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设计思路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2994432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设计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设计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设计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设计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设计思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地形图的判读【自学内容】等高线地形图(P24-26);分层设色地形图(P26-27)地形剖面图(P28)【自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2、会通过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陡缓;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出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海拔。【自学重点】理解等高线定义及特点。【自学过程】学习任务一: 等高线地形图一、阅读课本P24前两段文字及图1.34,完成下列要求:1、海拔是指 ;2、相对高度是指 ;3、读下图,回答问题:海平面 (1)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

2、是为什么?(2)甲山的海拔是 米;丁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和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二、阅读P24最后一段文字及P25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等高线? ;等高线密集时,表示坡度 ;等高线稀疏时,表示坡度 。2、等深线是指 。3、山地有哪些不同的部位? 、 、 和 。4、在图的下面写出对应的山体部位名称 学习任务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1、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 、 、 和 五种。2、读课本P2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学习任务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

3、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和坡度的 。【建构知网】1. 海拔: 2.相对高度: ;3.等高线和等深线:4.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和等深线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等高线密集时,表示坡度 ;等高线稀疏时,表示坡度 。5.分层设色地形图:用颜色的深浅或明暗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6.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的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学效测试】1.4地形图的判读学效测试1、写出下图中对应的山体部位名称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C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m,a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m,B和a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m。(2)图上C点大约位于D点的_方向,A点位于C点的_方向,D点位于b点的_方

4、向。(3)如果要爬上山顶D,从路线CD或路线BD中选择一条坡度比较小的路线,应选择_。(4)A到D点的地形属于( )A、山峰;B、山脊;C、山谷;D、陡崖;(5)若右图中比例尺为1:30000,用尺子量得ab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m。3、读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用直尺量,可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 。(3)图中A点位于甲的 方向。(4)图中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度,等高距是 ;甲山顶可能的高度是 。 A.450米 B.550米 C.650米 D.470米(5)若山顶乙的海拔是545米,A点的海拔是150米,计算乙山顶与点A的相对高度是 。(6)如果要从B和C两处爬上山顶乙,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判断的理由是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