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2987363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 地球的自转科目:地理教学对象: 七年级(1)班课时: 1课时提供者:陈燕 单位: 东山三中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球的自转选自人教版出版2012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本节内容教学之前,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或其他一些课外的手段已经了解了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是知识简单的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太阳系等一些概念,对于其建立的空间运动还是处于一个朦胧想象的阶段。人们在地球上是无法感受地球运动的,而且中学生对于两个参照系的空间思维能力还不健全,要使中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就必须运用生活实际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来说明和演示。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2、通过太阳东升西落,推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2.通过模型演示,进一步确定地球自传的方向,理解地球自转引起一天中太阳位置的改变。 3.知道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4.知道昼夜交替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会区分晨线和昏线。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了解的事实,推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2.学生通过模型的建立和演示研究,了解地球自转引起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并体会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明确晨线和昏线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常见的自然现象提炼和推断出科学知识,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并不神秘。 2.通过模型和改进模型得出规律,知道模型法的好处和重要性,明

3、白模型法是一种重要并且有效的科学方法。通过改进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人都可以是发明家,只要你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 3.通过了解地球能孕育生命的条件,知道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其实对于太阳系,日、地、月三者的关系都已经有了朦胧的概念。有很多同学也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其实是由于丢在自转引起的。但是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只有一个知识性的概念,并不理解地球自转,而且对于地球自转引起日月星辰的运动根本无法理解是怎么回事。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中要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

4、例子和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有序的空间想象。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地球仪和一些辅助工具来让学生建立起地球自转引起太阳东升西落的模型,通过模型体会和理解为什么地球自转会引起一天中太阳位置的不断改变,从而进一步确定地球自传的方向。通过模型的建立和演示,体会昼夜想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周期。 2.晨线和昏线的区分。 难点:1.利用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建立起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 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晨线和昏线的区分。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1)我们

5、很多同学都应该知道一个常识,在我们北半球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可以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来辨别方向,什么办法? (2)为什么一定要是北极星,而不是其他的星星? 出示北半球星星的视运动照片(通过连续曝光所得)思考并回答相关的问题从很多同学熟知的科学常识入手,可以降低课的起点,并通过星空中星辰好像在绕地球旋转得出地球自转的课题学生活动:抬头眼睛盯着正上方的天花板,然后大幅度转动自己的上半身,感受天花板的旋转。 很多学生虽然知道星辰的旋转其实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但是很难体会,所以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切身去体会为什么地球自转会引起星辰旋转,真正去接受地球自传的事实。提问:1.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6、中,还有什么现象说明地球在自转? 2.根据这个现象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地球自转的方向?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现象,并根据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原理推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引导学生判断自转方向的时候,可以回忆之前参照物教学中的例子:我们坐车向前行驶的时候,感觉景物在往后退。地球自转的方向到底是不是自西向东,为什么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会使得我们一天中看到的太阳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完成书本P12页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体会。 要进行这个活动,我们必须用到一个工具地球仪。进行模型法的教学。观察并回忆有关地球仪的一些知识。我们身处在地球上,无法感觉地球的自转,所以我们借助

7、地球仪在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也就是要用模型法来研究。这里适当对模型法这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一定的阐述,强调模型法的优势,并说明模型并不是随意设计的,而是能够反映原型的本质和规律的,沿用至今的地球仪是凝结了无数人类智慧的科学模型。我们在书本活动的地球示意图中发现,有一部分是用阴影部分表示的,谁能告诉我阴影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太阳的照射下,总是有半个球能够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处于白昼,称为昼半球:另外半个球由于无法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处于黑夜,称为夜半球。)从这个图中自然引出昼夜现象,在这个地方将昼夜现象的内容插入以后,便于学生在等下的演示中理

8、解阴影部分的含义,更容易明确A、B、C三个点的位置和时间用环加塑料袋将夜半球套起来,使得昼夜半球和晨昏线都更加明确。 进行P12页的活动,明确A、B、C三个位置是看到的太阳方位分别位于东南、南、西南,所以地球自转的方向应该是自西向东,不然太阳会从西边出来。A、B、C位置所对应的时间分别是早晨、正午、黄昏。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提问:如果我们现在来到了两极上空,从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那么地球自转的方向会是如何?一起参与模型的构建,思考地球自转的方向。不直接用模型演示,让学生根据以后的角度展开空间想象,推测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个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应该不是

9、很难,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模型演示:学生观察大头针(表示观察者),然后转动地球仪,设大头针分别在昼半球和夜半球交替出现。思考并得出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每转一周,昼夜就交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不断地交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从黑夜进入白昼,是一天中的早晨,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从白昼进入黑夜,是一天中的黄昏,看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通过模型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昼夜交替现象,并提炼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思考与讨论: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短,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有益的影响。 在教师的

10、引导下得出大致的结论。地球的自转周期比较短,使得地球上的昼夜温差比较小,这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讲授地球上之所以可以孕育生命,除了适宜的温度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地球自转的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从两极看是北逆南顺。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出现昼夜现象,并且由于地球在自转,所以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11、作晨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地区处于一天中的早晨,叫作晨线;从白昼进入黑夜的地区处于一天中的黄昏,叫作昏线。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七、教学评价设计1.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平面图中晨昏线的判断有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从立体图到平面图,很难形成良好的空间想象。2.教学中用这个合适的模型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这个设计是非常有效的。八、板书设计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北(N)逆南(S)顺 2.昼夜现象 :(1)不发光也不透明 (2)太阳光的照射 3.昼夜交替现象(周期:大约24小时) 地球存在昼夜现象,并且在自转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个人对演示用的地球仪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得在演示的过程中昼半球和夜半球分界更加明确直观,在教学过程中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了。整节课就围绕这个模型展开,在建立和演示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整节内容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讲解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在最后巩固练习的时候发现,学生从具体模型到平面立体图,再到平面图,这个转变还是需要一定引导的。所以在学生解题方面,还是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解题方法教学。 演示模型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