对指标,某城市2003年人口为1000000人,有零售商业机构5000个。计算强度相对数并分析。

9、,计算: 某城市零售商业网密度的正指标5000/1000000=5(个/千人) 某城市零售商业网密度的逆指标1000000/5000=200(人/个),统计学原理,22,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计划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之比。它表明某一时期内某种计划的完成程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数。,相对指标,注意: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统计学原理,23,短期计划的检查,(1)计划任务数为绝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例】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度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实际为950万元,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24,短期计划的检查,(1)计划任务

10、数为绝对数(计划执行程度的检查),【例】2003年某公司计划完成商品销售额1500万元,19月止累计实际完成数1125万元,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并分析。,相对指标,计划执行进度,100%,计算:19月计划执行进度,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司19月分(第三季度)销售额累计完成年计划的75%,其计划执行进度与时间同步(时间过3/4,任务也过3/4),只要第四季度保持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或有所提高,则年末就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统计学原理,25,(2)计划任务数为平均数,【例】某企业计划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50元,实际为45元,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26,(3)计划数为相对数,相对指标

11、,统计学原理,27,【例】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今年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了15%。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例】某企业计划某种产品成本今年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举例,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28,相对指标的计算,课堂练习:,相对指标,2008年某集团所属商店销售销售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表所示。,要求:根据资料,计算表中所缺指标数值,并说出(2)、(3)、(5)、(6)栏是什么指标?,统计学原理,29,相对指标的计算,参考答案:,相对指标,(2)是总量指标、(3)是结构相对指标、(5)是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6)是动态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0,中长期计划完成程度相

12、对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水平法: 是根据计划期末实际达到的水平和计划期规定同期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是否完成计划。它适用于检查规定计划期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确定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问题: 如果计划期内有连续一年的实际数(12个月,不论是否在一个日历年度),达到计划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后面所余的时间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统计学原理,31,某公司某五年计划规定,甲产品产量在计划期最后一年应达到202万吨,实际执行结果如下:,单位:万吨,试计算该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时间。,举例,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2,解: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从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产量之和为

13、202万吨,恰好等于计划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产量,即 42495358202(万吨)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为2个季度,即6个月。,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3,(2)累计法,累计法就是把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实际完成数与同期计划规定的累计数对比,来确定是否完成计划的程度。,确定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从计划期开始至某一时间所累计完成的实际数达到了计划规定的累计数,以后的时间就是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4,某城市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规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600亿元,实际执行结果如下:,单位:亿元,试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时间,举例,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5,解:计

14、划完成程度,从第1年的第一季度开始至第五年的第二季度投资之和恰好等于累计规定计划数600亿元,即 13814280957075600(亿元),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为2个季度,即6个月。,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6,课堂训练,1.(110%) 2. (98.3%) 3.(120%),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7,4.分析截止到第三季度对全年计划的完成情况,76.5 74.5 68.0 75.0,相对指标,(3)=(2)/(1),( )( )( ),( ),统计学原理,38,5.某产品计划规定第5年产量56万吨,实际第5年产量63万吨,第4、5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表:,第5年计划完成程度=63/5610

15、0%=112.5%,提前完成时间为1个月,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39,相对指标的计算,课后练习:,相对指标,见课本P150 判断题 17 单选题 115 多选题 111 填空题 16 实训题 6-10,统计学原理,40,了解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全距、平均差,掌握常见的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工作任务三 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本章重点与难点】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标准差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标志变异系数,统计学原理,41,平均指标,统计学原理,42,平均指标的分类,平均指标,统计学原理,43,算术平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是统计中计算平均数最常用的方法。,注意:1、分子分母必须属于同一总体 2、分子标志总量必须是分母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思考: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数吗?,平均指标,统计学原理,44,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