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287154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分析(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及对策,一、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列岛,又称钓鱼群岛,由8个无人岛礁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钓鱼列岛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列岛总面积约为6.3平方千米,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千米,海拔高度约362米。,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等岛屿位于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2000米的海沟,该海沟成为中国和琉球群岛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从地理上看,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海域以及中

2、国的浅海海域都是经历悠久年代的中国大陆的延伸;而琉球群岛则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等构成的“花旗列岛”的一环,在地理上与钓鱼岛群岛无关。,在钓鱼岛群岛中,钓鱼岛的面积最大,岛上有九个山峰,主峰海拔363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测岩礁颇似尖塔。岛上海鸟栖息,鸟类资源相当丰富;岛上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作物及药材。此外,钓鱼岛海域是新三纪的沉积盆地,蕴藏着大量石油资源。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至1574亿桶之间。,自古以来钓鱼岛海域即为中国渔民的主要渔场和避风港。每年渔季,由中国台湾省的基隆、宜兰等地和福建省前往作业的渔船有三千多艘。

3、渔民在赤尾屿上还建有土寮。一些渔民一年有两三个月在岛上居住。,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初,杨载发现钓鱼岛列岛;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日本明治维新后,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年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并没有将钓鱼岛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年日本人贺辰四郎才发现钓鱼岛,比杨载晚了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将钓鱼岛与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湾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琉球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对于这一“和约”,我国政府宣布不予承认。年至年,

4、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但是进入上世纪年代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双方的有关承诺,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嚣张。,日政府“租借”古贺家族“卖”给栗原家族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在日本政府却声称要从一个日本私有者栗原家族手中买岛,并煞有其事地进行多次谈判。这个所谓的钓鱼岛“土地所有者”家族栗原究竟从何而来?中国钓鱼岛怎么就成了他所谓的“私有财产”?,1894年甲午海战失败后,清政府1895年向日本割让了台湾岛以及附属

5、诸岛。当年,日本明治政府以中国清政府没有实际管辖钓鱼岛的名义,非法把钓鱼岛以及周围小岛归为日本管辖领土。同一年,日本将非法窃取的钓鱼岛“租借”给到岛上垦荒的福冈人古贺辰四郎。,1932年,日本政府把钓鱼岛非法“卖”给了古贺家族。至此,钓鱼岛等三个主要小岛成为古贺家所谓的“私有地”。后来,古贺家族日渐衰落。1972年,古贺家族把南小岛、北小岛转手“卖”给了埼玉县栗原家族掌门人栗原国起。1978年,再次把钓鱼岛“卖”给了栗原国起。就这样,栗原家族成为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谓的“土地权所有者”。不过,栗原国起只登过一次岛。而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上,除了几个坍塌的小屋以及日本右翼建造的灯塔外

6、,一无所有。,二、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是不容置疑的 1、历史依据证明,中国发现钓鱼岛比日本早四百多年。钓鱼岛列屿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主权的。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据明史记载,最早驻足钓鱼岛的是明朝人杨载。1372年,明朝册封使杨载奉命出使琉球,钓鱼岛位于杨载必经的航道上,杨载的船只停靠在钓鱼岛,并第一个驻足该岛。,1403年,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一节提到过“钓鱼屿、赤尾屿”等名称。1556年,时任明朝浙江提督的胡宗宪,节制海域边防,负责讨伐日益猖獗的倭寇,守卫包括钓鱼岛、黄尾

7、屿、赤尾屿等岛屿在内的中国海区。1561年,胡宗宪的幕僚、明代地理学鼻祖郑若增编纂了筹海图编。该书卷一“沿海山沙图”的“福七”至“福八”中,就标有钓鱼屿、黄尾山、赤屿等。,明朝人施永久撰的武备秘书卷二中更为明确地画出“钓鱼岛”、“黄尾山”、“赤屿”等岛。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是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直到1884年,从事海产品采集和出口的日本商人古贺辰四郎才首次涉足钓鱼岛。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到500年。1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

8、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并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列屿。但日本据此竟将钓鱼岛列屿也列入为日本领土,以“尖阁群岛”一词来表示,并划归琉球。对日本企图窃取钓鱼岛的行径,当代中日两国历史学家对钓鱼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拿出了可靠的历史资料认定钓鱼岛属于中国。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鞠德源教授在2001年完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巨著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岛列屿主权辨上、下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用铁的历史事实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也明确提出“钓岛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的先知者也明确记载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他还严肃

9、指出,日本窃占钓鱼诸岛是“故意无视历史事实”,2、用国际法来判断,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从国际法角度来讲,认证一个国土主权必须具备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以及连续不断的进行管辖。目前的史料已充分证明中国的史书最早记载,也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并管辖了钓鱼诸岛。因此说,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是拥有充足的国际法依据的。,3、地质结构表明,钓鱼岛位于台湾海盆地带,同台湾岛属同一地质构造,自然是隶属中国的岛屿。,三、日本为什么觊觎钓鱼岛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人们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利益乃交往的筹码”,这种利益至上的原则支配着各国政治与外交行为。日本争夺钓鱼岛的主

10、权所有,并不是仅仅为了几座荒岛而发。日本的眼光紧盯着的是钓鱼岛潜在的巨大经济和军事价值。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与分析,便不难发现日本关于这些岛屿主权归属上的举措颇具战略意义。,首先,为了压制中国。国际社会都清楚,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其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一直试图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拥有更多更大的发言权,于是,越来越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面对同处东亚并正在发展的大国中国,日本耿耿于怀,十分担忧。于是它强化了与美国的战略同盟关系,力图压制中国的崛起。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表现,就是具体例子之一。,其次,觊觎钓鱼岛列屿及其周围海域具有的巨大经济资源。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

11、鱼岛列屿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这种诱人的憧憬,足以令日本为之冒险。,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多种鱼类,年可捕量达15万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批准生效,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将不可避免地使各国在划分管辖海域时出现一些重叠和矛盾。按公约规定,两国如按中线划分,那么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以钓鱼岛为基础,日本才可以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多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并可以进而攫取东中国海油气资源的一半,第三,看上钓鱼岛的战略位

12、置和重要军事价值。从地缘政治上来讲,钓鱼岛列屿处于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一线,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也是防止中国海军向太平洋纵深地区进出的屏障。,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防御纵深短浅。其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如战争爆发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空中与海上袭击。日本为此急欲扩大其军事防御的范围,而日本如果窃取了钓鱼岛列屿就可将其所谓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远300公里,而我方的防御纵深却一下子缩短了300多公里,使我东部沿海以及台湾地区直接暴露在日(美)近距离的监视侦察和空中打击的威胁之下。,第四,给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制造困难。目前,挡在中国复兴道路上最大的一座山就是台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

13、不希望在台湾问题解决前周边发生重大变数;而日本想要做的,就是把东亚的水搅浑,给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制造麻烦。可想而知,如果台海发生军事冲突,钓鱼岛上有敌军事基地,将大大增加我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钓鱼岛问题升温根本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日本不断下降40年前,中日两国共同选择了搁置争议。但是近年来,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中日经济地位的变化,钓鱼岛越来越成为中日关系复杂棋局当中一个充满变数的“活子”。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访日。当时,两国从大局出发,商定不讨论诸如钓鱼岛归属这样的问题。邓小平在日本表示:“我们叫钓鱼岛。这个名字就有叫法不同。这点双方确实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

14、候,双方约定,不涉及这样的问题。”,当时适逢冷战时期,面对霸权主义的共同威胁,中日之间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学习日本先进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则成为中国的主要目标。访日期间,邓小平得知日产汽车公司的生产率是当时中国长春汽车厂的99倍。在周边稳定的国际环境下,日本经济如日中天。1989年,日本索尼公司买下美国文化的象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三菱公司买下美国的经济象征洛克菲勒中心。,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陷入衰退,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开始麻烦不断。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一年后,钓鱼岛问题开始持续升温。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认为:“由于中国在东亚地区地位的上升及在全球地位的上

15、升,而日本20年停滞不前,日本在世界地位不断下降,导致日本国内民众不满。这个国际格局的变化是这次钓鱼岛纷争的根本原因。”,三、钓鱼岛争端未来或有三种走向 第一种,日本维持现状,不允许擅自登岛,不允许修建建筑,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第二种可能的走向是,表面上维持现状,或许石原等人经常有些小动作,撩拨中国人的神经,但基本现状不太会改变。,第三种可能,日本堵死自己的回旋余地,把自己逼上另外一条绝路。过去钓鱼岛在民间手里,政府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彻底“国有化”了,任何刺激中国神经的举动都会突破中国人的底线,甚至走向宣战的道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受访时认为,近期第一种走向可能比较大,因为这种走

16、向对日本右翼有所制约。但从中长期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潜在的威胁会加大。,四、理性表达爱国热情 长远看待钓鱼岛问题 在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中国各地开始出现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停播日本商品广告、停止赴日旅游等反日活动之际,有学者呼吁,要理性表达爱国热情,长远看待钓鱼岛争端的解决。北京大学16日举行钓鱼岛问题座谈会。与会北大各专业学者都认为,对于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应当通过司法、外交途径解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寒梅说,国与国的领土争端通常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外交手段,二是搁置,三是动用武力。现在想要立即回到搁置状态不太现实;动武也不太可能,除非日本挑战中国底线,比如日本海上自卫队强行登岛

17、。因此,钓鱼岛问题最好的解决途径还是回到外交上来,同时,要多种手段相互配合。,1、搁置争端符合现实,但我们一定要采取实际行动,打破日本由此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作小动作,企图达到“时效取得”钓鱼岛主权的梦想。,2、要阻止美国介入钓鱼岛问题争端,只能让它作对中日双方进行调停的角色。一是运用各种媒体制造舆论,对美施加强大压力。二是展开外交行动,提升该问题的严重性。中、美是两个主权国家,外交无小事,只要我们在外交上真正采取行动了,那必然把问题的严重性大大提升,让美国产生足够的重视,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言行。三是我们要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钓鱼岛主权决不能丢。只要在钓鱼岛问题上意志坚定,我们将迫使美国最终还是只会同其他国家一起对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调停,决不会看到此问题闹到美、中关系真正破裂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