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8642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2005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周南中学 2005 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段考试卷命题人:胡玉英 审卷人:言慧说明:1本试卷共 4 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10 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重荷(h) 深邃(su) 喧嚣(xio) 澎湃(bi)B、 炽痛(ch) 嫉妒(j) 瞬息(sn) 骊歌(l)C、 蝉蜕(tu) 磐石(pn) 迸发(bng) 脑髓(su)D、 讪笑(shn) 花圃(p) 确凿(zu) 伫立(zh)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荒草萋萋B、 当知无愧 九

2、曲连环 锋芒必露 沥尽心血C、 扑塑迷离 杂乱无章 热血殷红 义愤填鹰D、 鞠躬尽瘁 截然不同 妇儒皆知 来势凶凶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山巅(山顶) 人声鼎沸(水开) 死而后已(停止)B、收敛(收拢) 人迹罕至(稀少) 至死不懈(松懈)C、哽住(声音阻塞) 家喻户晓(比喻) 迥乎不同(差不多)D、狂澜(大波浪) 气冲斗牛(星宿名) 燕然勒功(刻石记功)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在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下,使我迅速成长。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D、王华的口才特别好,越是人多的

3、时候她越爱夸夸其谈,经常得到大家的好评。5、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旨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宣传广告语中,与征集主旨不和谐的一项是( )A、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C、严禁践踏草坪。D、手下留情,足下留青。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 )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文章的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B、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D、孙权劝学选自三国时吴国名

4、将吕蒙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7、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B、诗中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C、诗中的“天街”是指天上的街道。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8、模仿例句,以“人们都爱”开头写一个句子。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浓香四野。仿写:人们都爱 , , , 。二、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9、 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

5、蝉在树叶里长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1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 !11、伤仲永一文中,交代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的句子是: 卒之为众人, .12、木兰诗中交代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的句子是 , 。13、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环境的句子是 , 。14、请写出孙权劝学中的两个成语 、 。三、阅读理解(34 分)(一)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1)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2)“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

6、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5、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1 分)答:_16、(1)处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_(1 分)(2)处的标点符号为_(1 分)17、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1 分)18、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 的思想感情。(1 分)19、“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韩麦尔先生突然“高大”起来了呢?谈谈你的理解。(2 分)_(二)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

7、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

8、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20、上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言”与“行”完全一致的性格特点?(2 分) 答:21、从句子含义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 分)答:2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答:23、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说说你的观点。(2 分)答:(三)垂钓的乐趣在于一个静字。林雨堂

9、先生谈纽约长岛的钓鱼,谓“百数十条船同在海面,灯火辉煌,环顾三五里内,尽是渔船”,则是洋式的钓鱼,和中国的渔樵之乐比较,则未免显得热闹而又俗气。中国文人画家笔下的渔樵之乐,是象征着中国人对出世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垂钓的目的不在垂钓,而在远离尘寰的嚣攘争夺,是亦在“山水之间”也。我最喜欢元朝白仁甫的名句:“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那境界何等淡薄,何等旷逸!紧张忙乱的现代生活,常使人沉迷名利,忘了自己。能抽空到山涯海滨,放一丝钓线在浩渺迷茫的烟波,体会一下简素安闲的渔父生涯,会觉得心胸开朗宁静,“渔父之意”固也不必在“鱼”

10、也。谈渔樵之乐,就不能不想到邓板桥的道情。那“老渔父,一钓竿,靠山涯,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画寒”的画面,正是哲人文士们所全心向往的旷达隐逸,与世无争的人生最高境界。而张志和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多么潇洒!能够 领略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之乐的人,他的胸襟是多么飘逸!垂钓的画面,应是 ;如朱希真词中所谓“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在意境上才能给人以“人生如蜉蝣,繁华似春梦”的感受。“百数十只渔船,灯火辉煌”的美式垂钓,是以人和物质为主体的拥挤的垂钓,离不开尘间扰攘。我国古人的垂钓则是以宇宙和精神为主体的清幽的垂钓,能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却俗世名

11、利,带回淡泊豁达的胸襟。中国的哲学,从垂钓一事,可见全豹。【 注释: 出世:超脱人生。 蜉蝣(f yu):昆虫的一科,寿命很短。】2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 分)(1)钓叟 ( ) (2) 豁( )达25、文中所提到的“渔樵之乐”反映了古人_ 的人生最高境界(用文中的 8 个字回答)。(1 分)2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在第段的横线上补上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垂钓的画面,应是_ 。(2 分)27、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式垂钓”和“美式垂钓”进行了比较,请简要概括二者的区别。(2 分)答:_28、对事物的认识,由于角度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垂钓”,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12、,你是否赞同呢?请就“垂钓”谈谈你的看法。(2 分)答:_(四)炳烛之明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暮:晚。炳烛:点燃灯烛。炳,光明,这里用做动词。炳,又有作“秉”字解的,是“拿起”、“拿着”的意思。孰与:表示比较好坏,与相比,哪一个。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暗喻迷惑昏乱。】2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

13、文中的意思。(每空 0.5 分,共 2 分)(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2)少而好学( )(3)孰与昧行乎( ) (3)善哉( )30、翻译。(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 分)答:(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2 分)答:31、选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 分)答:32、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嫌少。”可见,任何时候学习都是有意义的。你还能写出一句珍惜时间、劝诫勤学的名言警句吗?(2 分)答:四、作文(60 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这事真让我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 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题目: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感受”,感受时间、感受关爱、感受友谊你对什么东西“感受”得最深呢?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长沙市周南中学 2005 年上学期初一段考试卷语文试题答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 2 3 4 5 6 78、人们都爱 , , , 。二、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9、10、 。11、 。12、 , 。13、 , 。14、 、 。三、阅读理解(34 分)(一)15、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