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281481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十大类方(黄煌)2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醫十大類方 (黃煌) 22 五、黃耆類方黃耆證1. 自汗,盜汗,惡風,身體重,肢體麻木不仁。2. 浮腫,小便不利。3. 潰瘍久不收斂,膿水清稀。1. 自汗、盜汗而浮腫是黃耆證的特徵。2. 大部分患者伴見四肢發冷、畏風、易感冒、下肢浮腫、小便少,自覺身體沈重,動作不靈活。3. 有時並不表現為明顯的自汗,但通過問診,可以瞭解到患者平素出汗比較多,稍加勞動,即易出汗,或曾有自汗、盜汗史。4. 比較:桂枝證自汗的同時,常伴有發熱或身熱感、失眠、頭痛、動悸等。桂枝體質多體瘦而肌肉堅緊,而黃耆體質多肌肉鬆軟而浮腫。黃耆體質 外觀特徵:面色黃白或黃紅隱隱、或黃暗,缺乏光澤。肌肉鬆軟,浮腫貌,目少精彩,面色

2、無華。腹壁軟弱無力。舌質淡胖,苔潤。 好發症狀:平素易出汗,畏風,遇風冷易過敏,或咳嗽氣喘,或鼻塞,易感冒。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先乾後溏。食慾不振,易腹脹滿。易浮腫、特別是足腫,手足易麻木。 體質傾向:多風,多濕。玉屏風散1. 易於感冒,畏風,自汗,打噴嚏,身痛或頭痛。2. 浮腫或易於浮腫,小便少,大便溏薄。1. 本方是治黃耆體質的多汗、易感冒方劑。2. 黃耆主浮腫而自汗,白朮主浮腫而小便不利,防風主畏風而身痛、頭痛等。3. 比較: 玉屏風散桂枝湯相同自汗,惡風相異1. 黃耆體質2. 有浮腫、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水氣內蘊證。1. 桂枝體質2. 以腹痛、關節痛為特徵。防己黃耆湯1. 浮腫,以下肢

3、為甚,惡風多汗,尿量減少。2. 關節痛、特別是膝關節腫痛,肌肉痛。比較: 防己黃耆湯越婢加朮湯相同浮腫,關節痛,多汗,尿量減少相異1. 黃耆體質的體力比較低下2. 黃耆體質的皮膚比較細膩,肌肉鬆軟,平素易汗。3. 病程長,往往反覆發作,多半畏風、疲勞感、浮腫多見於下肢。1. 麻黃體質的體力比較充實2. 麻黃體質的皮膚比較粗厚,肌肉結實,看上去偏暗,平素少汗。3. 病程短,並有口渴、身熱等熱象,浮腫往往是全身性。黃耆五物湯1. 肢體無力,活動不靈,麻木不仁,酸痛,或肌肉萎縮。2. 浮腫,自汗,惡風。3. 舌質暗淡。1. 血痹:四肢麻木、活動不靈。2. 尊榮人:黃耆體質,平時缺乏運動,體型肥胖,肌

4、肉鬆軟,身體困重,易出汗。3. 黃耆、芍藥、桂枝同用多用於治療汗出、身重者。本方亦必有汗出、身體重、小便不利、浮腫。4. 本方汗出有白天雖然未運動、或氣溫亦不高而自汗出者,亦有入夜汗出濕衣者。汗色常見色黃。5. 本方證以身體不仁為主,患者訴說肢體酸痛、關節不靈活、遇風冷症狀加重,可有輕微疼痛但主要是酸麻;如一身盡痛、關節變形腫脹者,則非本方所能治,應當在麻黃類方或桂枝類方選擇適合方劑。黃耆建中湯1. 慢性腹痛,喜溫喜按。2. 易自汗或盜汗,形寒惡風,面色萎黃,身體重或有輕度浮腫。3. 舌質淡紅或暗,脈虛大。1. 虛勞:慢性衰弱性疾病。2. 用於慢性腹痛伴見黃耆證者。補中益氣湯1. 面色萎黃呈貧

5、血貌,體型瘦長或昔肥今瘦,舌淡紅,舌質嫩,苔薄白。2. 自覺發熱或惡風寒,全身倦怠感明顯,有輕微的胸脅苦滿,手足冷,自汗惡風。3. 或內臟下垂,或子宮下垂,或脫肛,或腹瀉,或便秘,或腹痛,或頭痛,或頭暈,或浮腫,或小便不利。比較: 補中益氣湯柴胡桂枝湯相異1. 病程多呈慢性化。2. 體力偏於低下,面色神情明顯虛弱枯悴。黃耆證如浮腫、尿量減少、貧血、肌無力、全身倦怠感明顯。1. 病程急慢性皆有。2. 自汗、惡風、腹痛、關節痛較明顯。 補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相異以浮腫、自汗、身體重、無力感、慢性腹瀉、食慾不振為特徵。慢性腹痛為特徵。補陽還五湯1. 半身不遂,肢體麻痺不仁,或身體痛。2. 浮腫,下肢為

6、甚,自汗,惡風。3. 舌質多淡胖,成紫黑色;或有瘀斑瘀點,脈沈緩、細澀。1. 氣虛血瘀證。2. 氣虛證:黃耆證的自汗而浮腫或麻木不仁而虛浮是必見的。3. 瘀血證:舌質多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血液黏稠度增高。4. 比較 補陽還五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湯相同瘀血證相異1. 黃耆證比較突出,症狀多肢體運動或知覺異常,同時伴有自汗、浮腫。2. 舌質多暗淡而胖。1. 桂枝證加瘀血證,見下腹痛、拒按、頭痛、面紅、婦人月經不調。2. 舌質紫暗且多堅老。1. 柴胡體質加瘀血證,見胸脅苦滿、上腹部脹痛等。2. 舌質多堅老。 補陽還五湯黃耆五物湯相同氣虛血瘀證相異1. 瘀血程度較嚴重。2. 半身不遂。3. 舌質紫。1

7、. 瘀血程度輕。2. 四肢麻木。3. 舌質暗。 六、石膏類方石膏證1. 煩渴喜飲。2. 惡熱多汗。3. 舌面乾燥。4. 脈洪大、浮滑。1. 以口渴、舌乾、身熱多汗、脈象洪大有力為主要症狀。2. 舌面可以有舌苔,但舌面必定乾燥。3. 大黃證是以便秘、腹痛腹脹、拒按、舌紅苔焦黃厚膩為特徵,表示胃腸道內有有形的宿垢燥屎充滿其中,謂之實熱證;石膏證以強烈渴感、身熱、多汗、脈洪大為特徵,表示體內有無形燥熱之氣瀰漫燔灼,故謂之燥熱證。4. 比較 石膏桂枝相同自汗出、身熱相異1. 惡熱而多汗2. 煩渴3. 脈大而洪滑4. 多見於急性病1. 惡風而自汗2. 不口渴3. 脈大而緩4. 多見於慢性病白虎湯1. 石

8、膏證伴高熱者。2. 石膏證伴煩躁、神志不清者。3. 石膏證伴強烈渴感者。1. 鑑別白虎湯證要特別注意舌象,舌苔要見乾燥無津;脈象要滑數有力,脈形要洪大。2. 白虎湯治眼病經驗:眼睛局部紅腫較甚,刺激症狀較明顯。舌紅少津,或舌赤苔黃面燥。脈滑數、洪數或洪大有力。身體壯實,面色紅潤,鼻乾灼熱,口唇乾燥,煩渴,喜冷飲。白虎加人參湯1. 屢經發汗,精神萎靡,口渴感明顯的白虎湯證。2. 無大熱,無大汗,但以渴飲為主訴的慢性病。3. 有白虎湯證而脈無力,全身狀態差者。張仲景使用人參的指徵是大汗出後、口燥渴。此外患者當有心慌、胸悶、短氣、食慾不振、心下痞硬、消瘦等症。白虎加桂枝湯1. 發熱,身無寒但熱,口渴

9、。2. 骨節煩疼,惡風,汗出不徹。3. 舌質暗紅。竹葉石膏湯1. 身熱,多汗,口渴,或咳嗽,或乾嘔。2. 精神萎靡,消瘦憔悴。3. 舌紅少苔,舌面乾燥,脈虛數。本方是一張發熱性疾患恢復期的調理方。與白虎加人參湯相比,本方津液不足的程度比較嚴重,故表現為形體羸瘦,舌紅少苔而口乾舌燥,乾咳等。消風散1. 皮膚搔癢,或發疹塊,搔之滲液,久發不癒。2. 發熱感,煩躁,口渴。3. 浮腫傾向,或小便不利。 七、黃連類方黃連證1. 煩躁不安,或心悸,或失眠,或神志不清,身體自覺發熱。2. 心下痞、胃痛、腹痛、下痢、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3. 舌質紅或暗紅,質堅老,舌苔黃膩或厚或薄,舌面較乾。(黃連舌)1.

10、煩躁不安是黃連證的重要指徵。此外患者尚伴有心悸心慌、睡眠淺而易驚,甚或顛倒轉側,不得安眠。嚴重得精神症狀可以表現為精神錯亂。2. 凡心下痞者,必黃連與黃芩同用。所謂心下痞是指胃脘部有一種脹悶的感覺,但按之並無肌衛現象,有的患者可以有輕度脹痛,按之更甚。3. 腹診:用手作心窩部的觸診,患者往往會感覺不適或脹滿氣滯感,或疼痛感。4. 黃連舌是黃連證的特異性指徵。黃連解毒湯1. 煩躁,不安感,焦慮,或抑鬱。2. 面紅赤,上火,唇暗紅,出血傾向。3. 黃連舌。4. 心下痞,不適感,按之隱痛。1. 火熱症候:不安感、焦躁感、失眠、精神異常、面紅充血、口乾舌燥、頭痛頭重等。2. 黃連解毒證的患者大多是體格

11、強健、面色紅或紫赤的男性,口唇暗紅,舌質暗紅堅老、乾燥,舌苔黃而乾膩。3. 問診可知有煩躁、不安感、失眠、焦慮或抑鬱及頭痛眩暈、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4. 切診可以發現心下有痞悶不適感、抵抗感、壓痛感。體檢可見血壓偏高、心率偏快,紅細胞計數及血紅淡白偏高。5. 類方:溫清飲:合四物湯,是用黃連解毒湯兼見出血傾向、女性月經不調者。荊芥連翹湯:溫清飲加荊芥、連翹、薄荷、柴胡、桔梗、白芷、甘草,用於頭面部炎症。陽熱體質 外觀特徵:體格較強健,面色潮紅或紅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眵,口唇暗紅或紫紅,舌質紅或暗紅、質堅斂蒼老,舌苔薄黃或黃膩,腹部肌肉較緊張,按之有力或有不適感。 好發症狀:平

12、時喜涼惡熱,喜涼飲,易煩躁、焦慮,好動,易失眠多夢,皮膚常有瘡癤,上腹部常痞悶不適,口乾口苦,常有口舌潰瘍,咽痛,小便黃短。黃連湯1. 惡風,發熱,汗出。2. 煩躁,心動悸。3. 心下痞或嘔吐,或腹痛,或泄瀉。4. 舌質紅或暗紅,舌苔膩較厚,或前半部苔薄,後半部有白厚苔。小陷胸湯1. 上腹部、胸脅部痞痛、拒按。2. 舌質紅,舌苔黃膩。3. 或便秘,或噁心,或咳嗽氣急,痰黃黏膩。黃連證伴見心下痞痛,按之更甚,便秘,或伴見胸脅苦滿、咳嗽喘息、痰黏而黃。三黃瀉心湯1. 煩躁不安,面部潮紅,或為大黃體質。2. 心下痞,便秘。3. 舌質暗紅堅老,舌苔黃膩或乾燥(黃連舌)。4. 脈實有力、數、滑。5. 吐

13、血、衂血或出血傾向。以紅、腫、熱、痛為表現的感染性化膿性癤腫,多見本方證。黃連阿膠湯1. 心中煩、不得眠。2. 出血傾向或諸血證。3. 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口燥咽乾、手足心熱、耳鳴頭昏、小便短黃、口舌糜爛。4. 心下痞、腹痛。5. 舌質紅或深紅、苔黃或花剝、起裂,脈細數。1. 本方適用於諸出血性疾患伴見心中煩、不得眠者。2. 本方治療失眠,見煩躁不安同時也有精神萎靡、脈細數、舌紅少苔,且有入夜煩躁而白天稍安的特點。3. 凡頭暈而眩,耳鳴心煩,口乾唇紅,脛酸懈怠,忽睡忽醒;或徹夜不眠,小便短赤,舌質紅,苔少,脈細數者。4. 黃連阿膠湯證的舌象有明顯的特徵:舌質紅或深紅;苔或薄黃,或舌苔花剝、舌面起裂紋;口腔黏膜常破碎。香連丸1. 腹痛、腹脹,裡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