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2999856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曹家务乡中学李 芳 芳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说教材通过新教材部编语文教科书培训介绍初一语文教学任务分为三大块: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可见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而本册书有着写作教学和单元教学相结合的特点。第一单元整个单元都是人物篇,而这一单元的写作教学任务就是写出人物的精神。所以我在学习单元人物篇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进行作文讲解。说教法针对“写出人物的精神”,我采用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学生练习结合法教学说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写人物的外在特点稍微容易一些,而对于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的确有一定难度,学完本课,我希望学生通过写作指导、思路点拨能够学会通过外在

2、特点和内在精神来塑造鲜明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全班大搜索,她或他是谁她的个子不高,身体就像是从大树上刚长出来的小树枝,一头乌黑的秀发被扎成一个马尾,柔柔地垂在背后,她的两条弯弯的眉毛下面的那双眼睛就把她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她小小的鼻子上框着一副粉色的眼镜,看着十分的可爱。她经常是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出现在校园。 贾蕊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蛋,一双丹凤眼,有着不太高的鼻梁。她的性格活泼开朗,简直就是一个“假小子”,又像是一个“开心果”,整天无忧无虑的。在男生的眼里她就像是一个“暴力女生”,因为她只要一听到或见到有男生欺负女生,她神情立刻就变了样,气冲冲地去找男生算账。 金思涵一.导入大千世界,

3、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 二. 文题展示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600字。提示:1.注意,这次重点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需要对他进行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

4、精神气质。2.可以借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注意在细节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3.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三.写作指导(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进行描述。1.肖像细节描写。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5、例如: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2.语言细节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如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的一句“我不能走”,彰显了他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着、勇敢的精神。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

6、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如“武松打虎”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

7、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愣,“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

8、、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重点介绍对比、侧面描写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奥本海默:拔尖、锋芒毕露、妇孺皆知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刻画大多采用正面描写,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9、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行。有时文学作品中也采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有时恰当的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如孙权劝学一文中,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鲁肃对吕蒙的评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行动“结友而别” ,印证了吕蒙学习的效果。 (三)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1.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

10、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3)议论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

11、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 (2)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文章意蕴。如春的结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达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要化虚为实,不言情而言他,却又处处含情,隐而不发,在字里行间真情流动,往往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12、这样的感情也往往更为真挚动人。 四.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五.结束语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检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是画了全幅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鲁迅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同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的印象。 叶圣陶教学反思1. 针对这次主题”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注意写人物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学习如何运用抓住典型细节、运用写作手法、借助抒情议论的语句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2. 其他塑造人物的方法:(1) 选取有关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2) 塑造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3) 恰当的运用场面描写,使人、事、物如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