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3008104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初一上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王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达川区大树初级中学一、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形象思维较弱,抽象水平较低。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也正是立足于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因而多为直观的操作、感受,当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抽象体验,如已知从某两个角度的视图,悟出几何体的形状和搭出几何体所需的小方块;或已知几何体从上面看的视图和小方块的数量,画出几何体的正视图和左视图等,但这样的抽象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认知基础了。二、教学任务分析在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展开与折叠及截一个几何体等内容之后,安排本节内容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力图拓宽学生的思维

2、,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本节的教学任务是:首先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结果,能画出简单的三种形状图;然后经历由搭建模型、观察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到脱离模型,由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出立体图形等过程。本节教学任务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说理,相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初一阶段的第一章还兼具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画出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说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描述三种形状图的基本

3、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二种形状图 ,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块的数量。2、过程目标:(1) 经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2)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形状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三、教学过程

4、:(一)引入新课:1、请所有同学抬头看着老师,请告诉老师老师正面对着你们,你们能看出老师头部哪些器官及数量?老师侧脸向着你们,你们能看到头部哪些器官及数量?老师背对着你们,你们能看到老师头部哪些器官及数量?学生:正面能看到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一个鼻子,整张脸; 侧面能看到一只眼睛,一只耳朵,半张嘴,一个鼻子,半张脸; 背面能看到两只耳朵和后脑勺。2、请看下图,说出A、B、C、D四台相机分别对应哪些图?并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A相机看到的是第2幅图,因为从A的角度先看到的是比较大的小鹿身子; B相机看到的是第1幅图,因为从B的角度先看到的是两头小鹿的屁股;C相机看到的是第3幅图,因为

5、从C的角度先看到的是比较小的小鹿身子;D相机看到的是第4幅图,因为从D的角度先看到的是两头小鹿的前脚和脖子;(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从正面看,我们能看到两层,下面一层有三个,前面的会挡住后面的,高的会挡住后面矮的,第二层只有一个在上面的最左边;从左面看我们也能看到两层,下面一层能看到两个,前面的将后面的挡住,第二层只有一个在上面的左边;从上面看我们也能看到两层,上面一层是三个,上面的挡住下面的,下面一层有一个在最左边,所以我们能得到上面的三视图。目的: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三种形状图的概念。效果:由于问题

6、层次清晰,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学生较为顺利的获得了三种形状图,取得较好的效果。2、小组讨论: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用6个小立方体搭成不同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几何体形状。老师提示:能搭出很多种几何体,但是首先要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在画出它的正面、左面、上面的视图。3、做一做: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与同伴交流。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1、222老师讲解:从正面看,我们能看到有两层,每层两个,从上面看我们能看到有两排,前面一排有两个,后面一排有一个,由于从正面看前面的能挡住

7、后面的,从上面看上面能挡住下面的,我们将能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标在从左面看的视图上,即:所以小立方体的个数为:2+2+2=6或2+2+1=5目的:已知部分形状图及有关数据信息,反向思考几何体的构成 ,从而力图让学生从逐步脱离实物观察,迫使学生进入真正的想象层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由问题到模型,由模型再到脱离模型,较为完整地反映出一个问题解决的全貌。注意事项与效果: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讲解,而应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本问题相对而言难度较高,根据学生的状况,教师可以进行灵活的处理,如果学生不具备解决该问题的空间想象能力,建议还是让学生先自己搭出符合要求的几何体,在通过观察解决

8、;如果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许可,可以让学生直接想象该几何体的形状,然后解释你所想象的几何体,他人根据解释搭出符合要求的几何体;如果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更好,可以让学生先自主脱离实物解决该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教无定法,关键在于了解学生,选择适应学生的方法。4、能力拓展: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231231讲解:从正面看,我们看到两列,数目表示小立方体的个数,画的时候依次画出最多的个数 正面看的方向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我们看到两排,数目表示小立方体的个数,画的时候依次

9、画出最多的个数231 从左面看的方向 从左面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如何画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已经有了较清晰的思路:站对位置,数清层列。对于空间观念较强的同学,已经可以脱离模型利用变通(搬动物体)的思想,来解决实际观察模型中的不方便。(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内容:1小结: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2作业:习题1.6数学理解 第1,3,4题四、教学反思: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数学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学生刚从

10、小学升到中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节课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的学习数学。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可以自由走动,离开座位去观察,这样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探索机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意识,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把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改变以往教师灌输,一人讲,全班听的局面。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努力去探寻知识的奥秘。本节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经历由观察模型、搭建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 ,到脱离模型、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搭模验证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施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