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005014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组织讲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 ZXZQ06 标段标段 渭河特大桥悬臂灌注连续梁渭河特大桥悬臂灌注连续梁 施施 工工 组组 织织 设设 计计 编制:编制: 复核:复核: 审核:审核: 批准:批准: 中铁一局集团郑西客运专线第一项目部中铁一局集团郑西客运专线第一项目部 2006 年年 08 月月 20 日日 2 一、一、编编制依据、原制依据、原则则 1.1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站前工程(陕西省境内)施工总承 包招标文件。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省界至西安段线路说明书。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省界至西安段有关协议、纪要及公 文。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省界至西安ZXZ

2、Q06标段施工图。 新建铁路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站前工程(陕西省境内)施工总承 包招标补遗书。 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 国家、地方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铁科院西北分院、中科院西北分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兰 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对湿陷性黄土、高速铁路等研究的 科研成果。 1.2 编编制原制原则则 1.2.1体现“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指 导思想的原则 1.2.2严格响应招标文件各项要求的原则。 1.2.3严格执行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以及国家、铁道部颁发的现行 规范、规程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原则。 1.2.4

3、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和渭河特大桥工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施 工工序,合理安排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交 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一流的管理,确保合同 工期,并力争提前。 3 1.2.5建造优质工程的原则 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制定科学 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每道工序、 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和国际一流标准的要求,健全更严密的 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1.2.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立安全目标,制定科学合 理的施工方案,建立健

4、全确保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强有力的防 范措施,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1.2.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精 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争 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施工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采取有效防 护措施,派专人看管,保护现场并上报建设方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我管段内渭河特大桥共有七处挂篮悬灌施工:跨石堤河、遇仙 河、渭蒲公路、渭富公路、渭蒲公路(在建)为(40+64+40)

5、米各一联, 东跨渭河主河槽处(40+564+40)米2联,西跨渭河主河槽处 (48+480+48)米4联。 连续梁0#块高度大,钢筋及管道复杂、密集,为确保施工质量,连 续梁0#块采用墩顶托架平台进行施工,侧模利用挂篮外侧模,0#块较 长,挂篮外侧模不够时,另加工部分外侧模。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配 以适量木模,端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捣固 棒振捣。在施工0#块腹板时预留侧窗,以减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 三、施工方案、方法、施工措施及其施工安排三、施工方案、方法、施工措施及其施工安排 4 3.1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连续箱梁采用三角挂篮悬臂浇注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完成。 0#段

6、采用托架施工,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0#段完成后在 其上拼装挂篮进行悬臂段施工。混凝土在拌合站拌制,搅拌运输车运 至桥下,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悬臂段和边跨现浇段完成后按设计 要求进行全桥合拢。 连续梁施工的工序流程如下: 0块托架拼装0托架预压检验0块浇筑施工梁体临时 锚固在0块上拼装挂篮挂篮悬臂浇筑块边跨现浇段施工边 跨合拢段施工中跨合拢段施工。 具体施工步骤见图连续箱梁施工步骤图。 3.2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挂篮设计 挂篮组成 挂篮由承重系统、底模系统、侧模系统、走行系统和锚固系统五 大部分组成(见下表)。 挂篮组成 项 目内 容 承重系统三角形结合梁、前上横梁、后上横梁 底模系统纵梁

7、、前下横梁、后下横梁、模板系统 侧模系统内外侧模支架、模板、吊梁、滑梁 走行系统三角结合梁走行系统、侧模走行系统、内模走行系统 锚固系统压紧器、锚固筋等 挂篮设计主要参数 梁段最大重量; 梁段最大长度; 梁高变化范围; 最大梁宽包括顶板、底板宽; 曲线段翼缘板坡度变化; 5 走行:无平衡重走行;行走时其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小于 2。 挂篮重量。挂篮总重量的变化不得超过设计重量的 10。 浇筑悬臂梁段时,可将后端临时锚固在已浇筑的梁段上,支撑平 台后端横梁,可锚固于已浇筑梁段底板上。 挂篮吊架在浇筑梁段中所产生变形的调整,能通过调整前吊杆高 度办法,或预压配重调整的办法来调整。 强度、刚度、稳定性要

8、求 挂篮强度、刚度、稳定性必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0#块施工 预应力托架 0块采用悬臂式预应力托架施工。详见下页箱梁 0 号块施工托 架布置图。 利用墩身施工时预埋的钢管以便穿钢绞线,钢管外侧焊接预埋钢 板,钢托架的联接钢板与预埋钢板通过预应力筋联结成整体。预应力 托架及牛腿上安设纵、横工字钢,其上为分配梁,分配梁上铺底模。 模板施工 0#块底模采用大块组合钢模,外侧模可用挂篮侧模桁架及整体侧模; 箱内腹板及横隔板采用大块钢模、梗胁、腹板端模采用木模上钉镀锌 铁皮;箱内设支架,支架主柱支于特制的钢凳上,顶面与底板顶面平 齐,支架上设工字钢横、纵梁,其上铺设顶板底模,腹板设抽拔拉筋, 顶板设外

9、拉筋。 模板采用塔吊提升安装,拼装接头用螺栓联结,拼缝平齐,缝隙 嵌双面胶棉条。底模用勾头螺栓与底模架固定,内外侧模用对拉螺栓 固定,确保砼浇筑时不变形、跑模和漏浆。 6 1. 2. 3. 1. 2. 3. 1. 2. 1.“ 2. 3.0 0 1.0 2. 3. 1. 2. 3. 1.01 1 1.0 2.0 7 0 1 2 30 40 5 6IV 230 A I55 225 225 225 B 230 236 8 钢筋绑扎顺序为:先布置、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并预埋波纹管, 同时安装竖向预应力钢筋,最后绑扎顶板钢筋。检查合格后,安装箱 室内模。 0#块波纹管道较多且集中,加上管道直径较大,又

10、是以后各悬浇 节段的基础段,所以定位要准确,定位钢筋数量充足,焊接牢固。安装 后,应检查波纹管位置、曲线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波纹管连接必 须用套管旋紧,保证相互重叠 25cm 以上,并沿长度方向用两层胶布 在接口处缠 10cm 左右长度。管道内衬塑料管芯,在浇注砼的过程中 不断地来回抽拉(待砼浇注完成后拔出),以防止管道变形、漏浆。 横向预应力束数量较多,安装时要保证波纹管道的顺直,以消除 张拉时引起的梁体扭曲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主桥的线型。 竖向预应力采用塑料波纹管,为一端锚固,另一端张拉,在安装 波纹管时连同精轧螺纹钢筋及锚固端锚具一起安装就位,并设置压浆 管及出浆管。 砼施工 0 块砼

11、在拌合站集中拌和,搅拌运输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减速串 筒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0#块钢筋密集复杂,施工时砼从多处不 同的部位入模,使粗细骨料均匀。混凝土采用连续整体浇注,浇注时 间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浇注时斜向分段、水平分层,其工艺斜度为 3045,水平分层厚度不大于 30cm。每段梁段砼端面要人工凿毛。 砼浇注的顺序:遵循“先前后尾,由两腹板向中间对称浇注砼”的 顺序。两腹板对称同时浇注,然后灌中间部位的底板,顺序为先前后 尾。灌注顶板及翼板砼时,应从两侧向中央推进,以防发生裂纹。砼灌 注完毕终凝后及时洒水养生并铺设无纺布、塑料薄膜养护。 挂篮及悬臂施工 0#块施工完成后,采用三角挂篮悬臂

12、对称逐段浇筑各悬臂段砼。 挂篮的拼装 墩顶梁段施工完成后,安装挂篮。拼装步骤如下: 9 在 0#段上铺滑道、滑块。 安装后上横梁、三角结合梁(包括主梁、立柱、斜拉带及三角架 平联和斜拉上横梁平联),锚固后锚系统。 安装前上横梁和斜撑杆及平联,然后在地面上拼装底模系统,在 前上横梁上挂滑车组,利用卷扬机将底模系统提升到位后,安装 后吊杆及前吊杆。 内、外模滑梁系统安装。 挂篮结构见下页三角挂蓝结构图。 挂篮试验 试验目的: 实测挂篮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验证实际参数和承载能力, 确保挂篮的使用安全;通过模拟压重检验结构,消除拼装非弹性变形; 根据测得的数据推算挂篮在各悬灌段的竖向位移,为悬灌

13、段施工高程 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加载方法: 预加载试压,为了是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减小和消除挂篮的非 弹性变形,从而确保混凝土梁的浇筑质量。加载材料使用砂袋,试压 的最大加载为设计荷载的 1.051.2 倍。加载时按设计要求分级进行, 每级持荷时间不少于 10min。 加载顺序为从支座向跨中依次进行。满载后持荷时间不小于 24h,分别量测各级荷载下挂篮的变形值。然后再逐级卸载,并测量变 形。 加载顺序: 底板腹板顶板翼缘板。 变形测量: 基准标高设在墩顶梁段。分别在底板、翼缘板上布设测点。三角 挂篮每根竖杆上设变形计,测其伸长量。 10 II 1/2I-I II 1/2II-II I I 1 2 37040MnCr32 46 11 试验结果: 检测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加载、变形 之间的关系。由此可推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